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连载十二)

 玫瑰之阅 2017-11-06

神秘的冥居——秦陵的地下宫殿②


  关于秦陵地宫的结构,要从中国古代陵墓的建筑谈起。中国古代陵墓的建筑大体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古代到东汉以前的墓室是竖穴式,即由地面挖下去一个大方坑,棺椁在方坑中央,四周是陪葬品,然后埋上土。春秋以前的墓上没有封土堆,与地面平齐,所以叫墓。据说,孔子爱出游,担心回来后找不到父母的墓,于是在墓上堆了三尺高的土,以此作记号,回家后容易找到。从此,人们仿照圣人的做法,在墓上堆起了土。于是,有钱有势的人在墓上堆的土越来越高,所以叫陵,普通老百姓的叫坟,有人叫山。秦始皇陵在秦时叫丽山。东汉以后,才用砖夯起墓室。隋唐以后,帝王及贵族的墓室很大,有用砖砌的,有用石砌的。这样,只要找到了墓道,顺着墓道进去,就能找到墓室内的棺椁和陪葬品。




凤翔雍城秦公墓


  秦陵墓室也是竖穴式的,墓内的埋藏情况,从凤翔雍城秦公墓及兵马俑坑的建筑可以推断出来。雍城秦公墓深24米,墓底长40米,宽20米,由底层到地面有三层台阶,墓道长270米。秦始皇的墓深也在20米以上。这一点从李斯在始皇三十六的报告中可以知道。他向始皇上书说:骊山墓已经很深,连火也点不着了。这大概是因为太深的缘故,墓室里缺氧。所以,秦陵墓室的底部应该比雍城秦公墓大一些。


  历来史书中也多有关于秦陵地宫的神秘记载。在汗牛充栋的史料中,我们认为只有司马迁《史记》一书的资料较为可信。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说:秦始皇陵地宫挖得很深,直到地下水层,用铜液浇灌,并涂以丹漆,上面再放棺椁。地下宫殿中有文武大臣的位次,还有数不清的珍奇异宝。地宫门上专门设置有弩机等暗器,以防止有人盗掘。墓室顶上绘有天文星宿图像,地面下则模拟山岳九州的地形,又灌注巨量的水银做成江河大海,以机械动力使之川流不息。用娃娃鱼膏做成蜡烛,长明不灭。这段关于秦陵地宫的简短记载,不由引起人们遐想联翩。


  虽然秦陵地宫仍埋在地下,我们今天还看不到它的真实情况,但司马迁距秦始皇仅70余年。他写《史记》时,亲自游历全国名山大川,又遍览皇室藏书,还访问了许多老人,因而对秦始皇时期的情况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此外,今天的考古发现也一再证实司马迁对于秦始皇陵的记录是可靠的。例如关于地宫中水银,据说是为了防止尸体腐朽。今天的研究人员采用地球化学探矿方法,对秦始皇陵封土堆中水银含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其含量大大超过周围地区,说明两千多年来,地宫水银一直在不断散发,直到今日仍发生作用。关于墓葬中'上具天文'的情况,在西汉墓葬中已大量发现,应该是受秦始皇陵的影响。关于'以人鱼膏为烛'的问题,在今天的北美洲太平洋沿岸,仍使用娃娃鱼的油做蜡烛。据说当地有一种名叫'艾乌拉霍'的鱼,体内含有大量脂肪。它除了作为人们的美餐外,还可以拿来当灯来点亮照明。当地人们捕到这种鱼后,先把它晒干,用一根线穿身当做灯芯,然后把它挂起来当灯用。出海人经常用它来照明,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鱼灯。从《史记》的记载来看,中国人早在秦代以前,就已经发明了长明灯。


  高大的封土堆之下,埋葬着秦始皇的尸体。黄泉路上多坎坷,地府凄凄,蝼蚁切切,阴风侵骨,鬼魅招魂,为实现肉身不朽的梦想,始皇在地宫中大量灌注水银,棺椁周围,还有大臣和宫女陪伴着他。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陵墓中神秘的地下宫殿,排有文武百官的位次,像咸阳的宫殿一样,并有大量的'奇器珍怪徙藏满之'。墓道安放有弩机暗器,以防止有人盗墓。墓室内穹庐顶部绘有天文星宿图像,地面有模拟的山岳九州地形,又灌注大量的水银做成江河湖海的模型,以机械动力使之川流不息。


