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柏拉图《法律篇》(第10卷)导读与摘要

 弩之 2017-11-07










 

 

----读柏拉图著作札记(十一)

               张念瑜       

 

【提要】第十卷是讨论宗教犯罪的立法问题。前半部分讨论的是法律的序言,后半部分讨论的是法律正文。序言部分的讨论哲学味道很浓。柏拉图的“神灵”是自然神,不是当时希腊的人格化神。因而,柏拉图的神学是“神学革命”。柏拉图认为万物都有灵魂,最好的神灵照管着宇宙,而牛顿的所谓“第一推动力”在柏拉图神学中有现成的答案。柏拉图关于无神论者和渎神罪的惩罚是严酷的,目的在于构造出一种赞成敬神的社会生活方式,以挽救日益衰弱的希腊城邦,对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  引论

 

古代希腊宗教最基本的内容是崇拜居住在奥林匹斯山的12位神灵。它们分别是众神之父宙斯、天后赫拉、智慧之神雅典娜、农神萨图努斯、战神阿瑞斯、匠神赫菲斯托斯、太阳神赫里俄斯、女猎神阿耳忒弥斯、海神波塞冬、众神之使者赫尔墨斯、美神阿芙狄罗忒、酒神狄奥尼索斯。除公认的12位神灵,各城邦还有自己崇拜的保护神、小神灵以及英雄人物。

古希腊人对神灵是战战兢兢的。他们最初都是以宗教为纽带来结成社会群体(家庭→氏族→部落→城邦)。古希腊文的“家族”原意即为“环圣火旁者”,家族“乃若干崇拜同一圣火而祭祀同一祖先的人所组成的团体。”(吉朗士,1990.p.26)斯巴达人对神灵相当迷信:出门远行必选好日子;遇战事必先宰杀牛羊,反复求神问卜。再紧迫之事,即使一切已准备就绪,只要一有不祥之兆,便及时停止(与古代中国人相同)。雅典人也与斯巴达人一样敬畏神灵:每月的第一周,雅典军队绝不与敌交火;每逢战舰出海,海神帕拉斯(Pallas)的牌位必定漆得一片金黄。

雅典城邦在城市中心和村庄都建有神庙,通过选举办法安排专门的神职人员负责神庙的祭祀及相关活动的管理工作。色诺芬说过,雅典的宗教节日比任何希腊城邦都多。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说:“雅典不但庙宇多,神灵的牌位多,奉献的祭品和节日的朝拜也多。一年到头,天天因节日而为神明大摆筵席,供品上插满美丽的鲜花。”柏拉图说:“我们不仅祭品送得多,朝拜的队伍也花团锦簇,隆重异常。”大庙小庙遍布雅典地区。庙内所奉祀的神祗,有的保佑城邦,有的保佑部族,有的保佑家庭。“雅典宗教节日众多 ,据说有60多个 ,其中最重要的节日当属泛雅典娜节和酒神节。”(杜平,2002)

雅典城邦政权对宗教的管理是城邦政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宗教管理中所体现出来的共同体意识表明了城邦政权对公民宗教的依赖、对公民利益的服从。城邦政权与宗教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彼此支撑的关系。

 

 

 






             

       雅典娜胜利神庙

 

雅典城的保护神是雅典娜。公元前449年,雅典人在雅典卫城建立雅典娜神庙(前449年-前421年)。伯利克里时代(公元前443-429年期间执政),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古希腊的诸神都具有人的形象,像人类一样结婚、生儿育女;也像人类一样有六情七欲,如克拉诺斯杀父继位,宙斯杀父夺权,体现着“力”的崇尚,秉承着宇宙正义。苏格拉底转向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亚里士多德指出:“苏格拉底致力于伦理学,对整个自然漠不关心。并且在这些问题中寻求普遍,他第一个集中注意定义。”(亚里士多德,2016.p.17)可以推论,苏格拉底对这种没有道德伦理的神学体系是不满的。苏格拉底被控告渎神罪,即引进一种新神。这种新神是什么神,柏拉图写的《苏格拉底申辩篇》等对话著作和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都没有明说,但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中可隐约读出,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引进的新神是一位至上惟一、全知全能、全善全德的信念神(马永翔,2011)。实际上,古希腊哲学家克塞诺芬尼(约公元前565年--前473年)在《论自然》一书中指出:“神是全视、全知、全闻的。”“神毫不费力地以他的心思左右一切。”(北京大学哲学系,2014. p.29)这种新神观念早已有之。

