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之冠——古人的智慧

 玫瑰之阅 2017-11-07

大家应该有看过电视剧《芈月传》,在里面,春申君黄歇不止一次对芈月美眉说:“白马,玉鞭,金辔,银鞍。”


这句话来自于唐代诗人韦庄的上行杯,白马玉鞭金辔,少年郎,离别容易,迢递去程千万里


不过今天我们不讲这首诗,我们来讲讲古代车马上的辔。


《说文》中是这样记载的:辔就是马的缰绳。《诗经》里也有“四牡孔阜,六辔在手”的诗句,可是辔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没有见过,


直到1980年,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出土了这两乘青铜马车,它们完全是按照两千多年前真车比例的二分之一制作而成,从而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辔的真实样子。

位于红色圆圈的部位,就是铜车马上的辔,是使马车转向或停止的重要零部件。


看到它,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古代的缰绳是青铜的吗?其实并不是。古时的缰绳是由皮革制成,但铜车马作为秦始皇的陪葬品,主要是用青铜来表现车子不同部位的材质,青铜是铜锡铅合金,这就要求工匠必须非常准确的掌握各金属之间的比例。


再来看个神奇的地方,这是辔绳的局部,是由青铜片一小节一小节地加工而成,在连接的地方,可以灵活的转动,这是不是和我们现在生活中手表的金属表链,有着高度的相似!


其实它是采用了子母扣连接加销钉连接的技术,简单的来说,就是把不同的金属构件做成子母口,相互咬合,然后中间钻孔,穿上销钉,这样就可以使其曲展自如了。金属构件上面的小孔,直径仅仅只有0.8毫米,在侧面钻这样的小孔,还要保证不钻偏,即使是今天,单靠手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那时可没有车床、钻床可以供秦代的工匠们使用



此外,这些精巧的销钉链接,就像照片上这样,有的部分可以左右转动,有的部分可以上下转动,这样一来就更接近皮革的质感。销钉的运用,使铜制的辔不但形似原物,而且显得质地柔软,这充分体现了秦代钻孔、制做销钉和装配技术的高超。


马车上的车篷盖厚度只有1-4mm,什么概念?我们今天一块钱硬币的厚度大小为1.85mm,也就是说两千多年前,工匠就可以用浇铸的方法做出比硬币还薄的大型铸件。




《考工记》中说“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就是说制造一种器物,使用工种最多的是车。

这小小的辔绳作为车上重要的一环,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秦代工匠的无限智慧,更成为了中国古代金属连接技术的典范。2015年,珍藏在我们秦陵博物院的彩绘铜车马被中科院列入“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的工程成就类名单,



这巧夺天工的铜车马,可以说,为中国1500多年的青铜历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堪称是大秦帝国的“黑科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