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摩根大通警告:资产价格上涨的速度太可怕,像是90年代

 Bond72 2017-11-06

摘要:摩根大通首席投资策略师Jan Loeys称,股票、大宗商品等对经济增长敏感的资产价格持续上行,过去两个月还加速上涨。这种攀升速度既令人振奋,也令人恐惧。

如今的市场充斥着一个奇异的景象:资产的价格比反映实体经济通胀的指标涨得更快,呈现出泡沫式增长,以至于被形容为“类同于恶性通胀”的态势。
摩根大通首席投资策略师Jan Loeys在题为《金融过热是个问题吗?》的研报中称,股票、大宗商品等对经济增长敏感的资产价格持续上行,过去两个月还加速上涨。这让我们继续对“建立在全球经济同步增长乐观预期基础上的交易”感觉舒适。
然而,Jan Loeys同时还警告称:

资产价格的这种攀升速度既令人振奋,也让人感到恐惧。因为涨得越快,喜悦就越大,但最终的结局就越令人担心。现在距离(顶部)还有多远?我们该怎么办?

而中国也有一句类似的谚语: 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高盛早在9月的时候就注意到,金融资产价格的迅猛涨势,已经将美欧实体经济的名义GDP增长率(下图红柱)和通胀率地甩在了后面,而反映实体经济的真实“价格”的标杆——薪资水平、消费品价格、房价和大宗商品价格——增长速度远不及金融资产价格的“恶性通胀”。

资产盛景

按照Jan Loeys的说法,当前的金融过热像是在重演上世纪90年代晚期的资产繁荣。

需要高度关注金融泡沫风险的是美国,其金融市场上存在着一大批金融过热的信号:

股市市盈率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GAAP下的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升到了24倍,相当于1997年的水平。

高信评国债利差处于新的周期性低位,比上一轮周期的经过期限和评级变动调整的低点还要低。垃圾债收益率低于6%,简直“都无法被称为高收益率了”。

美国家庭持有的股票比例前所谓有地高,除了1999年-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他们的信心也反弹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而美国失业率也回落到了那个时代的低位。

膨胀的资产价格、上升的信心和风险资产投资的结果就是促进了对经济增长的积极预期,这反过来又加强了积极的市场反应,使得风险资产价格进一步走高,形成了螺旋式循环链条。

至于金融过热的原因,Jan Loeys的说法是,处于历史极端水平的宽松货币环境和低波动性“是金融过度的完美温床”。

膨胀忧虑

别对这种资产价格上涨太过乐观。事实上,需要对它心存警惕。

以史为鉴,过去的几个类似现象最终都使得市场和经济很容易遭受挫折,而挫折在到来之初看起来都非常平淡,Jan Loeys这样写道。

在他看来,杠杆和低风险溢价不是最令人担忧的领域,而是人们看不到的地方,那些隐藏在阴影里的世界。简单地说,就是那些有利于监管之外的东西。

这其中就包括金融创新。每一个周期里的新想法和新技术都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像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这种站上风口的创新轻易就能成为下一次重大市场调整的核心地带。

意味着什么?

“经济过热对我们意味着,随着企业开始增加支出,它们最终会推高投入价格——工资、资源和借贷成本,这些都会侵蚀利润,进而影响未来的资本支出,从而使经济容易受到不利影响。”Jan Loeys在研报中这样写道。

“好消息是,到目前为止,即使今天的美国就业报告没有显示工资压力,这些负面反馈力量仍然相当薄弱。”

如何应对

对于投资者该如何应对金融过热,Jan Loeys认为,原则上有三个选择:

第一、用全力跑在风险资产前面,但如果看到严重的大麻烦冒头,一定要尽快逃离。

第二、开始调整和对冲风险资产仓位。

第三、也可以现在就开始减仓,转换成现金资产,因为最终的市场调整将是非常残酷的。

摩根大通建议选择第二条路。Jan Loeys称,虽然他们在经济增长交易上仍处于净多仓状态,但已经开始调整仓位。他还建议对高收益资产类别持中性立场。同时,他们超配了欧洲股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