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级对校内二级学院规划编制的设计研究

 文武不全 2017-11-08


摘要


二级学院是高校具体承担教学、科研、服务职责的实体,其规划既是学校规划体系的落脚点和支撑点,又是全面阐述学院办学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与治理体系的法定文件。二级学院受学校的直接领导,必须在规划编制前就加强顶层设计,包括从学校层面确定或解决学院分类、定位和学校规划指标的分解等问题以促进学院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在学校层面要统筹不同类型学院的规划框架以促进规范性。对此,文章提出了高校二级学院规划编制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明确学院办学定位的方法,分解学校规划指标与任务至学院的方法和规范编制规划的要求。


一、引论


规划是组织为了实现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在分析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发展问题,确定发展前景和目标,提出相应任务和举措的全局性谋划。[1]二级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高校具体承担教学、科研、服务职责的实体,直接面对教师和学生,处于高校各项工作的最前沿,[2]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一份行之有效的高质量二级学院规划(以下简称学院规划)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校-院两级规划体系中,充分履职“底座”职能,通过科学、合理的细化、具体化校一级规划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成为学校规划体系的落脚点和支撑点;二是要全面阐述学院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与治理体系,以规划的法定形式回答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学院”“怎样建设这样的学院”这两个关乎学院职责与使命的根本问题。但学院毕竟是学校党政统一领导下的二级单位,其资源、发展受到学校管理的根本制约。如果学院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目标等内容不能由学校先期给予明确确定,则校一级规划的发展指标、重点任务及配套举措就不能科学、合理地分解、落实到各学院,既会影响学院规划在编制与贯彻上和学校规划的有机衔接,也会影响各学院因院制宜的思考办院特色。因此,学院规划编制工作的前端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工作,包括从学校层面确定或解决学院分类、定位和学校规划指标的系统分解等问题以促进学院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从学校层面统筹要求不同类型学院的规划框架以促进学院规划编制的规范性等。针对此,本文拟对学院规划编制前需要更好进行顶层设计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设计方法。


二、明确学院办学定位的方法


“正确定性”是学院找准发展空间、明确前进方向、坚持办学特色、确定发展战略与战术,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编制一份切实可行的学院规划的起点和基础。学院的办学定位一般包括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办学规模定位、办学目标定位等内容;其中,办学类型定位是基础,制约着其他办学定位的确定。


01

明确办学类型定位的方法


无论根据教育理论还是国家的教育政策与法规,高等教育的实体单位实行分类管理是基本共识,也是通行做法。根据高校自身发展特点与社会职能,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可以按隶属关系、学科门类、学术水平等方面的依据对学校进行分类。学院是高校内部依托相对单一的学科门类进行办学的实体,从学术水平对办学情况进行分类较为合理、可行。学术水平指一个单位的教职员工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水平与规模,包括学术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经费规模、专利、获奖等内容。由于科学研究的成果内容普遍可以量化,便于比较,因此按照成果的层次与规模,可以清晰地划分出不同单位科研活动的量级,进而可得到明确的分类标准。例如,某学院内部大部分的教职员工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主要工作内容是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就可以称为研究为主的学院;反之,大部分教职员工并不以科学研究而是以本科教学为主要工作,就可以称为教学为主的学院。目前,国内按照学术水平差异对大学进行分类且分类结果在高等教育界得到了广泛共识的是中国管理科学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按科研规模与学术水平对中国大学确定分型名称,即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3]


本文借鉴其对大学按照学术水平差异分类的原则与名称将高校二级学院的办学类型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学院。以具有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三级完整人才培养层次的高校为例,其学院的分类依据应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研究型学院:承担一流学科建设任务,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规模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规模占学校研究生总量的比重较大,高层次人才规模占全校高层次人才比重较大,具有承担高级别科学研究项目、产生高水平研究成果能力的学院。

研究教学型学院:承担若干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任务,具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或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生(其中硕士研究生规模占院内研究生总规模的比重较大),高水平教师数较多,本科教学水平较高,具有承担较多国家级、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产生较高水平研究成果能力的学院。

教学研究型学院:仅有少量或没有研究生,以本科教育为主体,教师承担科学研究项目的规模较少,但承担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规模较大的学院。

教学型学院:院内没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本科生,只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等公共课教学或承担继续教育工作的学院。


以上办学类型的划分指标依据如表1所示。

通过对上表所示不同学院办学类型的划分指标依据,对学院按学术水平差异确定办学类型的工作方法与基本流程是:首先对各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工作这个龙头进行清晰的定位,提出相关指标要求,再依次确定培养对象的层次与规模、师资队伍的水平与规模以及科学研究水平等其他指标,进而明确学院的办学类型归属。


02

明确办学层次定位的方法


办学层次指学院承担的主要的人才培养任务是学历教育中哪一个层级的人才培养工作。根据学院的办学类型定位,可以直接确定各学院的办学层次。


研究型学院承担了学校主要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具有或争取到并建设好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博士层次人才培养学院。


