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龄仔猪的阶段培育

 zhui寻 2017-11-07



1.吃足母乳

初生仔猪提倡及早吃足初乳有以下四方面原因:一则仔猪没有吃初乳以前,其体内无免疫抗体;二则母猪分娩时初乳中免疫抗体含量很高,但以后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少,分娩开始时每100毫升初乳中含有总球蛋白15克,其中70%~80%为免疫球蛋白。其余部分由母猪乳腺合成,由此可见,常乳也是仔猪获得抗体的重要途径;三则初乳中含有抗蛋白分解酶,可以防止免疫球蛋白不被分解,但这种酶存在时间较短,没有这种酶存在,仔猪不能将免疫抗体完整吸收,也就不能产生免疫力;四则仔猪出生后24~36小时,小肠吸收免疫球蛋白这种大分子物质的能力较强,48小时以后逐渐减弱。基于上述原因,仔猪出生后应及早吃足初乳,以便获得较多的抗体,增强自身免疫力。仔猪主动免疫在10日龄以后开始形成,并随年龄增长而加速。6周龄以后主要靠自身合成的抗体。由此看来,2~6周龄期间是仔猪被动免疫期向主动免疫期过渡。应加强护理。


2.固定乳头

为了使全窝仔猪生长发育整齐均匀,缩小先天差距,提高育成率。待全窝仔猪出生后,应按照体重,体质情况进行乳头固定。乳头固定的原则是,将体重小或体质弱的仔猪固定到前边的乳头上去哺乳。将中等体重、体质的仔猪放到中间乳头位置上哺乳;而将体重大、体质强的仔猪放在后边乳头上去哺乳。如果乳头数多于所产仔猪数,应由前向后安排哺乳,放弃后边乳头。具体办法是在仔猪出生后的2~3天内,将仔猪按拟定乳头位置做上标记(用龙胆紫药水),在每次仔猪哺乳时根据其所在位置用手分开,经过2~3 天的训练,仔猪就可以将乳头固定了。这样做能防止仔猪因争抢乳头干扰母猪泌乳或者损伤母猪乳头。


3.保温防压

初生仔猪遇到寒冷环境时,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活,甚至不会吮乳并诱发其他疾病,持续的低温甚至可以冻死仔猪。基于上述情况,仔猪不但要及早吃足母乳,还应注意保温防压。


(1)适宜温度。

一般仔猪生后第一周所居环境温度要求34℃,第二周32℃,第三周30℃。每周降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降温幅度过大,会引起仔猪下痢。

(2)保温办法。

具体办法是仔猪箱内使用250瓦红外线灯泡,并在仔猪趴卧处放一只温度计,第一周红外线灯泡底端距离仔猪箱底的高度为45厘米左右,第二周以后悬挂可高些,以便使仔猪箱内温度下降一些。通过查看温度计确定开灯时间和高度。也可以通过观察仔猪趴卧姿势来判断仔猪是否舒适。如果仔猪挤堆、身体颤抖、皮肤呈鸡皮样,且全身发红,说明仔猪所居环境温度偏低,应增加热源功率,或通过放置电热板方法来调高仔猪箱内温度。如果仔猪呈放射样趴卧、多靠近出入口或四角,说明仔猪箱内温度过高,应酌情降低仔猪箱内温度。要注意箱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否则容易引发感冒和下痢等病。


(3)防压办法。

在放置仔猪箱的时候,要用活动栏或固定栏将母猪与仔猪隔开,其栏的底端距离地面20~25厘米,或建舍时地面上安装固定隔桩,供仔猪自由出入于母猪区和仔猪区,而母猪却无法进入仔猪区。这样既防压,又防止母猪踩仔。现在多数分娩舍内,采用高床网上分娩栏,在母猪的左右两侧均安装了防压隔栏,不必再设防压装置。仔猪箱可直接放置在防压隔栏的一侧,另一侧放有仔猪料槽作为开食补料使用。


