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一个高速的网络时代。不论是饮食、购物,交友,出行,似乎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但是,在网络全面覆盖的背后,我们的生活依然要依托实体呀!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是一个南方人,前段时间,我从北京辞职又回到广东工作。确实,城市的规划建设是远远不及首都的,回来广东工作两余月后,我所在的城市要建设文明城市,于是,当地的城管也开始行动了起来,不许在街边摆摊,影响市容各类问题。在北京时候,租房一般是低层比高层便宜,而且如果你下班稍微晚点,基本路上很少有人了有时候,心里总会对这座大城市有一种落寞。而南方就不同,大家虽然谈不上喜欢住低层,但是低层房租相对比高层要高些,你下班晚,依然能看到热闹街上,路上熙熙攘攘的行人,你也不会觉得孤寂。 有的时候,我走在路上就在想,如果有一天这些街边小吃都不存在,都成了一个个的店面。总感觉少了那么一丝人情味。我这里所指文明,则是放大来讲,若小贩不单只追求利益,卫生,其他等都达标。是否就不会有这一系列的事情?也许,有人会说,说改就改,谈何容易?是否在人们心中对已经形成事情再改变,已是不现实。绝大部分已经习惯了。前几天看到一篇关于日本小学生就餐饮食的问题。很多人都在感叹日本人教育,可仅仅只是感叹,就像很多现在年轻人一样:“睡觉之前想了千千万条路,可是早晨醒来照常走老路”。亲爱的,那这有什么用,我们要的是行动。其次,我们中国人说了教育这么多年,效果去哪了?确实,培养了很多人才,和我们这个时代脱不了关系,但是,素质焉何?正如,“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我们每个人初心都是善良的。可是也正如何,又有多少利用了人性的弱点生产了多少黑心食品?黑心事件?又成就了多少黑心人?如此,不正和古时的,冤冤相报何时了一般,恶性循环?也让我们每个人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都给自己戴上了一个面具,他们在寻找,也在害怕。文明,从此更多是默默的,表现在了说说而已。 这样的文明,我甚感忧心。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深有体会。有次,我去一大型商超为我的母亲选购内衣,我的母亲对我说,她不敢去那些大超市。由于我下班也有点晚,大概晚上八点半左右样子。刚好超市内裤在做活动,于是我上前选购,远远就听到我旁边的理货小妹和另外工作人员说道:你看,烦死了,又要被翻乱,我没有生气,我可以理解她一天工作下来的辛苦,可是没过一会她又说:你知道吗?前几天来了个残疾人到这里应聘打杂。她的同伴发出一声惊讶,她接着说到:残疾人能干什么,有什么用,出来麻烦人。说实在,我当时真的很气愤,因为我的母亲就是一位残疾人,而她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爱,含辛茹苦把我长大。又想起母亲对我说,她不敢来商超买衣服,我一阵心痛。可是,一个文明的购物环境是相互创造的。但是,生活中我们静下来听,随处可见这样的事情,这已经不再是归根于抱怨的事情,而是,当代文明。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而文明二字则是如同文化一样博大精深。近几年,我也关注到我们中国人去到国外居住,旅游,各种素质的事情,甚至,你和她谈法律,她和你谈道德。国人看了深感羞愧。但是,放大来看,中国这么多人口,试问单单只是一两个人的问题吗? 从古至今,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亦是。可是,文明,不该如此。我们不要再用过去的光芒安慰现下的文明。写到这里,我们可以大概的总结想一下,中国当下的环境,不是我们不想做好,而是,我们对待的心态变了。当代时代的竞争,不仅仅只是,武力,科技,经济,文明也是必不可少的呀! 亲爱的,让我们重拾真正文明,用你的正能量,感染每个人,一起骄傲走向世界吧。让中华文明不仅仅是存在在历史中,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行动中! 我与10万+只差一次你的转发 |
|
来自: 昵称41082923 >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