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糖的基本知识

 苦丁茶170 2017-11-09

血糖是指存在于血液中的游离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mmol/L。正常人尿中可有微量的葡萄糖。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一般为8.88mmol/L)时或血糖虽未升高但肾糖阈降低时,将导致尿中出现大量葡萄糖,尿糖定性试验阳性,称为糖尿。

血糖有三个来源:

(1)由肠道吸收食物经消化产生的葡萄糖。

(2)肝脏、肌肉中原有的糖原分解后释放入血。

(3)机体内脂肪酸、氨基酸可以转化成为葡萄糖,即糖的异生。

血糖的出路有三个方面:

(1)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在较大量的运动或劳动时,血糖的消耗较多;

(2)血糖可以在肝脏、肌肉中合成糖原贮存起来,以备需要能量时释放;

(3)在代谢循环中葡萄糖可以转化成脂肪酸及氨基酸,进而合成脂肪和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在一天之中是轻度波动的,一般来说餐前血糖低于餐后血糖,但这种波动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体内的血糖浓度之所以能维持动态平衡,是因为体内有一套调节血糖浓度的机制,这套机制以激素调节为主、神经调节为辅共同完成。当血液中血糖浓度升高时,会刺激胰岛素释放来降低血糖;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则会引起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释放来升高血糖。由于它们之间的平衡作用,人体血糖水平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空腹时正常人的血糖水平相对较低,波动较小;进食后血糖水平逐渐升高。但由于胰岛素的影响,使血糖无论在空腹还是进食后,都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空腹在3.9~6.1mmol/L之间波动,餐后2h不会超过7.8mmol/L,并且在2~3h后恢复到餐前水平。

同样,神经在调节血糖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血糖在一定幅度内升降,可以调节食欲。当血糖降低时就会有饥饿的感觉,身体提出要求“请提供能量”。进食后,胃肠道将摄入的食物消化水解成葡萄糖后吸收入血液,使血糖升高;当血糖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大脑发出指令,使食欲减退。随着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血糖又一次下降……如此反复,从而维持了血糖的动态平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