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检验临床面对面】CA199结果上千了是怎么回事?

 开心100mm05xkw 2017-11-09


作者:广州军区总医院检验科  卓惠燕


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上腹疼痛,较剧烈,疼痛向右腰背放射,伴恶心,无呕吐,无发热、皮肤巩膜黄染、心悸胸闷、腹胀腹泻等症状,就诊于我院肝胆外科。查超声示胆囊肿大,壁增厚,囊内见范围约3.6×2.0cm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可移动。拟诊断为胆囊结石胆囊炎,予解痉、止痛、制酸等对症处理后腹痛缓解。


患者住院期间,其他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或过大变动,但病人血清CA199的变化较大,甚至超过了2000 kU/L。全程血清CA199变化如下图: 



患者9月28号入院时血清CA199为410.19kU/L(参考区间0-37),入院第二天达到2214.39kU/L,手术治疗后降为 61.29kU/L,出院时下降至参考值范围内。


患者血清CA199曾达到2214.39kU/L异常髙值,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该患者是否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该患者确诊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在炎症好转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EST+网篮取石+ENBD术,取出胆总管两颗小结石后,血清CA199迅速下降至参考值范围内,最后患者病情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我们知道,肿瘤标志物(TM)是指由于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增多,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但是目前所谓的 “肿瘤标志物”,没有一个是肿瘤组织或细胞所特有的,它们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以检测到,只是分泌的数量有所不同。在恶性肿瘤中,肿瘤标志物升高幅度较大。


CA199作为一种糖蛋白肿瘤标志物,在各种腺癌特别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如:71%-93%的胰腺癌、67%的胆管癌、40%-50%的胃癌、30%-50%的肝癌、30%直肠癌和15%乳腺癌中均可明显升高,所以,CA199被广泛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疾病的辅助诊断中。


CA199也并非肿瘤特异性抗原,它在具有分泌作用的正常腺上皮细胞中广泛存在,例如唾液腺上皮、食管腺上皮、胰腺导管上皮,胆管上皮、前列腺上皮,子宫内膜腺上皮等等,因此大部分正常人血清中可以检测到CA199,也有极少部分正常人(6~10%)在血清中几乎检测不到CA199的存在。正常人血清中可以检测到的CA199大部分处于参考值范围内,这里的参考值范围是指在95%健康人群中的平均水平,还有5%的健康人在参考值范围之外,比参考值范围偏高或偏低。另外,基因水平的不同,个体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


CA199在一些良性疾病中也可升高如:急慢性胰腺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胆石症、肝炎、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等等。良性疾病引起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幅度有限,有研究显示,良性疾病导致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很少超过参考值范围的2~3倍,即使飙升,也多呈一过性升高,而恶性肿瘤引起的升高可达5倍以上。


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不外乎产生增多或者排除减少。当恶性肿瘤疾病时,肿瘤细胞的增生可致CA199产生增多,当细胞增生越疯狂,细胞破坏越严重,释放入血液中的CA199则越多。在肿瘤早期,细胞增生有限时,可能产生的CA199并不明显。


本文提到的患者术前CA199达到2000 kU/L以上,但是病人经过一系列检查之后并不是胰腺相关的或其他的肿瘤性疾病,而是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这可能是因为胆道的炎症及结石导致了CA199的飙升。在胆囊切除、胆道结石处理后,CA199便下降至参考值范围内了。一般认为TM在半衰期后下降幅度超过1/4则可认为有意义,该病人血清CA199水平在术后(8天内)下降至26.82kU/L,下降幅度很理想。如果术后CA199不下降,或者下降幅度不理想,就要考虑是否有肿瘤的存在了。因此,肿瘤标志物不仅仅用于肿瘤的诊断,像本例患者,CA199异常高值,也不一定就是恶性肿瘤,只是因为胆总管结石引起胆道阻塞导致的CA199升高,所以,肿瘤标志物的动态监测对疾病的诊断也很重要。


总之,从小小的CA199,我们可以同步理解“肿瘤标志物”这个大概念,它既非肿瘤所特有,也非肿瘤诊断独用,它升高也不一定是肿瘤,肿瘤时它也不一定升高。


检验视界网微信平台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