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输水明渠穿越沙漠防沙固沙措施设计

 GXF360 2017-11-09

输水明渠穿越沙漠防沙固沙措施设计

王峰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生物防护固沙设计重点是实地查清工程区内陆形、地貌植被状况、防护带范围;查明风口、核定不同地段的主风向和产生流沙的原因及危害程度,以此作为防护设计依据。沙生植物初期裸露于流动性沙地表面,风蚀严重,固定生存困难,因此应利用沙生植物的独特性,短期形成长达几十米的水平网状根系,削弱流沙的移动,达到稳定沙土表层的目的。

[关键词]输水明渠;穿越沙漠;防沙固沙;设计

1 概况

1.1 地理位置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中的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170.4 km输水明渠成功穿越沙漠至平原区,引水流量80 m3/s,梯弧形断面,边坡12.5,渠深6.5 m,纵坡1/3 500。

1.2 自然特征

1)沙漠地貌:主要以南北向固定,半固定的沙垄和树枝状沙垄为主,占总面积80%。活化的沙面位于沙垄、沙丘顶部边缘,分布呈梁窝状与峰窝状,沙丘顶部宽度约30 m。

2)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沙漠复地的年降水量70~120 mm,夏季主要集中在5—7月,年蒸发量2 800~3 000 mm;冬季季主要集中10—12月,积雪覆盖,气候湿润,在春季为短命类、类短命和一年生植物发育速生提供了生存环境。使植被和生物结皮覆盖度达50%~80%。

3)沙漠风沙活动特征:沙漠中大气降尘轻微构不成严重浮尘灾害,而风沙流是其主要沙害。活化的沙丘主要集中在沙垄顶部,风沙流的起沙风速5 m/s(高10 m),夏季起沙风主要为西北风,冬季起为东北风,年输沙量约6 569 t/km,通过170.8 km渠线段区域输沙量约112.7万t。形成主要流沙搬运量通道为:80%流沙距地表面0~10 cm高度内搬运;8%的流沙在10~20 cm高度内流动;5%沙量在20~30 cm高度的气流层内搬运。

1.3 人类活动

沙漠腹地及沙漠输水道工程区一带,随着人类活动对沙漠的影响;积极的一面是为沙漠中进行的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消极的一面是工程建设及各种人类活动,破坏了沙漠的地貌及植被形态,导致局地范围固定沙丘与半固定沙丘活化。使风沙流危害更大,由于人类活动而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将在沙漠段输水道工程建设中扬长避短予以借鉴利用。

1.4 沙漠对输水明渠的影响因素

沙漠对输水明渠的危害存在许多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影响应予以解决,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成功和安全运行。但对沙漠风沙流的防护措施是直接决定工程成败的重要的关键因素,危害归纳如下:

1)渠线选择:应顺沙垄走向,避免横切沙垄;避免深挖方与高填方。但不可避免局部出现横切沙垄或深挖方与高填方的不利情况时,又如何保证渠道的稳定,与怎样处理风沙危害等问题。

2)明渠输水如何防止风沙危害,这种危害来自:①风沙进入明渠;②风沙侵蚀渠堤及开挖的沙垄边坡;③施工造成的原始地貌破坏,导致沙漠活化,从而使风沙流造成的风积,风蚀的加剧。

2 地质地貌

输水明渠穿越沙漠区物质组成较粗,北部平均粒径0.2~0.22 mm,南部为0.15~0.17 mm,地层为大厚度的风积沙层,各向均一,岩性变化不大,由北向南由中沙变为细沙,粒径比塔克拉玛干沙漠粗,起沙风速为5 m/s。沙漠内部沙丘形态主要为沙垄和树枝状沙垄,它们占固定和半固定沙漠面积的50%~80%,其次为粱窝状沙丘,形态高大,高30~50 m。沙漠边缘地区亦有很少量的新月型沙丘(链),其它各类沙丘一般都不移动,仅在半固定沙丘顶部存在脊线摆动。沙垄形态不对称,西北坡为迎风坡,缓而长。坡度12°~17°,东坡短而陡,坡度29°~32°,沙垄顶部因受风蚀形成狭带状流沙。沙层物理性质由北向南无明显差异。

沙漠区的构造变动轻微,未发现断裂的最新活动迹象,地震基本裂度小于6°。

3 沙漠明渠沿线植被

沙漠明渠沿线实测统计,固定沙丘植被覆盖度40%~50%,半固定沙丘植被覆盖度15%~25%,同时在沙垄,沙丘中,下部及垄间地带覆盖着一层厚约1 cm黑色的由微生物及地衣类组成的结被。

沙漠明渠两侧地表均有大量短命和类短命植物生长,沙垄顶部有明显活化带,由于时空水分状况分布的不均匀性,不同地貌部位植被差异大,春季雪水的融化,为植被提供良好的水分条件,孕育了除旱生,超旱生植物、少数营养期一年生植物和大量短明、类短明植物。到夏季气温高,蒸发强烈,地表0~30 cm变干沙,短命类植物全部死亡。

经收集采种分析:固定风沙土上生存的主要植物有白梭梭、麻黄、地衣、木本猪毛菜、角果藜等;半固定风沙土上生存的植物主要有白梭梭、沙拐枣、三芒草等;在植物分布的群落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是白梭梭群落,次之为驼绒藜群落和红果沙拐枣群落。

