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

 天天快乐好顺心 2017-11-08

摘要:以民族语言为基础,融字腔与声情为一体而形成的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不仅继承了传统曲艺的演唱精华,而且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科学方法。正确运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才能将歌曲的蕴涵与妙趣尽可能地展现给听众,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与艺术上的震撼。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 咬字 吐字 

  民族声乐演唱是立足于民族语言,融字腔与声情为一体,同时伴之以形体表演的一种艺术。民族声乐演唱不仅继承了传统曲艺的演唱精华,而且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科学方法。民族声乐演唱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不仅表明了歌唱艺术的重要特性,而且体现了音乐与语言的有机融合。咬字与吐字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正确运用咬字与吐字技巧,才能表达出演唱歌曲的情感、情绪与意境,才能使听众明白演唱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也才能打动听众的内心,使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一、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与吐字遵循的基本特征 

  (一)咬字与吐字的清晰性 

  音乐是与时间相关的听觉艺术。就民族声乐演唱而言,演唱者想在演唱的瞬间使听众准确无误地听清歌词的字音,明白所要表达的意思,首先就应该做到咬字与吐字的高度准确与清晰。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历来注重咬字与吐字的准确和清晰,将其视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咬字与吐字是否清晰成为了衡量演唱水平与艺术表现的重要准则。民族声乐演唱的咬字与吐字具有颇为严格的动作规范。通过科学训练与演唱实践,字头咬清,字音吐准,归韵适当,必将产生清晰的效果,使听众清楚地听懂演唱的内容,领会歌曲的意境。 

  (二)咬字与吐字的连贯性 

  除休止或间奏之外,不仅歌曲的音乐应是连贯的,而且歌词的演唱也应与乐曲相连贯。民族声乐演唱咬字与吐字时,应该保持声母与韵母发声的自如过渡,确保歌词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切不可因过于追求咬字与吐字的清晰而导致歌词内容的零碎与散乱。养成熟练协调的动作,保证歌曲内容清晰连续完整表达,一方面应该连续统一字与字的转换与衔接,使每个字如同一串珍珠般闪亮;另一方面应该让所有的字跟随气息的走动而过渡转换,使气息在演唱中起到统领与连贯的作用。 

  (三)咬字与吐字的共鸣性 

  民族声乐演唱产生乐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咬字与吐字的共鸣性。实现吐字与咬字的音乐表现力与共鸣色彩,达到优美动听地表现情感的艺术效果,离不开歌词的每个字产生和谐的共鸣,保证咬字与吐字的共鸣性。民族声乐演唱中字音的共鸣由发声器官与咬字器官协调控制。咬字时,合理控制咽腔部位的共鸣发声与自如协调咬字器官的动作,使字音丰富歌唱的共鸣色彩,使歌词随音乐的变化而表现音乐的性质。换而言之,民族声乐演唱的咬字与吐字应该建立于共鸣性的基础上,使歌唱发声的共鸣性得以充分体现。 

  (四)咬字与吐字的形象性 

  不同情绪内容与风格特点的歌曲,演唱的咬字与吐字应该各具特色,使歌唱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处理咬字与吐字的不同方法刻画出形象与风格各异的音乐,使歌唱艺术形象鲜明。在民族声乐演唱中,为了强化音乐形象塑造,获取更佳的艺术效果,常会采取特殊的咬字与吐字手段,以及交替运用多种方法,以产生歌唱情感与韵味的巨大感染力,表现歌曲蕴涵的形象意境。歌唱者合理运用不同语言表现手法,特殊处理某些字词的咬字与吐字,能够更准确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意义与情感,增强歌曲的艺术效果,丰富歌曲的艺术形象。 

  二、咬字吐字与民族声乐演唱中其他因素的关系 

  (一)咬字与吐字同歌唱气息的关系 

  呼吸不仅是民族声乐演唱艺术表现的动力所在,而且是民族声乐演唱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所有的字都应该基于正确的呼吸,在气息的轨道上行进与转换,借助气息形成的线条将字贯串起来。假若气息不足失去支撑,则会导致声跌字落;假如气息过猛失去平衡,则会冲散字形。气息不仅支撑着歌唱中的每个字,而且影响着每个字的力度感,各种语气的表现莫不与控制气息紧密相关。正确的呼吸方法既是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与吐字的基础,也对民族声乐演唱中咬字与吐字起着不容轻视的作用。 

  (二)咬字与吐字同歌唱发声的关系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应该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保持腔体在字与字转换时的稳定性与统一性,充分打开喉咙,使腹、胸、头三腔共鸣到位,咬字与吐字的位置不因转换母音而错位,使每个字的特性展现于歌唱发声的共性之中,同时又不失其个性之所在。为了克服歌唱发声稳定咽喉部位与灵活运用吐字器官的矛盾,通常借助训练歌唱者口腔前半部的灵活性与后半部的稳定性得以实现。每个字都应该在统一的共鸣腔中,实现清晰而又圆润的目标。 

  (三)咬字与吐字同情感表达的关系 

  作为传递人类思想感情工具的语言文字,在歌唱中也起到传情达意的作用。歌唱时,对具有特定情感意义的字,应该运用特殊的唱法加以润色强调,唱出歌曲语言情真意切的艺术效果。作为声乐艺术工作者,每位歌唱者都希望获得听众的欢迎与认同,受到听众的支持与喜爱。因此,歌唱者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嗓音与高超的技巧,而且更应该准确生动地表达歌曲蕴涵的情感,引起听众内心共鸣,使听众享受歌唱带来的情绪与愉悦。这就要求歌唱者不仅应该精确而清晰地把握歌唱规律,而且应该根据歌曲的情感需要歌唱出其美感与韵味。 

  (四)咬字与吐字同歌曲风格的关系 

  民族地理、语言文化以及人文环境的不同,使歌曲的风格与特点迥然不同。民族声乐演唱,需要把握歌曲的整体风格。不同的歌曲风格,在咬字与吐字上有所区别。比如,北方民歌,风格质朴,情感表达直白强烈,歌唱时咬字与吐字应该棱角分明,与北方人文风格相适应,诠释出北方民歌的风情;南方民歌,风格清新,情感表达含蓄柔软,歌唱时咬字与吐字应该细柔灵巧,与南方人文风格相适应,演绎出南方民歌的韵味。 

  民族声乐演唱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字正腔圆为特点,声情并茂为准则。成熟的歌唱者不仅应该能够把握咬字与吐字的运用方法,而且应该具备良好的文艺素养,才能将歌曲的蕴涵与妙趣尽可能地展现给听众,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与艺术上的震撼。 

  参考文献: 

  [1]王秀红.浅谈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4,(07). 

  [2]方璐.浅谈我国歌曲演唱中的咬字、吐字[J].音乐时空,2014,(04). 

  [3]吴姿霖.浅谈民族唱法中的咬字、吐字[J].艺术教育,2014,(06). 

  [4]张文丽.浅谈民歌演唱中的咬字吐字[J].大众文艺,2013,(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