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俗共赏的偷声诗

 老刘tdrhg 2017-11-07


 

 

偷声诗,俗名“三句半”,又名“瘸腿诗”、“十七字诗”。一般说来,在一首诗中,每一句的字数都是相等的;而“瘸腿诗”在每首诗的四个句子中,最后一句却要少几个字。有如四条腿的动物,有一条短腿,故名“瘸腿诗”。

这种诗体最早出现在唐末五代,盛行于宋元之间。多为民间艺人创作,意在“与雅言抗行”。这种诗的诗眼,重在最后那半句,有如画龙点睛,意境幽默,尽在其中。

    另说“三句半”诗始于北宋山东兖州人张寿(俗称“张山人”),流行于宋元祐、绍圣年间。据王灼《碧鸡漫志》载:张寿俗称“张山人”,擅长于在长短句中运用“滑稽无赖语”,语言俚俗诙谐,“然多颖脱,含讥讽,所至皆畏其口,争以酒食钱帛遗之”。关于民间艺人张山人作十七字诗的逸闻,在宋人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洪迈的《夷坚志》、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都有记载。现将有关传说介绍如下:

 

〈一〉

 

明朝正德年间,有一位民间诗人,十分热爱瘸腿诗,几乎到了言不离瘸腿诗的地步。有一年家乡大旱,郡守亲自出马祈雨,接连数日行跪拜礼,可是连一点儿雨滴也不曾飘落。诗人觉得郡守迂腐可笑,便作诗予以讽刺:

                 

                  太守祈雨泽,万民多感德。

                  昨夜推窗看,见月。

 

郡守恼之,寻来问罪,可是罪从何而来呢?没有办法,便说:“若能吟出好诗,便放了你。”郡守常心慕东坡,自号西坡,当即以“西坡”为题,命诗人做诗。那人便应声吟道:

              

              古人号东坡,今人号西坡。

              这坡比那坡,差多。

 

郡守恼羞成怒,喝令责打十八大板。诗人忍痛吟道:

              作诗十七字,责板一十八。

              若上万言书,打杀。

 

郡守以诽谤罪,发配诗人去郧阳。诗人之舅闻讯赶来,两人相对流泪。诗人之舅是一独眼,诗人的诗瘾又上来了。

              

              发配到郧阳,见舅如见娘。

              两人齐下泪,三行。

 

来到发配地后,县令与夫人久闻其名,亲自接见这位怪才,并令其就地吟诗。诗人见夫人步出厅堂,张口就来:

              

              环佩响叮当,夫人出厅堂。

              金莲整三寸,横量。

 

〈二〉

 

关于张打油的传说:唐朝张某,史逸其名,因善写打油诗,而被人称为张打油。张打油的诗,不讲平仄,不遵韵部,每首诗也没有一定的句数,每个句子也没有一定的字数。所咏的都是人们耳闻目见的普通事实,说的大多是乡间的俗言俚语。全凭信口拈来,然亦琅琅上口,盎然成趣。例如他有一首《雪》诗: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此诗名曰咏雪,却不着一个雪字。全然用极其平俗的语言,描写出不同一般的情景,鲜明地画出了一副壮丽的雪中景象。

有年冬天,在外做官的老太爷回乡祭祖。一走进祠堂大门,看见在一方雪白的墙壁上,有人用黑墨写了一首诗:

 

数九寒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

有朝一日天睛了,使扫帚的使扫帚,

使锹的使锹”。

 

老爷见状,勃然大怒:“何人如此大胆,敢在祖宗面前乱涂乱画!”立命左右,拿来此人问话。过不多时,众人将张打油带到。经过问话以后,张打油不慌不忙地答道:“祠堂正是祖宗净地,不料一场大雪之后,场院被猪狗践踏得污秽不堪。又闻老爷今日前来祭祖,小人此诗也只是想要众族人将庭院打扫干净罢了,此外并无他意”。

老爷听后,觉得张打油的用意也在情理之中。转念之间,又对张打油的诗产生了兴趣。于是再问:“这诗确实是你写的么?”张打油谦逊地答道:“小人自幼读书不多,然而爱诗成癖,信手涂鸦,有污老爷耳目,还望大人恕罪。”

老爷想当面考试一下张打油的诗才,即命他以祭祖为题,吟诗一首。张打油听后,也不思索,随口吟道:

 

老爷回乡来祭祖,祖宗保佑家家有,

待到明年秋收后,

杀猪的杀猪,酿酒的酿酒”。

 

老爷又命张打油以国家大事为题吟诗一首。当时正值安禄山兵败,十万大军被困南阳,张打油立刻以此为题吟道:

 

十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兵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

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大家听后哄堂大笑。老爷对张打油的审问,也在这一片笑声中收场

    

〈三〉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笑府》中,载有一段精彩的文字。一儒生姓潘,赴京应举,投宿旅栈。当炉酒姬姓陆,作十七字诗赠之曰:

 

秀才本姓潘,应试赴长安;

一举登高地,做官。

 

潘儒生见陆姫如此大方,立即以诗进行调戏作;  

 

佳人本姓陆,美质无瑕玉;

念我客窗寒——同宿。

 

 姬怒其狎戏,走讼于官。道遇一耆老,诘问其故,亦作十七字诗,劝其息讼,可省烦扰,诗曰;

 

潘郎与陆嫂,无事寻烦恼;

若还到官衙——不好。

 

集古今笑话之大成的《笑笑录》中,也载有“三句半”诗。元末在江浙举义的张士诚,其弟张士信为相,宠信奸臣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三人,专干坏事,时人讥之为“黄菜叶”。后朱元璋扫荡天下,诛杀这三个坏蛋,将其尸体挂在竹竿上风干。时人编“三句半”诗:

 

丞相做事业,专用‘黄菜叶';

一朝西风起,干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