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徐传化:一个关于家族与传承的故事

 水木时代 2017-11-08


人物资料卡


徐传化, 1935 年出生,浙江萧山人,传化集团名字的由来。


 1986 年创办生产液体肥皂的家庭作坊(传化集团的前身),靠一口大缸和一只铁锅开始创业。


 2016 年传化家族登上福布斯排行榜中国富豪榜。






如果不是小儿子徐冠巨被诊断为溶血性贫血,为了治病,两个月的时间里欠债 2.6 万多块,徐传化可能不会下定决心创业,徐家创业是被逼出来的。

 

 1986 年,徐传化背水一战,开了一间家庭手工作坊做液体洗涤剂。工厂规模虽小,但是徐家父子还是为工厂取名为宁围宁新合作净洗剂厂,名片上,传花是厂长,冠巨任经营厂长。

 

当时,作坊在技术上主要依赖从外面请来的“星期日工程师”。每次液体洗涤剂的工序快要完成时,“星期日工程师”都会拿出一包粉末倒入配料里,之后液体皂就会变粘稠,要知道如果没有这包粉末液体皂是卖不出去的。这包粉末就是当时这个行业的商业机密。为了弄清楚原料成分,徐传化开始寻找答案。最终徐家以 2000 块,全部家当从一个同行手里买下了这个秘密——一勺食盐。

 


 1986 年 12 月,徐家的第一桶液体皂出炉了,当时一桶液体皂的成本是 8 元,售价 14 元,每桶可以获得 6 元的净利润,走家串户一天能卖 10 到 20 桶,也就是一天可以赚 60 到 120 元。

 

刚开始徐家是夜里生产、白天销售,做一缸卖一缸。但很快液体皂的走俏就让他们的货供不应求了,到了第二年,通过和萧山 600 多个供销社网点达成合作,徐家作坊的产品销量就超过 200 吨,实现产值超过 30 万(不包括客户直接来工厂采购),实现利润 3 万多元,还清了所有欠债并支付医药费后,还剩余一万多元。至此,徐家开始走出绝境。随着液体皂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亲戚和邻居加入进来。有负责生产的,有负责推销的。

 

那年厂里有一名销售员想着卖液体皂最好找女人多的地方,而印染厂是相比来说女员工比较集中的地方。所以这名销售员就早晚守在当地一家印染厂门口,果然下班之后女工们纷纷围了上来。因为人群聚集,很快引起了工厂厂长的注意。虽然觉得吵吵嚷嚷有些不成体统,但是还是向销售员建议:“你们为什么不做些印染厂可以使用的洗涤剂,拿到这儿来卖呢?那种洗涤剂我们一个月不知要用多少吨!”

 

销售员回来,便把那位厂长的话一字不漏地说与徐家父子听。这对两人触动很大,徐传化想起来早先和“星期日工程师”一起吃饭时,也曾听师傅说起过:液体皂不是长久的产品,要做大生意,还得做工业产品,但工业产品投资大,用的原材料要多得多,还要有锅炉。当时因经济实力远远不够,还不敢往那方面去想,如今,经过这一年的积累,成本方面不会再存在太大问题。因毗邻中国轻纺城座落处的绍兴县,这两年紧跟在纺织后面的印染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大大小小的印染厂家如同雨后春笋般地一下子都冒了出来。倘若能生产出受印染厂欢迎的化工产品,那无疑是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市场,于是有了后来的“105洗涤剂”。

 

 1990 年时,国内去污能力强的印染洗涤助剂市场几乎完全由外资企业垄断。徐传化决定开发去污能力强的洗涤助剂,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经过 1000 多次实验,徐家发明了“ 901 特效去油灵”。 1991 年,“ 901 ”通过杭州省级鉴定; 1992 年,“ 901 ”获得了北京国际发明与专利展览会金奖,并在随后几年内连续获得11个国家级和省级发明或产品奖。一位化工权威感叹地说:“没想到这东西被徐家一个高中生搞成了。”此后十几年,“ 901 ”成了同类产品中无可替代的产品。 1992 年开始,徐传化就开始引入大学生和社会人才,建立自己的实验室。

 


 2000 年,小儿子徐冠巨从徐传化的手里接过了接力棒成为了传化集团的当家人,至此,传化集团开始了新的时代。至于是不是让自己的下一代成为继任者,真正把传化集团做成家族企业,徐冠巨说不会再可以遵从这一点了,“高管团队中,大部分均是非家族成员。”“传化要做百年企业的话,领军人物的位置需要能者居之,不管他是下一代或是职业经理人。”

 




 徐冠巨眼中的徐传化  

 

徐冠巨曾公开表示,自己最崇拜的人是自己的父亲。“我从小就喜欢跟在我父亲后面转,看他在外面和人交流,做些小生意。”徐冠巨说。“在最苦的时候,邻居家有的吃不上大米,但我们家总能吃上大米。相对来讲,我父亲的努力,让我们家比同类家庭都要好一些。”

 

在徐冠巨的心中,徐传化是个典型的浙江农民,勤劳、乐观且富于韧性,对徐冠巨影响最大的,是徐传化“敢吃头口水”的性格。

 

“敢吃头口水”是萧山话,意思就是思想灵活,敢于追求新事物。上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徐传化敏锐地发现了浙江苗木的种植机会,当时由于害怕风险,很多农村家庭不敢贸然进入,但徐传化带着小儿子徐冠巨,先后种植了黄杨、龙柏,并借了当时视为“巨款”的 4000 元进行大面积种植。在家人的反对和周围人的怀疑中,徐传化“敢吃头口水”的性格为他取得了成功。由于提前进入市场,徐家的苗木卖出了好价钱,并较大程度规避了随后的大规模跌价风险。



发现·问题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传承”。听起来可能有些虚幻和鸡汤,但是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团队,传承却是被很多人反复提及的一个词。我们,到底要传承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