4 明渠穿越沙漠防护体系

沙漠明渠防护工程是保证输水明渠正常运行的生命线。目的是阻断外来沙在条带外边缘,固定条带内的沙于原位,使在条带中部通过的明渠免受沙漠风沙流之害。

实质通过治理风沙流,达到固沙,阻沙,导沙,输沙以消除沙埋、沙蚀、沙割等危害的一项根本性技术措施。构筑起一条基础稳定的条带。

4.1 工程区防护带宽度的确定

1)工程防护带宽度的确定:工程防护措施是采取阻沙,固沙方式,是将行进中的风沙阻止在距输水道线一定距离之外。根据沙漠明渠输水的特点,参考沙漠公路及沙漠暗渠施工经验,渠两侧阻沙工程防护带的范围初步确定150~300 m。施工限制破坏区一般地段每段每侧各为150 m,局部横切高大沙垄时,开挖线超过此值时,按实际值计算。对此破坏的活化区需要采取临时或永久的双重固沙防护措施。

2)生物防护带宽度的确定:沙漠没有大面积的流动沙丘,据此保护工程的边界应以永久性生物防护为主,防护边界初拟其极限宽度范围为:

渠线两侧的沙垄,沙丘顶部联线之间的条带状地带,上风侧超过500 m时,取500 m;小于500 m时,取实际值。下风侧超过200 m,取200 m;小于200 m取实际值。

对风口风沙流集中带,防护带应适当加宽。

4.2 工程防护体系

在沙漠明渠开挖后,施工破坏限制区和明渠两侧的沙漠坡面被破坏活化,需立即进行固沙防护,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建草方格,及必要的阻沙、导沙设施,临时固定沙面;二是在防护带两侧边缘建成一条连续的立式挡沙沙障,临时拦截阻断外来风沙沙源,将行进中的风沙阻止在距输水渠线外一定距离。

4.3 生物防护体系

根据该沙漠属固定、半固定沙漠这一特性,初步确定工程建设初期采取快速见效的工程防护,并辅助以生物防护体建设,待生物带见效后,即永久取代工程防护。

由于该沙漠风沙流是其主要沙害,而80%风沙流输沙是集中在地面0~20 cm高度范围,故初期种植极耐干旱,耐沙埋的先锋沙生植物进行第一道挡沙沙障;同时在沙垄坡脚处建由柽柳,沙拐枣,木蓼等灌木组成第二道挡沙林带;在临渠两侧,巡检道路外侧建第三道挡沙林带。在这三条立式挡沙林带之间的沙面:

1)由于施工破坏而形成复活的沙面,地表广建建1 m×1 m草方格,与行列式沙障结合,播种种籽,起到永久阻沙、滞沙作用。

2)防护带内的非活动沙面,采取加密补种措施。形成面上滞沙。对填方渠堤坡面种灌草类先锋植物固沙护面,利用植物水平网状根系发达形成一层厚2~4 m根系固结的结被,它即起固沙作用,又可起生物反滤盖的重层作用,防止渠道填方段因渗漏造成渠堤管涌与流土破坏。对风口风沙流集中处,采取向风口深处设置多道挡沙沙障,密植灌草,形成高度0.6~1.2 m的阻沙带;充分利用灌草在临时草方格内萌芽生根,替代形成永久的生物方格,将原位沙固结在原处。

5 生物固沙的作用

沙漠原始地貌上沙生植物种类繁多,且植被发育,为工程建设提供便利条件。根据沙生植物具有茎叶较小,抗蒸腾、耐旱和抗沙害等生物特殊性,其作用如下:

1)沙蒿、三芒草:多年生半灌木,高达30~80 cm,茎叶多分枝,有深长主根和繁密水平根系,能促进复生植物寿命6~10年,是一种固沙先锋植物。适宜生长在垄坡或坡脚地带。

2)沙拐枣:属蓼科灌木,当年成活率可达70%~90%,根系发达,垂直根可达4 m,水平根最长可达20~30 m,当年可生长到1~2 m高度,是固沙的优良植物。宜种在沙丘顶部及沙堤部位,

3)木蓼:固沙灌木,成活率可达70%~80%,当年生长高度1.6 m,可生长于60~80 cm的沙层中,一年生幼树的根总长达40m,宜栽植在沙埋区。

其它如锦鸡儿、麻黄、干草均为草类,开不同颜色花朵,水平根系生长可达十米,2~3年可深入地下3~4 m深,其侧枝多,须根发达,可使地层结块,宜种植在边坡或高边坡地带,能固定沙体。

6 结语

1)生物防护固沙设计成败重点:实地查清工程区内陆形、地貌植被状况、防护带范围;查明风口、核定不同地段的主风向和产生流沙的原因及危害程度,以此作为防护设计依据。

2)沙生植物初期裸露于流动性沙地表面,风蚀严重,固定生存困难,因此应利用沙生植物的独特性,短期形成长达几十米的水平网状根系,削弱流沙的移动,达到稳定沙土表层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TV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624(2017)08—0001—02

[收稿日期] 2017-03-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