研究教学型学院承担学校一部分博士研究生和相当数量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具有或争取到并建设好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硕士层次人才培养学院。


教学研究型学院承担国内本科人才培养任务,是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学院。


教学型学院承担学校公共课教学或留学生、继续教育学生的培养,同为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学院。


03

明确办学规模定位的方法


办学规模指学院各层次学生与教师的人数与场地、用房、各类资产的规模。根据办学类型定位可以按以下方法依次明确各学院学生、师资及条件的规模。


首先,根据学位点和专业的分布及数量,可基本准确地确定各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招生规模与全日制在校生规模。


其次,根据在校学生规模计算出的折合学生数,按照生师比的要求,可以计算出各学院专任教师的规模进而估算出教职工总规模。


再次,根据各级重点学科建设点、学科评估排名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任务,可以估算出各学院高层次人才的层次结构与人数规模。同时,根据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任务可以估算各学院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规模,从而得出教师的学历与职称等层次结构。


最后,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层次与规模,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可以计算出教学科研与行政用房、固定资产、教学科研用资产等基本办学条件的规模。


04

明确办学目标的主要方法


发展目标是后规划时期学院在主要事业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达到的状态。根据办学类型、层次与规模的定位,在各学院学科和专业分布,学生与教师的层次、规模基本确定的情况下,结合外部环境提供的可能机遇和造成的阻碍,可以估算各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等事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进而形成学院的发展的目标。


三、分解学校规划指标与任务至学院的方法


学院规划必须贯彻学校规划的要求,使其核心指标与重点任务来源于对学校规划中发展指标与任务的分解而确定。


第一步:学校学科办、学位办、研究生院、教务处等部门应对学校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专业建设规模等相关指标按承担任务的主体——各相关学院进行分解。也即明确各研究型学院承担多少个重点学科建设任务,获批或建设多少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多少个本科专业;研究教学型学院承担多少个省部级或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任务,获批或建设多少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或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多少个本科专业;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学院以此类推即可将学校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专业建设的指标进行分解和落实。


第二步:学校人事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等部门依据各学院承担的学科建设、学位点建设、专业建设规模等指标明确其教师和学生的层次与规模。具体来说:承担一流学科建设任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特别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任务的研究型学院应承担绝大部分领军人才的建设指标;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学院应具有绝大部分的研究生;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学院应具有相当规模的本科生;有的教学型学院还具有学校绝大部分外国留学生和全部成人教育学生。根据学生层次与规模计算的全日制在校生数与折合在校生数可以计算出各学院专任教师的规模,进而计算出其教职工总数和职称层次。


第三步:根据学生、教师的层次与规模,可以计算出各类办学条件等其他指标值,进而制定出各学院的规划指标体系及其指标值。


对学校规划任务的按学院分解及确定在依据学院核心指标的基础上,也应根据各学院办学类型进行。研究型学院的重点任务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层次、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团队凝练、高水平平台建设和科研水平提升作为支撑学科建设的主要抓手,以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支持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学院的重点任务是以提升学位点和专业点建设水平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教学型学院的重点任务是以专业化功能提升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4]


四、规范编制规划的要求


规划有其自身的文本逻辑及用语规范,学院规划编制应严格遵循。但由于各学院的办学类型不同,需要对不同类型学院规划的框架及内容侧重点与篇幅进行适当的规定,使学院规划既规范,又符合实际。


学院规划框架及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前期发展成就:总结取得的成绩并分析经验,明确发展起点、增强发展信心。


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既要准确研判外部形势,也要全面审视和深刻分析学院存在问题,为今后的发展找到突破口和着力点。


发展目标:凝练出符合本院实际、与学校发展目标衔接和吻合的发展目标。


发展指标与任务:在贯彻学校规划指标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支撑本单位发展目标的特色指标,形成完备的指标体系。在实现目标、完成指标的任务设计上,要在学院分类基础上坚持全面谋划和聚焦重点相统一,围绕学院核心职能和薄弱环节统筹考虑和安排,并提出促进任务完成的举措。


保障措施:在组织、管理、资源等方面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


根据学院的不同类型,在保证上述框架及内容要求的基础上,各学院规划在规划内容特别是具体的发展指标与发展任务编制上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如表2所示:



高校与其二级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对立统一。学院的发展既对学校发展起着直接的重要作用,又受到学校的根本性制约。因此,编制一份行之有效的高水平学院规划,不仅要依靠学院领导的精诚团结、指导有方和学院的民智汇集,而且在编制工作前就必须在学校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各单位的办学定位,以此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分解学校规划指标与任务至各学院并提出规范编制的要求,实施分类编制,才能发挥出学院规划编制对于总结经验、找出薄弱、谋划发展、提升实力、凝聚人心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立.通信企业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30

[2]李景,白小平,孔庆文,等.对高校学院分类建设的探索——以某农业高校为个案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0(3):22-25.

[3]武书连.2016挑大学,选专业[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6.

[4]关于编制二级学院(教学单位)“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南京邮电大学发展规划处,(2017-04-24). http://fzghc./2017/0424/c4424a104465/ page.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