分享

恭亲王比咸丰更优秀?

 川后 2017-11-06

悟空问答26:明明恭亲王比咸丰更优秀,为何道光选择咸丰为储?

按悟空合同,注上:【端木赐香】系头条问答签约作者


这问题问得,相当的有问题。

第一,什么是优秀?第二,什么是更优秀?第三,凭什么恭亲王比咸丰更优秀?

如果说,优秀的标准,是谁更适合作皇上的话,那么我可以负责地告你,道光皇帝当年选择接班人的时候,还真是优中选优才选的咸丰。一句话,在道光那里,他认为咸丰优秀。

凭公心而论,清代十二帝中,还真没有一个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的昏君,比如那种何不食肉糜的,指鹿为马的,被外戚、权臣、后宫绑架、取而代之甚至杀头的。但是,从道光开始,大清的帝皇,遇上了李鸿章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此变局,不但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治乱之循环,还包括了西方文明的叩关而进。这种异质文明,直到今天,我们还需要招架,比如文化啥子渗透、和平啥子演变的。所以,这个问题,当时再英明的皇帝,只缘身在此山中,谁也解决不了。你所谓的更优秀,只不过是中国人面对历史时的一种假设诱惑,或者是传统的成王败寇的同情心的折射,就是,谁上位,谁傻逼;谁上不去,谁才聪明!不只是皇帝,就是一个公司,一个单位,好多人也是这种心理,怎么傻逼的做领导,聪明的只能做职员与下属呢?那是自我慰安,加意淫吧?

恭亲王哪里比咸丰更优秀?他所谓的优秀,无非是后来办夷务办洋务时的开明,衬得咸丰很昏似的,实际上是屁股使然,角色使然。一是,那个时候谁当皇帝,谁容易傻,容易被糊弄,不信你当当试试;二是,英法联军进北京,咸丰跑了,留下恭亲王收拾烂摊子,与洋人亲自打交道,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一句话,两个人换位,如果恭亲王当了皇帝,咸丰做了恭亲王留下负责售后,那长见识的、变得开明一点的,就是咸丰了。事实上,恭亲王刚开始收拾烂摊子的时候,也是相当没经验的,比他哥强不了多少,几次吓哭,哭着给他哥上折,哥,我也想跑。不过是他哥不批而已。小可怜没法了,硬着头皮跟洋人打交道,发现他们不是鬼,也不吃人,不过,洋人第一次给他拍照,小可怜儿都吓得一哆嗦,差点尿裤子呢。没办法,没见过这些洋玩艺儿呗。现在你拿手机给我拍照,我吓得都挤眼儿。没办法,穷,见手机少哈。

最后,说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老董事长道光呢,在两个备选人,老四奕詝与老六奕訢之间,其实一直犹豫不决来着,中间经过了三次面试呢:

第一次,诸皇子校猎南苑,老六获禽最多,老四却故意的未发一矢,面试官问之,就把杜受田老师预先教的那套背出来了:“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杜老师不愧是山东大儒,深得儒术中的虚伪精髓,给老四编的这套话哄得道光乐开了花,说:“此真帝者之言!”

第二次,道光弄了两个盒子,一个金制,一个木制,金制的雕着龙,金光闪闪的;木制的刻着麒麟,漆得油黑发亮。道光让兄弟两个各挑一个。老四说:六弟先挑吧。老六听了,好象没听过儒家炮制的孔融让梨似的,下手就把金盒抓到了自己手里。老六不知道,手里抓获的是金盒,屁股底下失去的却是龙椅啊,亲们,这就是格局哈。最后只混个恭亲王的名号。老六笨就笨在这里,当皇帝都要三却之呢,自己面对一个盒子就急得猴儿似的,不会虚伪害死人哪。估计跟他的老师、来自四川的卓秉恬教导无方有关!