4. 补铁补硒

仔猪出生时体内有铁50毫克左右,而仔猪每天需要7毫克左右的铁,但母乳中铁含量较低,每日从母乳中也只能获得1毫克左右。如不及时补铁,1周龄左右,仔猪将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其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或停滞、昏睡,可视黏膜苍白、被毛蓬乱无光泽,呼吸频率加快,膈肌突然痉挛,抗病力降低,易患腹泻、肺炎等,严重时会因缺氧而突然死亡。正常仔猪的血红蛋白水平应大于10克/100毫升,当降至8克/100毫升时,表明临界贫血。7克/100毫升时或更少,表明贫血。


(1)补铁。

目前生产实际中常用的补铁方式是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钴合剂。注射时间是生后3日龄内,注射剂量为100~200毫克铁质,注射部位为颈部或臀部深层肌肉。注射前应用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然后每一头仔猪单独使用1个针头进行注射,防止交叉感染。


(2)补硒。

凡是怀疑妊娠母猪或仔猪缺乏维生素E或硒的时候,应在仔猪生后补注维生素E或硒。具体做法是仔猪出生后1天内,每头仔猪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0.5毫升(含亚硒酸钠0.5毫克、维生素E25国际单位)。另据资料介绍,母猪缺乏维生素E或硒时,所产的仔猪对补铁敏感,有一些仔猪口服或注射铁质后,随即死亡;或者补铁后4~6小时仔猪陷入垂死状态,死亡高峰多出现在10~12小时内,2~3天内仍有少量仔猪死亡,此种现象初产母猪发生率较高。有人推测认为,初产母猪是由于自身生长加妊娠对维生素E或硒需要量较大所致。


5.并窝寄养

生产中出现下列情况需要并窝或寄养:

①母猪产仔数少于5头

②母猪产仔数大于乳头数

③母猪产后因各种原因造成无乳,暂时又无法治愈

④母猪产后突然死亡。


其方法是:首先要求处理的仔猪在原母猪或其它母猪那里吃2~3天的初乳,并经过观察选择产期相差3天以内、泌乳性能高、体质好的母猪做“继母”。


然后将需要并窝或寄养的仔猪涂上“继母”的乳汁或尿液,与“继母”原带仔猪关在同一个仔猪箱内1~2小时。


如果是寄养,应挑选一窝中体重大,体质强壮的仔猪参加过哺,防止受欺。经10分钟左右,将处理的仔猪送到“继母”的乳房旁,待哺乳时一起吃乳。时间最好是安排在夜间进行,容易成功。最初12~24小时内要注意看护,防止母猪辩认出来,咬伤并窝或寄养过来的仔猪。有些场家向并窝或寄养仔猪的身上喷洒白酒或煤油,也能起到防止“继母”辨认的效果。


6.仔猪编号

为了便于管理仔猪,方便记录和资料存档,应在仔猪生后2~7日龄内进行编号,具体方法如下。


(1)打耳号法。其规是上1下3,左大右小;左耳尖200,右耳尖100;左耳中间孔800,右耳中间孔400。

操作者抓住仔猪后,用前臂和胸腹部将仔猪后躯夹住,用左手的母指和食指捏住将要打号的耳朵,用右手持耳号钳进行打号。要注意避开大的血管或母猪咬伤操作者。


(2)上耳标法。操作者把耳标书写好后,将上部和下部分别装在耳标器上。把仔猪抓住后,操作者用前臂的肘部和胸腹部将仔猪保定好。然后用耳标器将耳标铆上,要注意避开大的血管。


7.仔猪生后其他处理

(1)剪牙。仔猪生后将犬齿在齿龈处全部剪断,防止损伤乳头。


(2)断尾。为防止咬尾和母猪本交配种,仔猪生后1周内,将其尾巴断掉(可以留1/3),然后消毒。


(3)去势。仔猪生后1周内,将不做种用的小公猪去势,此时去势止血容易,应激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