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发性骨髓瘤骨痛多半是伴有“骨病”

 血液病知识库 2017-11-10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骨骼处于破骨过程与成骨过程的动态平衡。一旦多发性骨髓瘤病情进展,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髓,可黏附于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巨噬细胞感染蛋白-1α和基质金属蛋白溶解酶MMP-9和MMP-2等,这些因子的分泌增多,使破骨过程增强,成骨过程减弱,引起骨髓瘤骨病的发生。

  

X线检查在骨髓瘤骨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阳性病变部位主要在颅骨、骨盆、肋骨、脊椎骨,也可见于四肢骨。典型表现为以下三种:

①:穿凿样溶骨性病变,为多发性类圆形透亮区,为本病的特殊X线表现。以颅骨、骨盆最易发现。

②:弥漫性骨质疏松

③:病理性骨折,最常见于下胸椎及上腰椎,也见于肋骨等处。对疑似病例可行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溶骨性病变的部位。

公众号:jjgs120

其他检测项目为CT(对骨骼病变敏感)、核磁共振检查(对X线疑似病例应进行此检查)、PET-CT(可用于监测骨病的疗效和病情变化)

在骨髓瘤最常用的DS分期系统中,部分X线阴性的症状MM患者,用MRI、CT、PET-CT等新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骨骼检查,20%患者有骨质破坏。故国际骨髓瘤工作组的Durie对CT、MRI和PET-CT这些新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骨髓瘤骨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优缺点进行了以下分析:

1、CT检查虽可早于X线发现MM患者的骨质破坏,但由于患者治疗过程中骨质破坏不易愈合,故CT发现的骨骼改变持续存在于病程中。

2、核磁共振检查尤其对合并脊柱的骨质破坏的骨髓瘤患者有帮助,不仅可早期发现骨质破坏,更有利于与脊柱的骨质破坏有关或无关的脊髓受侵犯病变。除早期的冒烟型MM外,核磁共振检查中骨质破坏的数目与症状性MM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长期生存呈正相关。

3、PET-CT检查综合了上述影像学检查的优点,是一较理想的MM骨质破坏疗效和病情变化监测和预测手段。

综上为骨髓瘤骨病的检测项目解析以及关于骨病影像学检查的讨论,当多发性骨髓瘤发生骨病时,需要根据实际病情情况开展治疗,避免影响到本身疾病的治疗进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