柏拉图论述神灵的著作主要是《法律篇》第十卷和《蒂迈欧篇》(Timoeus)等著作。他在《法律篇》中多次提到宙斯。但柏拉图在《法律篇》第十卷所说的“神灵”应该是对苏格拉底“新神”的继承和发展。柏拉图力图用神学革命整合城邦政治生活,进而拯救希腊政治命运。

 本卷哲学味道很浓,是柏拉图有关法律的神学基础。

 

二、众神的存在

 

10.1  冒犯罪(885a).

柏拉图在此列出了五种冒犯罪:

❶ 年轻人的放荡和蛮横逞凶是最重要的伤害案件。如果冒犯的对象是神圣的,这种伤害是最大的伤害案件,如果伤害的对象是某部落或相同群体的公共的神圣的,这种伤害尤其巨大;

❷ 冒犯私人的神龛和坟墓;

❸ 对父母不孝;

❹ 偷窃他人财产和家畜,未经他人许可而动用他人的东西,以此对执政官的蔑视;

❺ 年轻人的暴力犯罪。这种伤害是需要做出法律赔偿的侵权行为。

 

 

10.2  造成冒犯罪的原因(885a)。

柏拉图认为,一个人犯有冒犯罪,其原因主要是:第一,他相信众神并不存在;第二,众神虽然存在,但不管人类的事务;第三,众神受到祭献和祁求的影响,他们很容易被战胜。所以,柏拉图认为,向人们证明众神存在的重要性。

 

10.3不相信众神存在的危害(885d)。

雅典人说,我们中有些人不相信众神的存在。我从那些享有崇高名声的一流诗人、演讲家、先知、祭司,以及成千上万的人那里听到了类似的说法,由此导致大多数人不是去避开犯罪,而是先犯罪然后立法。

 

10.4  现在国家制度妨碍正确认识诸神的形象(886c-e)。

柏拉图认为,国家文献中记载了诸神的故事。它们说天是最原始的正直的存在,再讲诸神的诞生。这些故事很难培养人们尊敬父母的品格,决不会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10.5众神存在是历史事实(887d-887d)。

雅典人说,从我们的孩童时代起,我们就受到耳闻目睹的教育。一个孩子总喜欢看到一个祭神的仪式的部分。他们看到他们的父母严肃地为自己和家庭祈祷和祁求,他们坚信这些祈祷和祁求是呈给确实存在的众神的。当太阳和月亮升落时,希腊人和外国人都幸福地或悲哀地匐伏在以表达忠诚。这些人是确实相信众神存在的。

 

10.6  柏拉图对传统自然哲学及其自然观的批驳(888b-890b)。

在柏拉图之前,关于事物原因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约前624-前546年)提出“水为万物之源”;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前570-前526年)认为气体是万物之源,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阿拉克西美尼指出:“我们的灵魂是气,这气使我们结成整体,整个世界也是一样,由气息和气包围着。”(北京大学哲学系,2014.p.18);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30 -前470年)认为世界是一团不断转化的活火,“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北京大学哲学系,2014.p.21);恩培多克勒(μπεδοκλῆς,约前495-约前435年)确立了土、气、火与水四种元素,其中每一种元素都是永恒的,但是它们可以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这样,便产生了我们在世界上所发现的种种变化着的复杂物质(北京大学哲学系,2014.p.21;亚里士多,2016.pp.8-9)。

因而,柏拉图在此呈现的观点,是对上述自然哲学观点总的批驳。按照自然哲学的观点,火、水、土和气诸元素(物体)与灵魂何者优先,什么是初始之物,不仅关系到对自然的理解问题,更主要的是“神灵”的地位问题。按照自然哲学的观点,性质对立的元素的混合,依据的是必然性和机遇。这种混合产生了整个天体及其中的一切,并由此产生了四季和各种动植物。天地万物的产生源于自然和机遇,而非通过技艺(889b-c)。“机遇”显示为随机性、巧合、不可预见、无计划和无目的性。这实际上是否定了众神的存在。也就是说,大地、日月星晨等自然现象的原因是“自然和机遇”;而技艺是生物脑力产生的。政府与自然无关,是人工制品,立法决不是一种自然过程,而是人工。并认为,众神是人工的概念,是由法律拟制的。所以他们认为法律不是自然正义的标准。他们为道德标准争论不休,朝令夕改。这些都是年轻人心目中的专家所提出的。他们在散文和诗歌中坚持认为,任何人用力量取得任何东西都是正义的。这就是年轻人不敬神思想的根源(柏拉图,2016b.p.318)。

