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时候重拾民生银行这颗弃子了?

 zhaode 2017-11-08



01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当民生银行被大众视为一颗弃子,股价长时间萎靡不振时,我却觉得它深藏功与名。


经过一天时间的研究,在这重点捋一下民生银行中报和三季报的信息。通过这两份报告的对比和联系,我认为它有价值可以挖掘。


至于民生银行的性骚扰旧闻,投资者看看热闹就行了,不值一提。


当然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说,负面的能牵动情绪的都有可能是短期影响股价的因素,毕竟人是有非理性的部分,传导到投资上就是非理性的操作。


那这里作为价值投资者,我们就从实打实的影响因素上来研究。


整体上来说,三季报和中报的资产规模、息差、不良率都差强人意,但是净利润和ROE则小幅上升。


那它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我认为是这两个点:调结构、降成本!


这个就要考验从众多琐碎而又互相关联的信息中洞察细节的能力了。


02



中报整体上透露的三个信息:


1)2017年上半年民生银行营收为705亿元,同比下降9.5%,降幅较1季度的-9.7%收窄了0.2个百分点;民生银行总资产规模为5.77万亿元,比上半年下降0.13万亿元,降幅为2.18%。


2)不良率1.69%,季度环比上升1bp。


3)相较于上面三个数据的“恶化”,,民生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同比上涨。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3.2%。


那么在营收下滑、不良率略微上升的情况下,为啥净利润却同比上升呢?


还是看看数据背后的东西吧。


1)对于营收和总资产的收缩,主要是同业资产的收缩。因为同业资产比较受监管的影响,加之成本高,所以,公司对其进行了战略性的收缩。


截至2Q2017,民生银行(同业负债+同业存单)/总负债为30.9%,较1Q17下降2.2个百分点(1Q17为33.1%)。


2017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净息差为1.40%,环比收窄了34bps。季度环比下滑幅度有所收窄,2017年2季度净息差季度环比收窄10bps至1.35%。


而这净息差的收窄,还要拜同业负债所赐


数据显示,资产端与负债端对息差造成的影响分别为-4bps和-30bpd,其中负债端结构、利率因素分别影响1bp和-30bps。负债端来自同业负债的压力(-25bps)最大。


结构上,2017年上半年民生银行日均同业负债占计息负债比重环比提高0.83%至29.6%,成本上,2017上半年民生银行同业负债成本为3.62%,环比提高83bps。


不光成本高,甚至有亏损的。如中报里民生银行报表显示,资产端有2.2万亿平均收益为3.52%的交易和银行账户投资,负债端有1.3万亿平均成本为3.87%的同业资金。


2)截至2017年2季度,民生银行的不良率为1.69%,季度环比上升1bp,2017年加回核销后的不良生成率环比增长13bp至132bps。


2017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加回核销后的不生成率为127bps,环比下降21bps,同比下降44bps。


这么看来,不良率的压力其实是有所缓解的


逾期贷款、关注类贷款(未来不良来源)仍在增长,但是环比增速较去年、千年同期都放缓。


3)总资产规模压缩不是坏事儿,因为业务结构的调整,使得净利润率上升。


资产端压缩了同业负债和债券投资,贷款业务则实现了较为高速的增长。


2Q17民生银行贷款规模较年初增长10.0%至2.71万亿元,贷款占总资产比重较年初上升5.2%至46.9%。


相比之下,同业资产债券投资分别下降33.4%和6.6%至0.3万亿元和2.1万亿元,占比分别下降0.9%和1.7%至2.4%和35.7%。


同业资产中买入贩售调整幅度最大,2Q17较年初下降77.4%至205亿元。


贷款同比增速保持在18.9%的高位,占总资产比例环比增加3.0pct至45.7%。上半年51.4%的新增贷款为对公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租赁商务服务业。这也相应了脱虚入实的号召。


公司表内外资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6 月末理财1.2 万亿元,较年初减少15.2%。Q2 表内资产也同时环比收缩。年初制定的“增收入、降成本、控风险、补资本、调结构、拓客户”的工作安排反映公司思路从规模扩张向盈利提升的转变,这符合行业发展大趋势。

03



再来看看三季报,三季报有没有佐证中报的分析逻辑呢?


三季报的关键数据:


1)民生银行总资产为57125亿元,同比增长1.35%,环比减少0.95%。营收为1059.4亿元,同比减少8.97%;


2)净利润为402.4亿元,同比增长2.76%


资产规模依然在收缩,从数据来看,收缩的还是同业资产。


三季报中,交易和银行账户投资中的三类标准化资产环比大幅减少74.23%,较年初减少74.62%,占比从中报的18%迅速下降到4.7%,相较于中报,同业资产确实还在收缩,这也体现了公司鲜明的降成本思路和坚决的执行力。


在其他业务方面,民生银行继续加强了零售业务方面的业务,比如信用卡与个人金融、小微金融的业务协同,推进私人银行转型等。


这非常符合银行业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前不久一个数据显示,财经领域的自媒体,信用卡账号的热度竟然大大超越了股票、网贷、私募等领域账号。信用卡成为最受用户关注的财经领域。目前招商银行在这方面已经血赚,也因此成为股市的大众情人。


数据显示,截至 9 月末,民生银行个人非零客户 3366.30 万户,管理个人客户金融资产 14142.10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521.97 亿元;实现零售业务净收入 371.95 亿元,在民生银行营业收入中占比 36.88%,同比提升 3.40 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69%,与6月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55.27%,贷款拨备率2.63%,分别比6月末上升1.94个百分点、0.05个百分点。


虽然和其他银行比如招行相比,这组数据有差距,但是也说明民生银行的资产质量没有继续恶化。再看看民生银行0.85的PB估值,这数据已经对得起了。

 

民生银行从上市以来,分红力度也不错,5年来,收益101%,复合年化收益率15%左右,估值也从PB1.03降到了0.85%。


民生银行曾成就过史玉柱“股神”称号。


史玉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其实买股票没那么复杂,认真研究该公司的盈利能否持续理想成长,眼前的股价是否被低估,只要满足这两条就买入,买完就该干嘛就干嘛去,看不懂的行业,我不买,15倍以上市盈率的,我不买。


我觉得他说的是实话,至少在民生银行这只股票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