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妲己为什么没有害闻仲?

 发哥07domrg8zi 2017-11-10
这里仅就妲己和闻仲的形象作一简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从来把女性当作红颜祸水,这种流毒主要来自封建教条的三纲五常,妇女身受神权,皇权,族权,父权,夫权的多重压迫,她们是没有多少人身自由的,妲己虽贵为皇后,她也不能为所欲为,纣王即使再昏庸,也不可能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完全成为妲己和费仲的玩偶,因此真正害忠良,毁灭社稷的不是妲己和费仲,而是纣王自己,箕子曾经观察纣王后得出结论: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上瓦器,要配上犀牛角雕的碗,白玉琢的杯,有了玉杯肯定不能盛白菜野菜汤和粗豆做的饭,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愿穿粗葛短衣,也不愿再住茅屋陋室,而要穿锦绣的衣物,乘华丽的车子,住高楼广室,这样下去我国境内的物品将不能满足他的欲望,还要下去征收远方各国的珍贵奇特之物,从象牙筷子开端,我看到以后的发展结果,禁不住为他担心。事物的发展正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即使没有妲己,也还会有王姬,李姬去祸害商朝的。商朝是一个金字塔社会,由天子,诸候,文臣,武将,大夫,士绅组成,在这个网络里有几大势力掌握政权,他们相互倾碾,争权夺利,作品明写商朝实指明朝,有人总结明朝几大蔽塞,:一骨肉相残。二权阉(宧官)选起。三奸贼横行(官官相互,贪污腐败,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恶霸横行,士绅豪强跨州越县侵吞良田,弄的民不聊生。)四宫闱持宠。(这应是《封神演义》攻击妲己的源头)五流冠殃民(官逼民反)六国内党争(士大夫们争权夺利各树一帜,相互攻伐,结党营私)七外敌入侵(主要指元满贵族势力)七大蔽端中,女色持宠仅排第四。明朝后期,从嘉靖到崇桢许仲琳的有生之年,他历四朝,七十佘年间他看到了明王朝灭亡的整个过程,因此反映到作品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无夸,那么明朝的权力结构又是什么呢?明朝承宋元体制,到明朝时期己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式的权力结构,主要有神权,皇权,女权,,相权组成,将权被皇帝收归自已手中,调动军队由皇帝决定,如果皇帝年幼,发兵之权由内图来决定指派将军担当军事首长,负责打仗事宜,军事首长只管打仗,供给和征兵事宜由地方负责,中央统一调配,打仗如此其它事项亦如此。因此相权就相当重要,有了这个掌握全局的内阁,即使没有皇帝,国家体制由文官官僚管理,国家运行没有任何问题,但这种体制又有蔽端,相权过大,皇帝不放心,为了驾御群臣除了没立了御吏之职,专门监督外,(御吏直接对皇帝负责,上陈弹骇大臣)又没立了由皇帝身边的太监组成的庞大的特务组织,这些组织也由皇帝亲手掌控,这些特务组织渗入到官吏身边,监视着官员的一举一动,宦官组织又得靠皇帝及太后来掌控,在皇帝年幼时皇后就成了实际上的皇帝,即皇权让度到太后手上,女皇帝所依靠的是一宦官。二外戚。三大臣。太后只需通过操纵这三权来平衡体制内的权力,不至使一权独大。但三权鼎立必然会相互倾碾,有时会一权独大,而皇帝年幼,太后势微力薄,这就出现了如魏忠贤一类的野心家为非作歹,为祸天下。在《封神演义》里如女权和奸臣主要指妲己和费仲,以正义为代表的则是商容和比干,他们是受迫害的对象。许仲琳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他是看不到这里面的原理的,他的信条是所谓的: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旺,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以官僚的个人品德来评价社会治理的好坏,把君子与小人对立,用封建道德来衡量一个朝代的兴衰,这是只治表不治夲的历史巨限性。他不明白这是封建制 度的必然结果。阶级间斗争是争夺劳动果实的斗争,君子与小人不过是统治阶级内部倾碾斗争,争权夺利的一种方式而已。在这里说远了,单就《封神演义》来说,妲己的目的是将商王朝连根拔掉,在挖大树来说得先挖掉根系,再挖主干。妲已先除掉纣王赖以支撑权力的官僚体系,即讨王的右膀右膊,如相国商容,亚相比干,这样纣王的政令出不了朝堂,政权完全由妲己和费仲撑控,他们狼狈为奸,为所欲为,纣王不过是他们撑握天下权力的傀儡而已,至于闻仲,如前所分杆,闻仲只管打仗,对于朝廷内务并没有多少发言权,按照明朝体制,武将是不能干预朝政的,如插手皇权那是犯大忌,况且闻仲虽贵为太师,但其终究是天子的臣民,那有臣民废君后的道理?反之妲己完全有机会和能力除掉闻仲,但闻仲常年在外打仗,不过问宫政务,没有直接威胁到妲己和费仲的生存,所以会两相平安无事,作为闻仲他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他只能为国尽忠,死在征战的路上,因为要知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商朝的失败根源是内部的腐败造成的,不从根源上治理,杀一两个贪官污吏又有何用呢?因此不是妲己没有害闻仲,而是根夲不用妲已去害他,他自己会走向为商王朝平叛的道路上,死在去征服反叛者的刀剑下的,他没有别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