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朝皇室唯一下嫁给高丽国王的公主是谁?

 莫言今日无知己 2017-11-08

从语言学的广义角度来看,蒙古语与朝鲜语具有更加紧密的亲缘关系。事实上,历史上,蒙元帝国确实跟朝鲜保持了很久的联姻关系,而对于汉族则是直接统治。很多人都知道元朝皇帝娶了很多朝鲜女人作为皇后,但却不知道有一位元朝公主也下嫁给了朝鲜国王——孛儿只斤·宝塔失里


孛儿只斤·宝塔失里(?—1365年),汉名王佳珍,是元裕宗真金的玄孙女,元代皇族魏王孛罗帖木儿之女。1349年在漠北与时为高丽江陵府院大君的恭愍王王祺结婚,封承懿公主。1365年,她因病去世,元惠宗赐谥号鲁国徽翼大长公主(后高丽改翼为懿),简称鲁国公主;高丽追尊仁德恭明慈睿宣安王太后,简称仁德王后。宝塔失里的死使恭愍王变得很消沉,无心理政,将国事托付给了高丽和尚辛旽。她也是元朝唯一一位与高丽王相爱的下嫁公主。


柏拉图恋爱 8年不孕不育

宝塔失里为梵语佛吉祥之意,她是元世祖忽必烈的五世孙女,元惠宗妥懽帖睦尔的再从妹妹。至正九年,在元朝做人质的高丽王子王祺亲自到漠北,迎娶元朝承懿公主宝塔失里。王祺与宝塔失里在元朝完婚后,没有立即回国,而是在元朝又生活了两年。至正十一年十月,元惠宗废黜当时的高丽国王王㫝,册立王祺为高丽国王。同年十二月,王祺与承懿公主一起回高丽国。王祺即位,便是韩国历史上有名的恭愍王。


承懿公主与王祺结婚八年,还没有怀孕的消息,更别提生下子嗣,急坏了一些大臣。至正十八年,高丽宰相以高丽不能没有继承人为由,找到承懿公主商量为王祺挑选“名家女宜子者”以充实后宫,承懿公主和王祺感情非常好,承懿公主也为没有为王祺生下继承人而感到遗憾,所以没加思考就答应下来。之后王祺娶宰相李齐贤的女儿为妃。后来,承懿公主才知道这并非王祺的本意,才如梦大醒,后悔得连续几天茶饭不进。虽然王祺对承懿公主感情依然不变,但是当王祺把宰相李齐贤的女儿封为惠妃,承懿公主“遂有妒志”。


当然,关于承懿公主的绯闻留言也很多。七夕祈福至正十三年(1353年)七夕,恭愍王与承懿公主一起在内庭祭牛郎织女,据说此为朝鲜半岛祭崇拜牛郎织女风俗之始。据说承懿公主跟她丈夫一样,也非常热爱书画,她从元朝来到高丽时,带去了许多中国的书画作品。恭愍王王祺与鲁国公主宝塔失里是元丽联姻中唯一谈得上真挚感情的一对姻缘。但史书又记载恭愍王在公主活着的时候“御幸甚稀”,更别提其他妃子,因此公主及诸妃都没能为恭愍王生下一儿半女。从这点来看,比起基于荷尔蒙的爱情,恭愍王与鲁国公主之间的感情更可能是柏拉图式爱情。


经历叛乱患难夫妻

在王祺即位的前后,作为高丽的联姻对象——元朝却到处爆发农民起义,各个政治集团之间也明争暗斗。至正十四年,元丞相脱脱奉命出征,便向高丽征兵。作为老岳父家的藩属国王祺闻命而动,立即派柳濯、李权、崔莹等40多位将相率领2000人从征。在攻打高邮时,李权等人战死。几乎与此同时,王祺见“中原多故,欲遂收复本国已失旧疆”。通过这次援助元朝镇压农民起义,王祺看清了元朝国内的形势。他认定元朝已经濒临崩溃,王祺想想元朝长久以来牵制着困扰着高丽王室,使高丽王朝的地位显得十分尴尬,如今,机会来了,看来去除其靠山元朝的影响是势在必行了。


至正十六年,恭愍王派柳仁雨、黄天甫、金元凤等人带兵攻陷双城总管府与合兰府,接着,又派精兵强将攻取鸭绿江以西八站中的三站。消息传到元朝,元惠宗勃然大怒。至正二十年,四万大军渡过鸭绿江,进入高丽,攻克西京。在此危急情况下,承懿公主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勇敢。据记载,承懿公主“避红贼从王南幸,事出仓卒,去辇而马,见者皆泣下”。至正二十三年,高丽发生了“兴王之变”。承懿公主面对大难,极其沉着、冷静和勇敢,令王祺大为感动。当时,王祺匆忙跑进太后的密室,“蒙毽而匿”,而承懿公主则坐在门口,直到叛乱被平定下去才起身离开。


怀孕误诊去世国王昏庸被杀

至正二十五年正月,高丽宫廷传出了承懿公主怀孕的消息。一个月后,王祺以公主怀孕满月为由下令赦免除了斩、绞二罪外的所有犯人,但那会儿承懿公主已经重病在床,七天后病情恶化,王祺又赦一罪,并派有关部门到佛宇神祠为她祈祷,而且还亲自“焚香端坐,暂不离侧”。当天承懿公主就病死了,王祺悲痛欲绝,有人劝他离开,王祺说:“吾与公主约,不如是,不可远避他处。”(从“怀孕”一个月就病亡来看,也有得了其他病被误诊为“怀孕”的可能性)


王祺出于佛教的来生观念,为了承懿公主死后的冥福,把她的丧事办得非常隆重,陵墓相当气派。如此穷奢极侈,致使“府库虚竭”。王祺为公主停朝三日,百官都玄冠素服。王祺在安葬承懿公主之前,曾亲手为公主绘制画像,“日夜对食悲泣,三年不进肉膳”。还命令所有大臣在任职及出使之前,都必须到承懿公主的陵前行礼。


至正二十六年,王祺又在王轮寺东南为承懿公主建造影殿,旁置观音堂、钟鼓楼,由宦官金师幸等负责。这项工程动用人员之多、耗资之大都前所未有的。尽管怨声载道,恭愍王对影殿工程却是非常敏感,不许任何人进谏,为此差点处死宰相柳濯,言官上疏也一概以为是劝谏停修影殿的,还没拆开上疏就发怒。可以说,为公主修建陵墓和影殿已成为恭愍王的一块“逆鳞”。宝塔失里的死使恭愍王变得很消沉,无心理政,将国事托付给了高丽和尚辛旽。几年后,恭愍王被杀,他的陵墓玄陵紧靠着公主的正陵,故被称为“玄正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