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嘴鹳 又名凹嘴鹳,是一种大型的鹳,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部分地区。 注:起如此的标题,和封面设计有关系,无论怎么样都不能在规定的尺寸比例中,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因此小编有感而发和后面的介绍内容没有关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鹳形目 Ciconiiformes 科: 鹳科 Ciconiidae 属: 鞍嘴鹳属 Ephippiorhynchus 种: 鞍嘴鹳 E. senegalensis 鞍嘴鹳是很大型的鸟类,站立高1.5米,翼展达2.7米。 雄性重5.1-7.5公斤;雌性重5-6.9公斤。 它们的头部、颈部、背部、双翼及尾巴都是黑色的,身体其余部分及主飞羽都是白色的。 雏鸟的羽毛是褐灰色的。 在繁殖季节,胸部裸露的红色皮肤的颜色会变暗。 巨大的喙是红色的,有黑间及黄色的前盾。 双脚是黑色的,膝部是粉红色的。 雄鸟及雌鸟都是相同颜色,但雌鸟的瞳孔是金黄色的,而雄鸟的则是褐色的。 鞍嘴鹳像其他鹳一样,飞行时颈部伸直,而不像鹭科般弯曲。 它们飞行时会将喙保持在腹部以下。 鞍嘴鹳栖息在热带低地的沼泽及湿地。它们不会组成群族,很多时都是单独一只或一对的出没。 主要吃鱼类、青蛙及蟹,也会吃其他鸟类的雏鸟及陆地上的小型哺乳动物等。 它们猎食时移动得很谨慎。 鞍嘴鹳在树上以树枝筑一个很大及很深的巢。 每次产卵1-2枚,卵重大约140克。 孵化期约为30-35天,雏鸟出生后的70-100天就会换羽。 鞍嘴鹳主要分布在非洲的苏丹、埃塞俄比亚、肯雅及南非,并在冈比亚、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及乍得。 一些关于鞍嘴鹳的邮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