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在京城最寂静的院子里开了家店,结果爆红到有人特地从香港光顾

 昵称535749 2017-11-08


浮世中的慵懒

Languid

我在北京开了家店,店门每日紧闭。

你以为没人来,可胡杏儿、陈法蓉、安又琪……内陆的,香港的,甚至韩国的明星,都在门口排过队。

王源进了门,坐在窗边的椅子上喝了杯咖啡,待了一整天。一条微博,就这么炸了。而我的店门,看来也是……守不住了。

一条微博被转发了1000w+,这波热度,“蹭”得不亏

大伙儿把这关紧店门的地儿,

叫做猫小院,里面藏着各种萌猫。

有的天生哀愁,

有的天生愤怒,

有的天生温柔,

整天关着门,是想让这个院子,比外边安静;也是想保护我的小猫咪崽子们。

我叫席树婷,27岁,金牛座,从小就有个开咖啡馆的梦想。记得第一次去咖啡馆,就爱上了。音乐和咖啡,阳光和树荫,什么都是惬意的。

我是个内向而慵懒的人,却还是被生活赶着跑。最任性的决定,不过是考了个设计专业。我以为设计师是缓慢的、慵懒的。到头来却被客户催着赶图纸,吃饭会接到电话,看电影会接到电话,逛街会接到电话。

而电话的目的只有一个——告诉我,该去加班改图纸了。

直到男朋友送给我一对猫,一只英短,一只美短。

我管她俩叫大咪和心心,平时,她俩也不会特别腻歪。忙完一天回家,累瘫的我倒在沙发上,轻轻唤了声大咪。她辇着小步子,越上沙发,直接躺我怀里,抱着我的胳膊。

那一瞬间,心里也像被它的小爪子轻轻挠了挠。

我爱猫,爱它柔顺,又偶尔调皮;爱它傲娇,又懂人心。

大咪和心心,后来有了咖喱,第四只,第五只……不知不觉,家里就多出了十多只猫。大咪懒,喜欢躺在沙发上,不动;咖喱性子活跃,老是闹着其他猫和他玩。

十多只猫成了几个小分队,发呆的,打闹的和睡懒觉的。

我彻底对养猫上了瘾,如果要用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那大概就是: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每天没事就发朋友圈,想象大家伙儿对着几张照片使劲“吸”。自己可以吃十天外卖,但猫儿一叫,心甘情愿套上围裙煎鱼片。

有人闹着要来撸猫,我总和他们开玩笑:别来了,家里容不下你们。慢慢的,我知道,朋友圈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都爱猫,可总因为各种问题,没法养。

吸猫的瘾头上来了,立马登陆微博搜索各大养猫专业户,看着喵星人的蠢萌或机灵,瘫在沙发上笑得像个傻子。

一日吸猫,终生复吸。

中国土地上,云吸猫的年轻人们那么多,我为什么不给造一个吸猫的地儿呢——能让每个“犯瘾”的猫奴们,都能实实在在地实地撸猫。

机缘巧合,我听说了日本有种咖啡馆叫猫咖,听名字就知道,就是一家咖啡馆,里边都是猫。

我从没想过,我爱的猫,会和我梦想,完美契合。我决定开一家猫咖,就叫猫小院。

开店前,我心里已经有了猫小院的大概样子:它要是封闭的、安静的,能与这个聒噪的世界隔绝开。

北京很忙、很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不容易。找到北锣鼓巷时,我特地还寻了个拐角巷子。

那时北锣鼓巷幽静,甚至于荒凉。杵在门口一看,有点意思了。这还不够,我还有个大胆的想法:索性把门给关上。

这样,一个与世隔绝封闭的院子就有了。

朋友劝我,别人找到了,还不一定推开门呢。终究还是拗不过我。

那时,我是真的急,巴不得一把就把家里的主子们抓过来,放在店里。

可还是耐着性子,一步一步,该装的装,该修的修,一切准备好,再把他们迎过来。

我想要有一个大大的露台,品咖啡,听音乐;要有鱼池养鱼,给我的猫嬉戏;房顶一定要玻璃的,抬头就能看到飘着的云。

后来发现,开放露台猫会跑,鱼比猫难养,玻璃屋顶会被曝晒。

改改改,不停的完善,换沙发,改结构,扩厨房,改下水,增电路,变装饰,走了很多弯路,才有了今天的模样。

我给猫设计了猫爬架。野性的会爬上爬下,像个闹腾的孩子;慵懒的会躺在沙发里,摊在桌子上,与世无争。也有悲伤的,会看着窗外发呆,发呆就停不下来了。

憨态可掬的加菲,颜值超高的布偶,温文尔雅的金吉拉,呆萌可爱的折耳……

美短加白像个好奇宝宝,睁大双眼,在琢磨着为何还没人过来给爷揉肚皮。

加菲躲在沙发后头,

表情无辜,略有悲伤,

可能思念着某只猫,

也可能是某个猫罐头,

也可能在想:

