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小儿常见推拿穴位(上肢)!

 yfpy1234 2017-11-08

原创 金新 医学之声


来源:医学之声 作者:金新


小儿常见推拿穴位——上肢



1.脾经

【位置】 拇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脾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脾经。补脾经、清脾经统称推脾经。3-10分钟


【主治】 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


▲补脾经          ▲清脾经


2.肝经

【位置】 食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旋推为补,称补肝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肝经。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0.5-1分钟


【主治】 烦躁不安、惊风、目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

          

▲清肝经


3.心经

【位置】 中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 旋推为补,称补心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心经。补心经和清心经统称推心经。1-3分钟


【主治】 高热昏迷、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烦不安等。

▲清心经


4.肺经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5-10分钟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补肺经             ▲清肺经


5.肾经

【位置】 小指末节落纹面。


【操作】 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为补,称补肾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肾经。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5-20分钟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喘、膀胱蕴热、小便淋漓刺痛等。

▲补肾经


6、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3-10分钟


【主治】腹泻、痢疾、便秘、脱肛。


▲清大肠经


7、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从指尖推向指根为补,称补小肠,反之为清,称清小肠。补小肠和清小肠统称推小肠。5-15分钟


【主治】小便赤涩、遗尿、尿闭、水泻等。

▲清小肠经


8、板门穴

【位置】:在大鱼际手掌与手背交界的赤白肉际处。


【操作】:来回推(清法)5~10分钟,用于有些胃火,但胃火不是很大者;离心推(泻法)5~15分钟,用于胃热或胃气上逆者


【主治】:清脾胃热,调理气滞,化积食,止胃热引起的吐泻和发热等。



9、肾顶

【位置】小指顶端。


【操作】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2-10分钟


【主治】自汗、盗汗、解颅等。

▲揉肾顶


10、肾纹穴

【位置】:手掌面,小指第2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顺时针揉或左右揉5~10分钟。


【主治】:清心热﹑肝热,明目,消除眼睛红肿、热痛、干涩,化热瘀,止眼出血、鼻出血,退高热,可用于真热假寒证。



11、四横纹

【位置】掌面食、中、无名、小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拇指甲掐揉,称掐四横纹;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称推四横纹。每条横纹1-2分钟。


【主治】疳积、腹痛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惊风、气喘、口唇破裂。

▲推四横纹


12、小横纹

【位置】小指与手掌交界处的横纹。


【操作】掐揉法:用拇指甲逐个掐揉本穴(可掐1次,揉3次),称掐揉小横纹。推法:用拇指面逐个纵向上下来回推本穴,或使患儿四指并拢,横向来回推本穴,称推小横纹。5-10分钟。


【主治】脾胃热结、退热,消胀,散结、口疮、唇裂、烦躁等症。


13、内八卦穴

【位置】在手掌面,以手心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周,八卦即在此圆圈上,分别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区。


【操作】做圆形运法。

①顺运左手内八卦:由乾卦起,顺时针方向连续运转,最后停止在兑卦。

②逆运左手内八卦:由兑卦起,逆时针方向连续运转,最后停止在乾卦。2~4分钟。


【主治】逆运左手内八卦可降气,消导,化痰,止咳,平喘;顺运左手内八卦可提气,用于阳气不足、食欲亢进、气陷而致脏腑下垂等。



14、运水入土,运土入水

【位置】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


【操作】自拇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推至小指根,称运土入水;反之为运水入土。1-3分钟。


【主治】小便赤涩、腹胀、呕吐、痢疾、便秘、食欲不振等。

▲运土入水


15、小天心

【位置】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中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小天心;以中指关节或屈曲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3-10分钟。