  史书记载墓中有所谓'机弩矢',其实就是射杀盗墓人的一种特殊机具,还有一种'人鱼'炼成膏做成蜡烛。这种蜡烛点燃很久也不会熄灭。我们想象所谓'机相灌输'设计的动机就是要求永动不息。永动机的设计当然是妄想,可这种'机相灌输'到底是一种什么形式呢?我们再看列入国家863计划的秦陵遥感考古和物探勘查报告说,在地宫上方有高温度异常,这就引发我们产生一些联想,不知道这是哪种因素引起的现象。对于司马迁的这一记载,长期以来人们多抱有将信将疑的态度,然而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司马迁的记载基本是可信的。


  秦陵地宫,埋葬着秦始皇帝的棺椁,还有许多珍奇宝贝,有30箱金蚕,有金银做的凫雁。秦陵地宫有这么多的宝藏,难免会有人盗墓。为防止盗墓贼光顾,专门在墓门口做了机关暗箭,如果盗墓人接近,便会箭万齐发,盗墓者必死无疑。


  关于墓中的埋葬,还流传着一些神奇的故事。传说项羽入关以后,曾派部队大规模地挖掘秦陵,挖陵时有些金雁飞出墓室,一直向南飞去。到三国吴国宝鼎年间(公元266——269年),张善在日南(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的地方)做太守时,有人把得到的一只金雁给他。张善根据金雁上面身上刻的字,推断出是秦始皇陵墓内的陪葬品。这虽然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但说明秦陵内的文物已经流失于外,而且远在云南之南。至于说到金雁制造精巧,非常好看,而且能够飞起来,也是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代,据说工匠鲁班已经制造出了会飞的木雁,这只能飞的木雁一直飞到宋国的城上。那么,几百年后的秦国工匠能够造出会飞的金雁,这也是可能的。


  秦陵墓顶以明珠为日月星辰,象征着秦国统治区域内的广阔空间。为什么要绘出日月星辰的图像呢?因为古代的科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行。例如,战国时代就有人以恒星为背景,对天空星象进行观察,而且把天象和人事结合起来,认为天上的列星对地上人的祸福有很大关系。所以,历代帝王陵墓中都有天象的示意图,当时叫做星图。秦陵地宫没有挖掘,地宫中的星图是什么样的,还不得而知。其实,考古发现最早的星图,是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上的星图,这属于战国早期的墓葬。稍晚一些的墓葬有洛阳西汉墓、西安交大西汉墓等都发现有星图。


  秦陵地宫以水银为江河大海,象征着秦国统治区域内的土地。江是长江,河是黄河,海是秦始皇东巡时到过的东海。这应该就是一幅秦代的疆域模型图。为什么要把疆域模拟到地宫里呢?因为古人十分重视自己国家的地图。韩非说过:本国的地图是不能随便献给别人的,献了地图,国家便要削弱。荆轲刺秦王,就是以献燕国的地图为名,才得以接近秦王座前。因此,国君经常在国内的山川附近祭祀,求得神灵的保佑。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经常在各地巡行,到处祭祀山川。这样,把秦国的疆域模型放在墓内,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放有《地形图》、《城邑图》、《驻军图》。相比较而言,秦陵的地图模型,做得非常精巧。它用水银做江河,用机械转动,使之川流不息,如江河奔流,极富动感。虽然地宫还未发掘,但陵中存在大量水银的事实,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


  1981年和1982年,北京的科学工作者将地球化学中勘察汞含量的技术,应用于秦始皇陵的考古研究,测量结果发现秦陵封土下土壤中的汞含量,大大高于附近的其他地方。秦陵其他地方平均汞含量是35PPB,而秦陵封土中心的汞含量为70--140PPB,最高的地方达到280PPB,是秦陵其他地方土壤中汞含量平均值的4倍。这说明,秦陵地宫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记载是可信的。李白有咏秦始皇陵诗曰:'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人称铜为金,秦始皇的铜棺埋在封土下二十多米的地方。



铜车马


  墓室外面,封土的西侧是铜车马坑,尽管始皇身处地宫插翅难逃,但他依然幻想畅游外面的世界,然而,摆放在此的5套车马整装待发了两千多年,也没能移动分毫。好不容易等到坑被打开,车辆、马匹早已破碎不堪,留下一堆精美的青铜碎片,一数,竟然有三千多件。


  秦陵内城西门外是珍禽坑。


  外城东有马厩坑和殉葬墓以及兵马俑坑。


  从秦陵的地面建筑、地下建筑及埋藏来看,秦始皇陵的建筑,是按照地下王国构造设想的,整个陵区是国家的象征,封土及内外城是都城。陵园区内,有咸阳宫的缩影,有朝廷的象征,有饲养珍禽的苑囿,有供应皇帝饮食的飤官官署,还有象征国家权力的军队。可以看出,秦陵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结构复杂,功能齐全。



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帝陵现在还不到打开的时候。厚厚的黄土仍然深深地掩埋着墓中所有的秘密。


来源:《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