对面的女孩,为啥还没来摸我。  

店里那只大白,白得不像话,

不认真看,总找不着它,

眯着眼儿,爱蹭在前台,

伪装自己是个掌柜。

眼神像在说:

不给罐头,不许摸。  

人们发现猫小院,就好像在北京这躁市里发现了桃源。

很快,我的猫小院就在当地生活圈炸开了锅,在北锣鼓巷有个神秘的咖啡馆,里面有各种萌猫,有音乐,还有甜点。

店里还有画着萌猫的咖啡,甜点也做着各种猫咪造型。

从装饰到设计,都离不开猫元素。顾客不仅可以和猫一起玩,给他们拍照,揉肚皮,喂猫罐头,也可以看着猫性的装饰,喝着猫形的咖啡。

有人打电话让我指路,我也着实费了好大的劲。有的是外地来的,实在找不到,悻悻离去,毕竟相遇需要点缘分  。

来的人越来越多,到了店都顾不上点吃的,先找猫抱,抱着就不想放手。有的第一天来了,第二天又来了,连续好几天,我对他说你别太痴迷,挣钱要紧。

有的上班路过,却还是匆匆进门,嘴上说着就看一眼,手里却摸了不下30次  。有点在朋友圈晒猫小院,让朋友快来,说这里有个神秘地儿。

看到这些,我当然开心,店里生意越来越好,这世上,也有这么多和我一样爱猫的人。

记得有俩熟客,因为都喜欢猫,就把相亲的地方就选在了猫小院。

姑娘小伙摸摸猫,聊聊天,回去没多久就在一起啦。后来每回再来,总有一群猫咪围着他俩,像些小电灯泡似的,猫咪爱往姑娘怀里蹭,像是把男孩当了情敌。

终于有一天,男孩耐不住,在猫小院跟猫咪们宣示了姑娘的所有权——没错,他跟她求婚啦。

我总想着,有一天,他们会不会也来这里举办婚礼。

猫小院是个放松的慵懒地,也是约会胜地,朋友会来,情侣会来,单身来,约会也可以来。只要你爱猫,你就能在这里过个欢乐的下午。

我在店里砌了堵留言墙,到店的人他们会写下自己此刻心情和愿望。

人们都是越长大,内心越复杂。谁也不知道,多年后,自己又在何方,又是什么模样。

无论你是从哪里找来的,是忙碌,是忧伤,只要你爱猫,到猫小院后,都能静下心来,享受这里的慵懒和愉悦。在这一刻,忘记俗世的累和烦恼。

修猫小院南锣店的时候,为了好看,我在旁边多建了一堵墙,顶上有个口子没封好。

有个夜里下班,接到电话,才知道店里有只猫咪不见了。

打车回店,从一楼找到五楼,从沙发找到猫爬架……关着大门,猫是不可能跑出猫小院的呀。最后才在楼顶,发现那堵墙上面的口子,小猫掉到了下水管道里。

怎么办呢,砸墙!猫是我的命呀。猫全身都湿了,边发抖边喵喵叫,像在责备我没把它照顾好。

后来,我给他们都起了名字,做了个点名册。每天早晚,都会用点名册,找到一只猫勾一个名字,确保他们都在。当然,谁偷舔了咖啡杯,我也早在小本本上记下来了。(没错,是它!)

猫小院来过很多的明星。

有的在这里慵懒的过过下午,有的在这里轻松的录录节目。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甚至日本的NHK,都先后来我们店里一探究竟。

一路走来,猫小院的食谱

已经发展到137款菜品和65款饮品。

这些都是我和团队和猫咪朝昔相处,

想出来的一些“猫”点子,

在这里猫不只是个噱头,

而是真正的融在吃的、喝的里面。

从最初的北锣鼓店,到后来的后海店和南锣鼓店,猫小院现在的规模已突破1000余平米,三店单日总客流量已突破3200人。我敢说,这在全国都是规模最大的猫文化主体餐厅。

我还有自己的猫咪繁育基地,为爱猫的人提供纯种猫,教他们怎么养,同时我还有猫医生,为卖出去的猫提供最贴心的呵护。

我给他们接种疫苗,定期给它们清理眼睛、耳朵、剪指甲,这样进店的人特别是小朋友就不用担心被猫挠了有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