【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斜视、目赤痛,疹痘欲出不透。

    ▲揉小天心


▲捣小天心


16、阴阳穴


【位置】手掌根部,从小天心穴开始向两侧分推,为阴阳穴。只推向靠拇指大鱼际侧的为阳穴,只推向靠小指小鱼际侧的为阴穴


【操作】分推阴阳,用双手拇指指腹自小天心穴向两侧分推,操作2~5分钟。

①分推阳穴:从小天心穴开始向大鱼际分推2~5分钟。

②分推阴穴:从小天心穴开始向小鱼际分推2~5分钟。


【主治】发热、赤痢等热证(阴池),体温低于正常、白痢的寒症(阳池)。



17、总筋穴

【位置】掌后腕横纹中点处。


【操作】顺时针揉或左右揉3~5分钟。


【主治】心经有热、潮热、鹅口疮、实火牙痛及一切实热症。


18、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外侧端推向肘,称为大推三关。2-10分钟。


【主治】气血虚弱,病后体虚、阳虚肢冷、腹痛、腹泻、斑疹白瘩,疹出不透以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寒病症。

▲推三关


19、天河水

【位置】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用食、中二指沾水自总筋处,一起一落弹打如弹琴状,直至洪池,同时一面用口吹气随之,称打马过天河。0.5-3分钟。


【主治】外感发热、潮热、内热、烦躁不安、口渴、弄舌、重舌、惊风等一切热证。

▲清天水河


20、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3-10分钟。


【主治】一切实热病症。高热、烦渴、惊风、鹅口疮、弄舌、重舌、咽痛、腮腺炎和大便秘结干燥等。

▲退六腑


21、端正

【位置】 中指末节中部,拇指缘为左端正,小指缘为右端正。


【操作】掐法5-10次


【主治】慢性痢疾、腹泻等(左端正有升提之功、止泄泻),呕吐及鼻出血等(右端正有降逆止呕止鼻衄作用)。


22、老龙

【位置】中指甲根一分处


【操作】 手法用拇指甲掐,称为掐老龙 5-10次。


【主治】 急惊暴厥、气脱、气闭、掌中热、心烦等心火实热症。


23、五指节

【位置】 在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操作】 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 1-2分钟。


【主治】 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


24、二扇门

【位置】 位于手背第三掌指关节近端两侧凹陷处。


【操作】 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二扇门;拇指偏峰按揉,称揉二扇门 2-5分钟。


【主治】 惊风抽搐,身热无汗  

  

25、二人上马穴

【位置】手背无名指、小指掌指关节间的凹陷中。


【操作】顺时针揉或上下揉3~15分钟。


【主治】利尿,利湿,补肾阴,能把“火”往下引。与热性的穴位搭配,可以补阳利尿;与凉性的穴位搭配,可以清热利尿。


26、天门与虎口

【位置】拇指内侧,由虎口至拇指端(虎口出天门)。相反(天门入虎口)


【操作】直推法 2-5分钟。


【主治】止汗,用于盗汗,自汗(虎口出天门)。有健脾、止泻、发汗、通气血等作用(天门入虎口。



27、威灵

【位置】位于手背第二掌骨基底部的桡侧。


【操作】用掐法或揉法 5-10分钟。


【主治】头痛、耳鸣、急惊风、手不能屈伸等症。


28、外劳宫穴

【位置】手背中,与内劳宫相对,手背第3掌骨的1/2处。


【操作】顺时针揉3~10分钟。


【主治】补阳气,止腹痛或关节寒痛,收敛阴水。此穴性热,体内有火者忌用。



29、外八卦

【位置】位于左手掌背中心周围。


【操作】运法。顺运(降气)和逆运(升气) 2-4分钟。


【主治】胸闷腹胀、便结、肠麻痹等。


30、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易取穴法:将拇指和食指并拢,骨缝处的肌肉最高点处即是该穴。


【操作】顺时针揉或上下揉2~10分钟。


【主治】降肺胃之气,清咽,止喉痛、牙痛, 止呕吐, 增进食欲, 清肠热,通便。



31、精宁穴

【位置】在手背,第4、5掌骨歧缝间。


【操作】按住穴位,上下揉2~10分钟。


【主治】化热痰,活血,破血,散瘀结,用于眼睛出血﹑红肿疼痛﹑胬肉﹑白内障等症。



32、一窝风穴

【位置】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操作】左右揉3~10分钟。


【主治】发汗退热,祛外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