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兰笔下的那一宵冷雨,葬的究竟是哪朵名花?

 昵称Ru9DARX9 2017-11-08

文/东篱若尘

你若懂了,这便是人生的无奈~~~~~~

带你读懂诗词背后的含义

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清 / 纳兰容若 / 山花子

这是一首颇有争议的词,到底是咏物,还是悼亡,还是咏物悼亡?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若是咏物,那咏的又是何物?是落花?是雪花?是柳絮?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大家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容若似乎给后人留了个难题,而我,似乎也一向喜欢难题。

本来呢,要搞清纳兰为什么写这首诗,看看他什么时候写的,当时处于什么情境之下可能就大概明白了,可偏偏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不详,这种情况下,就只能结合纳兰的生平,从词的字里行间去品味揣摩,大概的看出这是写于什么时候的,到底写什么的。

先看看这第一句,“林下荒苔道韫家”,这一句做起首,含义颇深,看似以景语开篇,却又不全是,结合后面的“道韫”这“林下”便不这么单纯是写景了,而是一个与谢道韫有关的典故:谢家和张家都是东晋时期的大家族,张玄的妹妹张彤云和谢遏的妹妹谢道韫都是大才女,于是这两个做哥哥的就经常夸自己的妹妹,两人都说自己的妹妹是天下第一的好,谁也不服谁,争执不下。

有个叫济尼的人,不是几大家族的人,却和几大家族都有往来,于是两人就让他说说谁的妹妹更好,这济尼也不偏颇,直言说道:“谢道韫神情散郎,有林下之风,张彤云清心玉映,是闺房之秀。”这看似两个都夸,可仔细一想就知道,林下之风,说的是竹林七贤的风采,那七个人可都是绝世的大才,魏晋的风骨!也就是说,她觉得谢道韫有孤标绝世的名士风采,而张彤云只是大家闺秀而已。高下立判,张玄也没了话说。

接下来的“荒苔”,就要结合后面的“玉骨”来看了,也不知为何之前没人发现,纳兰的这首词,其实是借用了宋人刘埙的一首“摸鱼儿”的词意,原词如下:

暮云沈、凄凄花陌,荒苔青润鸳甃。娇红一捻不胜春,苦雨酸雨僝僽。从别后。但暗忆娉婷,几把垂杨蹂。香销韩袖。念莺燕悲吟,凤鸾仙去,空负摘花手。

铜铺掩,窥见文窗依旧。筝琶尘暗弦绉。欲圆春梦今犹未,怪得西飞太骤。凝伫久。拟待倩、鸿都羽客寻仙偶。青衫湿透。叹玉骨沈埋,芳缥缈,何处酹尊酒

刘埙的这首词里,上阕有“荒苔青润鸳甃”句,下阕有“叹玉骨沈埋”句,而这首词也有个特点,就是一般人也不太看得明白他到底要表达什么。那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其实是就是咏物叹息南宋的灭亡和自己的无奈。两相对照之下,是不是就像黑屋子里打开了一扇天窗一般豁然开朗了?其实纳兰在起首两句,就已经表明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只要真正看懂了,就知道他要表达的到底什么了。

所以,要读懂这首词,就要先了解三个人,一个是谢道韫,一个就是刘埙,还有一个,就是纳兰自己。

这谢道韫刚才已经大概说了,家室煊赫不说,还有绝世的林下之才,可惜,身为女子不能为官,也没机会一展才华,后来嫁给了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为妻,但王凝之的才气胆识远不如谢道韫,谢道韫也曾直言王凝之配不上自己,所以两人的婚姻并不幸福,真正让谢道韫展示了一次胆识才华的,反而是到了晚年的时候,那时东晋已经摇摇欲坠,到处都在爆发叛乱,已经有了外孙的谢道韫,看身为地方官的丈夫整天迷恋道教,不理政事,于是她自己招募了几百人亲自训练,孙恩叛军打来,王凝之和儿子都被杀死了,谢道韫带领部署奋勇杀敌,重创叛军,可惜终究寡不敌众,又无援军,被孙恩捉住,孙恩却感念她的才情胆识,不但没有杀她,反而放她全家走了,谢道韫也从此隐居,孤独终老。

再来说说这个刘埙,身为南宋末年的文人,着实不幸,外族入侵,家国倾覆,刘埙本也是大才,著有《隐居通义》,重新从历史和环境角度解读了魏晋和唐宋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也给后人指明了品鉴诗词的正确途径,这也就是我本人一直遵循的解析诗词的原则。生于这样的时代,刘埙虽深得宰相陈文龙的赏识,可已经没有机会为国效力,一展才华,南宋灭亡之后,只能像大多数有骨气的文人一样选择了隐居。

而纳兰自己呢,我之前已经写过几次,因为父亲明珠是宰相,君臣关系的微妙,让他表面受恩宠实则是人质一般的做了康熙皇帝的近卫武官。可这样的职位对于纳兰来说,无异于是禁锢和枷锁,因为这人人羡慕的身世,让他不能一展平生抱负,空有一身才华却无处施展,一直郁郁不得志。

好了,说完了三人的身世,是不是发现有一个共同点,谢道韫空复林下之才,却因为是女儿身不能施展,刘埙也身负绝世大才,却因为历史环境限制,一身才能无法施展。这两人在纳兰这首词里,是一明一暗,明面上是谢道韫这个女子,暗里是刘埙这个诗词界的大才子。而纳兰自己,最欣赏的前人就是竹林七贤,经常聚集一帮文人雅士朋友效法竹林之会,而他于诗词一道,在他那个时代,也绝对是绝世之才!可是却因为身世而不能施展。这样看来,三人是不是就有了共同点?

搞清楚了这些,再来看这首词,那就再明白不过了,这绝不是悼亡诗,纳兰写了那么多悼亡诗,都是明明白白,情真意切,何时这样含含糊糊过?所以这是一首表面怀古吟咏谢道韫的词,而内里,却是以谢道韫和刘埙的无奈自况。这样的心境,作为人质一样呆在皇帝身边的他肯定是不能明目张胆的表达的,所以,只能借了这样的方式来写,这也算上是诗词里春秋笔法吧!

再结合后面的句子来看,这纳兰既不是悼亡,也不是单纯借咏物自哀自怜。再结合他其他的诗作,那就明白了。他的家世,却让他就好比谢道韫身为女子一般。谢道韫是因为生为女儿身不能一展林下之才,而他却是因为被父亲的地位而不能一展林下之才。

谢道韫是活到老善终的,刘埙的寿命也不短,那一霄冷雨,葬的名花,最终却是纳兰自己,所以,老文我大胆猜想,这首词应该是纳兰去世前写下的,病势沉沉之中,他或许对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有了某种预感,而这一句诗,却也真的一语成谶,才三十岁的大好年纪,纳兰容若这朵名花,便真的在冷雨中凋零了······

撰文——东篱若尘(文俊壹)——东篱说诗

作者简介:东篱若尘,简书作者,简书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副编,公众号:纪青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