 

10.7  灵魂是物质的东西改变和变化的主要原因(892a-892e)。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一切事物的本性和力量,大多数人对此一无所知。“人们特别忽略的是灵魂的产生。它是最初的创造物之一,产生在所有物质的东西以前很久,并且是使物质的东西的全部改变和变化的主要原因。如果这是真实的话,那么一切与灵魂有密切关系的的事物,都必然产生在物质性事物之前。”(柏拉图,2016b.p.320)显然,灵魂本身先于事物。相应地,意见、勤勉、理性、工艺和法律都是先于粗糙和光滑、重和轻。前者是第一性产物,后者是第二性产物(892b)。灵魂不是火或空气,是首批被创造出来的事物之一,是最最自然的(892c)。

 

三、事物运动与灵魂

 

10.8   灵魂(“自我运动”)是引起一序列事物运动的“第一推动力”(893c-896c)。

实际上,柏拉图认为理念(或相)是其他一切事物的原因(亚里士多,2016.p.18)。在本卷,柏拉图认为灵魂是其他一切事物运动的原因。柏拉图首先否定了万物皆静和万物皆动的观点,主张事物有动有静(893b- c)。爱利亚(Elea)学派声称万物皆静止,坚持万物是一,这个一在自身内保持静止,没有运动的空间(《泰阿泰德》180e3- 4)。不过,柏拉图反驳说,万物中的生命、灵魂不可能静止不动,没有心智(《智术师》248e-249b)。这一反驳意在维持对灵魂、心智和真知的高度关注,又防止智术师滥用传统自然哲学观点。

柏拉图在文中讲到有十种运动形式:

    第一种运动。它是在一个地方(ἕδρα)运动,即旋转(圆周运动)。旋转之物能够在中心保持静止,其圆周又能旋转。圆周运动可谓“一切奇观的根源”。它们的运动随半径的不同而成比例地或快或慢旋转(893c- d)。日月星辰的圆周运行秩序井然,在不同轨道上做着或快或慢的和谐运动,其原因乃是受到处于宇宙体中心的宇宙灵魂驱动(《蒂迈欧》34a2- b9,38c2-39b2)。  

第二种运动。它是在许多地方的运动,可谓移动。拥有一个支撑轴的运动是滑动,拥有更多支撑轴的则是滚动(893d-e)。  

  第三和四种运动。它们是分离和结合。在许多地点滑动或滚动的物体会相碰,若碰到静止之物就会裂开,若是彼此正面碰撞,就会结合成一体(893e)。在柏拉图的诸多对话中,都谈到了分离与结合的重要作用。关于分离(分裂、区分、划分),《智术师》特别提到其中一类:区分好与坏、去坏存好就叫做净化(226b- 228e)。区分好坏、善恶、正义与不义,这是人世中至关重要的区分。柏拉图批评智术师喜欢诡辩,要么混淆同异、大小、善恶,要么将一切断然分开,割裂每件东西与所有其他东西的联系,这其实是无教养和不爱智的。《政治家篇》则指出,政治术犹如编织(结合)的技艺,要将不同类型的人恰当地编织在同一城邦中,使他们各安其位。更重要的是,它要使人将看起来相反的美德(如勇敢与节制)结合起来,获得灵魂的和谐(《政治家篇》282b6- 8,308d1-311c8)(林志猛.2014)。

  第五和六种运动。它们是增加(增长)和减少(衰退)。“东西结合时就有增长,分裂时则有衰退,只要每个东西的固有特性保留着”(893e)。柏拉图也将增加和减少的理论用来批驳智术师的相对主义(《泰阿泰德》154b)。并且,增加和减少也与物体有关,也指涉灵魂。灵魂的翅膀要靠智慧、良善这些好品质使自己生长,若是依靠坏品质,灵魂的翅膀就会衰退并毁掉(《斐德若》246e)。灵魂一旦失去翅膀,便无法上升到上界,接近神性的东西,而只能和尘世的身体呆在一起。