第三次,道光生病时召二皇子入对以最后决定储位。二皇子各请命于其师,卓秉恬对自己的学生说:“上如有所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杜受田对自己的学生说:“阿哥如条陈时政,智识万不敌六爷。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惟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

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当道光托付后事的时候,老六在一旁指点江山,粪土当年万元户,好象在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似的。老四则在一旁撅着屁股只管哭,痛苦得一句话说不出来。于是乎,老四就当上皇帝了。你说不让他当,让谁当呢?

前一阵子很轰动的那个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的编剧,居然把这个故事嫁接到曹丕与曹植身上了。当时我一看到曹操要出征,吾心悲壮而苍凉,就知道坏菜了,结果真坏菜,曹植上来给他爹赋诗壮行,说什么“视死忽如归”,儿啊,你这是把你爹当先烈往坟里踹哈,世上有这么缺心眼的儿没?相形之下,曹丕这边,司马懿对他只一个要求,哥们儿,快点哭啊,快点哭啊,他哭不出来,司马懿照他眼上给了一拳,这下麻出泪了,爹瞧见了,问为嘛哭了。曹丕说,爹还得亲上沙场,儿子不能陪去,心疼啊。儿臣宁愿死一百次,也愿意换父亲大胜而归……亲们,这才是亲儿啊。你说爹不选这种人当接班人,选那个?让爹壮士一去兮不复回的那个后儿?

中国政治,有中国政治的玩法。优秀啥的,概念不明确,内涵也游移。你说上位的都笨蛋,下位的都聪明。那我也可以说,上去了才优秀,下来的才笨蛋。你会说老四虚伪,可老六虚荣哈。我给你们讲两个例子。老四登基后,遵父皇遗嘱,封老六为恭亲王。恭字大家都知道什么意思,谦虚,说得不好听些,就是要装孙子。不装也不行,因为老四仅让老六负责一些礼仪性的工作,比如道光同志的丧礼什么的。1852年,道光全部丧礼办完,老四就把京城最拽的、原和珅家的府第赐给了奕訢,奕訢就在这豪门大宅里喂鸟养生。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了,形势危急,咸丰帝任命恭亲王奕訢署理领侍卫内大臣,办理京城巡防事务,后来干脆命其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从此,奕訢入值军机,成为清王朝高管之一。1855年太平军北伐失败,咸丰对有功人员大加封赏,恭亲王奕訢当然也不例外,小子就犯了原先的老毛病,动不动象个小保安似的我骄傲,乘生母生病期间,逼老四封她为皇太后——奕訢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乃道光静妃,咸丰登上皇位之后,封其为皇贵太妃,奕訢对此很不满意。咸丰幼时,生母全皇后暴崩,博尔济吉特氏视其为亲生儿子,将他抚养长大。奕訢认为,老四应该封她为皇太后才是,但老四认为有违祖制,不同意。博尔济吉特氏临死前,老四去看望,老六跪着哭诉:你不封的话,咱娘死不瞑目啊。老四登基靠的就是儒家那套仁孝术,表面上说不得狠话,遂嘴里“唔唔”了两声,老六就当作他同意了,跑到军机处,命令臣僚准备册封典礼。承办官员拿着封典方案来找皇帝,咸丰气坏了,但也没有法子,遂硬着头皮封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老六逼封成功,为生母争得了名份上的荣耀,但自己却在政治上大大失分。博尔济吉特氏一死,咸丰帝就找了个“于一切礼仪,多有疏略之处”的借口解除了奕訢的全部职务,从此老六又回家坐冷板凳了。

由此可以看出,老六的聪明与政治智慧也有是限的,过分注意表面文章,虚荣,跟老四的虚伪差远了。但就是这样,当世与后世人都夸他聪明。后世学者甚至有人认为,如果老六做了皇帝,大清历史说不定因此改观呢。真能瞎掰活。老六做了皇上,可能比老四还弄不清呢。而且,老六做了皇上,那么出来擦屁股的就是老四了。你们又该说老四优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