 第七和八种运动。它们是产生和消灭。如果在结合与分裂的过程中,事物的固有特性没有保留,就会导致消灭。而万物生长出现了三次转变,即一旦本原(ἀρχή)获得生长,最初的推动力增长达到第二阶段,接着从第二阶段推进到第三阶段。而在第三阶段,出现有感官的知性存在物。这就是每一事物产生的变化和转化的过程(894a)。

第九种运动。这种运动永远能推动其他事物,但它自己不动。

第十种运动。这种运动形式“通过结合和分离、增加和减少、产生和消灭的过程,既推动它自身,又推动其他事物。”(柏拉图,2016b.p.323)

柏拉图认为,在这十种运动中,第十种运动是最活跃的。“事实上,当某种使其自身运动的事物影响到某种事物的变化,并依次影响到其他某种事物,以致运动一个接一个传到成千上万的事物时,它们的运动的整个序列的确一定源出于某种初始的原因,这一原因几乎只能是自我运动引起的变化。”(柏拉图,2016b.p.324)而“自我运动”是第一性的,其他事物是第二性的。这种“自我运动”是一个“活态”,“我们大家称之为‘灵魂’的这个实体,恰恰是被定义为‘自我运动’这一词语吧。”(柏拉图,2016b.p.326)因此,“灵魂是主人,而事物是它的天然的仆人。”(柏拉图,2016b.pp.326-327)

 

四、神灵照管着宇宙

 

10.9  灵魂先于事物(896d)。

柏拉图认为,灵魂先于事物。因而,习惯、习俗、意志、计算、正确的意见、勤勉和记忆都早于物质的长度、宽度、深度和强度。

 

10.10灵魂控制着天体(896e)。

柏拉图认为灵魂控制着事物在任何地方的运动,并控制着天体。

 

10.11  灵魂运动的名称和使用的工具(897a-b)。

柏拉图认为,由于自身运动,灵魂激起在天空、陆地和海洋中的各种运动。灵魂的这些运动的名称是:希望、反映、勤勉、通告、真见和谬见、悲衰和欢乐、勇敢和胆劫、爱和心灵。由灵魂传给事物的次运动,如增加和减少、产生和消灭、结合和分离等,并伴有冷热、轻重、黑白等;灵魂使用的工具,它附着神性,引导每一事物达到合适的、碾的结果。

 

10.12  最好的灵魂照管着整个宇宙(897d-899e)。

最好的灵魂就是神灵。

 

五、神灵照管着人类的事务

 

10.13  批驳众神不管人类的事务(900d-903b)。

柏拉图运用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诸如从所谓的众神专职照管宇宙而不管人类的事务出发,逐个批驳。

第一,神灵是全善的。柏拉图认为,神灵是全善的(900d)。在讨论中,他们把审慎、理智、勇敢等视为善,把胆劫、疏忽、奢侈这类性质归于灵魂的邪恶或恶德。神灵具有这些恶德,神本身也厌恶这些品德(901a),所以讲神灵专职照管宇宙而不管人类的事务,是不成立的。这不仅是对自然哲学学派和无神论的批驳,也间接地对传统神话的批驳。

第二,神灵是全察、全视、全听的(901d)。

第三,神灵是全能(902d-903b)。

从这些论证可知,柏拉图所讲的“神灵”就是苏格拉底的“新神”,即不是当时希腊所崇拜的人格化神。这种神灵是全知、全能、全善、全德的。

 

10.14  神灵是如何管理人类的事务的(903c-e)。

柏拉图认为,我们人类每一个人都是宇宙的最小组成部分,例如上述的医生、工匠为了作为整体的最终产品而做每一件事情,为了整体而创造每件最好的东西。“所以神圣的支配者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只是把具有命定的特性的灵魂提升至到一个好的位置,把坏的灵魂移到另一个坏的位置,所依据的是怎样才对它们有益,以便它们各得其所。”(柏拉图,2016p.337)

 

10.15  众神管理宇宙事务是很容易的(904a)。

柏拉图认为,神灵总是注重宇宙的整体利益。神灵改变每一事物(例如把火变成充满灵魂的水)是通过从整体来产生万物的方式进行的,并由万物再形成整体。经过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每一事物呈现各种不断变化的样式。显然,宇宙照管者的任务是容易完成的。

10.16  神灵留给人类一定的自主权,才使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不一样(904b-c)。

柏拉图对上面的论述进行具体解释道,君王(神灵)看到,(1)一切活动都是由灵魂在起作用,既包含着美德,又包含着邪恶;(2)灵魂与肉体一旦结合,就像法律描述众神永存那样不能被破坏;(3)灵魂中的善良因素自然是有益的,而其中邪恶因素则是有害的。因此,君主(神灵)就将每个组成部分安置到一个适合的区域,以保障整个宇宙善胜恶败。神灵安排好了灵魂在什么地点、什么范围内可能会发生其性质的转变;他却把这种转变的决定权交给个人的意志。因而,灵魂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才会使我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10.17  命运论(904d-e)。

柏拉图说:包含着灵魂的万物都有变化,变化的原因存在于它们的内部,当它们变化时,它们按照命运的训令和规律而运行着。”(柏拉图,2016.p.338)在此,柏拉图明确指出,万物都有灵魂,万物的变化取决于其内部。其次,万物的变化是遵循神灵的安排和一定的法则进行的。

 

10.18  善恶报应论(904e-905d)。

柏拉图在《理想国篇》就提出了善恶及其后果的对应问题。柏拉图认为:“我们必须深信,一个正义的人无论陷入贫困、疾病,还是遭到别的什么不幸,最后都将证明,所有这些不幸对他(无论活着的时候还是死后)都是好事。因为一个愿意并且热切地追求正义的人,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实践神一般的美德,这样的人是神一定永远不会忽视的。”(柏拉图,2013.p.420)柏拉图通过一名叫厄洛斯的勇士“死而复活”所讲述的故事来展示神灵安排的善恶报应机制。“复活后他讲述了自己在另一个世界所看到的情景。他说,当他的灵魂离开躯体后,便和大伙的鬼魂结伴前行。他们来到了一个奇特的地方。这里地上有两个并排的洞口。和这两个洞口正对着的,天上也有两个洞口。法官们就坐在天地之间。他们每判决一个人,正义的便吩咐从右边升天,胸前贴着判决证书;不正义的便命令他从左边下地,背上带着表明其生前所作所为的标记。厄洛斯说,当他自己挨近时,法官却派给他一个传递消息给人类的任务,要他把那个世界的事情告诉人类,吩咐他仔细听仔细看这里发生的一切。于是他看到,判决通过后鬼魂纷纷离开,有的走上天的洞口有的走下地的洞口。同时也有鬼魂从另一地洞口上来,风尘扑扑,形容污秽,也有鬼魂从另一天洞口下来,干净纯洁。不断到来的鬼魂看上去都像是经过了长途跋涉,现在欣然来到一片草场,搭下帐篷准备过节样的。他们熟人相逢,互致问候。来自地下的询问对方在天上的情况,来自天上的询问对方在地下的情况。他们相互叙说自己的经历。”(柏拉图,2013.pp.421-422)

柏拉图在本卷也讲到,事物发生变化,如果事物的性质变化不大,事物在空间的位置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如果事物的性质向非正义方面堕落,其在空间的位置就会发生大的变化,其灵魂会被安置到“下面”的世界或“冥界”。

所以,众神是存在的,并关注着人类的事务。

 

六、神灵不会被罪犯的礼物所收买

 

10.19  人类是神灵的财产,神灵被礼物收买实际上是在损害它们自己的财产(905e-907b)。

柏拉图认为我们是神灵的财产,神灵是我们的统治者。由此,柏拉图通过“类比”的方法,假定神灵犹如赛马队的骑手、赛艇的舵手、军队的指挥官、同疾病作斗争的医生和避免农作物受虫害的农夫。如果有人向农夫贿赂而使农作物受害,农夫同意吗?如果通过“献祭”、“许愿”而使航船转向而船翻、全体船员遇难,舵手会同意吗?骑手、舵手、指挥官、医生和农夫都不愿干的事,神灵会干吗。实际上,毁坏我们的东西都是非正义的和愚蠢的侵犯,保护我们的东西是正义和合理的节制,如果神灵被罪犯的礼物所收买,使我们遭到损失,最后损失的是神灵的财产。所以,神灵不会被罪犯的礼物所收买。

 

10.20  以上设计是宗教法律的序言(907c)。

同时,用文字来表达法律的目的,使人们赞成过一种敬神的生活。

 

七、宗教犯罪及其惩罚

 

10.21  建立三座监狱(907e-908c)。

有人踫到用言行渎神的情况应向当局报告,法官接到渎神的报告应该依法审理,否则就要追究渎神罪。同时,国家设立三座监狱。一座是公共监狱,靠近市场,关押普通犯人;一座为“感化中心”,靠近夜间议事会地址;一座建在偏僻荒凉之地,具有“惩罚”的味道。

 

10.22  对无神论者的惩罚(908c-d)。

不相信众神存在的人有两种类型,并区别处置:对于隐蔽的无神论,并且犯罪不止一次,应判死刑;对于另一类危害不大的无神论者,简单训戒并加以监禁。

 

10.23  对认为众神不关心人类事务和认为众神为礼物所收买的人的惩罚(909c-d)。

对这些人中属于愚蠢而受骗、品性不坏的,将他们送到“感化中心”,不少于五年;其中属于是欺骗者,按重刑犯处置,判处死刑;对其中被认定为有罪的,将他们送到偏僻荒凉之地的监狱,自由民不准去看望,死后尸体扔到国境线外,不得埋葬。

 

八、结束语

 

第十卷是讨论宗教犯罪的立法问题。(885-907c)属于法律的序言部分;(907c-910)属于法律正文部分。序言部分的讨论哲学味道很浓。

 

第一,柏拉图“神学革命”。

在柏拉图的著作中,多次出现“庙斯”,一般称“神”为“众神”,但这些都是障眼法,要不然就与希腊的多神崇敬相违背。实际上,柏拉图的“神灵”是自然神,不是当时希腊的人格化神。柏拉图认为,万物都有灵魂,最好的灵魂即神灵照管着宇宙。这样的神灵是全善全德、全知全能的。

 

第二,从柏拉图到牛顿。

柏拉图将物质运动分为十种形式。他认为第十种运动是最活跃的。这种运动既推动它自身运动,又推动其他事物运动。物质自我运动说明它本身是一种“活态的”,是整个宇宙序列运动的初始原因。这种“活态”就是“灵魂”。而天体是由神灵照管着。

1693年,牛顿在给本特雷牧师的信中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假设。他指出,行星的现有的运动不能由任何自然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一个全智的主宰去推动的。行星的自转不能仅仅产生于引力,而是需要一个神臂去推动它们。显然,牛顿的科学思想和柏拉图神学存在着某种统一性。当然,柏拉图的神学思想通过柏拉图主义影响了基督教。但基督教的“上帝”是人格化的神,作为基督教徒的牛顿所信仰的上帝与柏拉图的神灵是不同的。

 

第三,柏拉图关于无神论者和渎神罪的惩罚是严酷的。

这对希腊城邦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对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沃格林指出:“在希腊衰朽的生死存亡之秋,建立一个力挽狂澜的救世主城邦;化身于这三个人的希腊有生力量联合起来,而且还要求助于他们的米诺斯文明渊源,才能找到解决办法;当对话者重走从国王寝宫向神穴的现实求助之路时,他们就是精神上依赖神圣本源。”(沃格林,2009.p.111)

 

 

注释及参考文献:

柏拉图,2016a.柏拉图对话集[M].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

柏拉图,2013.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

柏拉图,2016b.法律篇[M].张智仁,何勤华,译.商务印书馆。

柏拉图,2003C.柏拉图全集:第3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古阿拉伯)阿尔法拉比,2010.柏拉图的哲学[M]. 程志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英)芬纳,2010. 统治史:卷一[M]. 王震,马百亮,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乔治·萨拜因,2008.政治学说史[M].世纪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亚里士多德,2016.形而上学[M].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

(英)C.S.路易斯,2007. 四种爱.[M].汪咏梅,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吉朗士,1990.希腊罗马古代社会[M].李玄伯,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解光云,古代希腊的公餐制度述论[J].历史教学,200(3)。

杜平. 古雅典宗教节日庆典及其社会功能[J].东南亚纵横2002(Z1)。

马永翔. 苏格拉底的新神[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北京大学哲学系,201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商务印书馆。

林志猛. 柏拉图的运动论与灵魂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2)。

(美国)埃里克·沃格林,2009.城邦的世界:秩序与历史:卷二[M].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