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西域记》为什么写神怪

 心中有爱春常在 2017-11-10


《西游记》(04)

但是另外一方面,你不可否认《大唐西域记》记载了很多神怪的故事,神怪有没有呢?至少到目前为止用科学的方式还很难测定,或者很难断定神怪是存在的,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至少还很难断定,虽然有着很多很多的传说。所以《大唐西域记》里记载的这些神怪有没有可能性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呢?还需要更多的资料去证明。从现在的种种科学的发现或者说根据惊人的科学知识,恐怕还只能暂时的认定这是一种虚拟的东西,或者是一种虚幻的东西。


那么为什么要写这些神怪的内容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唐西域记》本身就要体现一种宗教的色彩,尤其是唐僧取经,这是一种宗教徒的神圣的行为,圣洁的一种行为,一种艰难困苦的圣洁的行为。所以这种行为本身就带有神圣性和虚幻性的特点。那么要宣传这种宗教的神圣性和圣洁性,有的时候不得不加以夸张,加以虚饰。所以《大唐西域记》既有一种史料性的价值,有它一些真实的记载,也有大量虚构的故事。这就体现出了一种特征,这种特征就是中国古代在所谓历史记载的范围里,实际上有两种层面不同的记载。一个层面是讲究所谓实录的,有这个事情,就要给它记录下来。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在实录的基础上多多少少加有一种虚幻的特点,加有一种想象的特点。这种想象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思维方式,因为人类最早的一种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文本流传下来,口头的文本也好,文字的文本也好,它流传到现在,咱们经常说它是一种神话。神话里有真实的东西,也有虚幻、夸张,虚饰的东西。所以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当中,也有这一类的文本的存在。比如说《穆天子传》,《穆天子传》像一部史书,但它所记载的故事就有一些离奇古怪西王母等等的故事。再比如说《山海经》,《山海经》应该是地理著作,记录山和海,就是记录山水,记录山水的《山海经》应该是一部地理性的著作,应该是很考实的东西,哪儿有山,哪儿有水,山多大,多高,水多长,流的多远等等,应该是很考实的东西,但就在《山海经》里也充满了种种神话的记载,比如“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等等的故事在《山海经》里都有。


所以从这可以看出来,实际上即使是历史的记录,咱们叫史录的资料,在中国古代实际上也有两种传统:一种是特别讲究实录的;一种是既讲究实录,也不排斥虚拟的、虚构的、想象的成分。那么这种虚拟的、虚构的、想象的成分在中国文化传统当中被实录的传统给遮蔽了,所以咱们可以叫它一种“隐传统”。因为了解中国文化的人,研究中国文化的人经常讲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一种现实性很强的特点,特别讲究现实性,甚至讲到现实主义等等。但是实际上,中国文化还有一种想象的传统,还有一种虚饰的传统,甚至还有一种浪漫的传统,这个咱们可以说,它是“隐传统”而不是一种“显传统”。“显传统”由历史文本来加以体现,就是咱们看到的种种的正史和所谓外史。那么这些正史和所谓的外史也使这样的记载至少在标榜的它的写作的动机或写作的方法的时候,它都是强调实录,把实录作为写作的精神,这是成为“显传统”。那么在这个“显传统”下,比如说《史记》,后人阅读《史记》的时候,发现司马迁好奇,喜欢记载一些比较离奇古怪的事情。但是后人在批评司马迁的时候,就没有明白,司马迁的好奇,记载一些离奇古怪的东西,实际上他接续的是中国文化“隐传统”的某些成分。也就是在《史记》里,既有“显传统”占主要的地位,实际上也有某些“隐传统”的成分。那么为什么“显传统”会成为“显传统”,而这些虚饰的东西、这些神怪的东西、这些传说的成分变成了“隐传统”呢?这跟儒家的思想是有直接关系的。因为儒家的思想从孔子那就特别强调,要讲“不语怪力乱神”,“子不语怪力乱神”。当然不语归不语,不语不等于说就不存在,不语也不等于说就看不见,在孔子那只是不语而已,也就是说,有意地遮蔽这样一种传统,仅此而已。


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这种“隐传统”实际上一直存在,只是没有“显传统”的势力那么大罢了。所以《大唐西域记》继承的就是这样的一种“隐传统”。或者说它是在“显传统”的标榜下,在“显传统”的外壳下,融入了“隐传统”的这种成分,那么就成为独特的一种历史记载。这个《大唐西域记》有真有假,有实有虚,把这几种成分融入在一起,就成为一种独特的传记文献资料,也可以称它是传记文学。那么《西游记》就来源于这样的一种传记资料,这样的一种传记文学。所以一讲到《西游记》的源流的时候,你就要明白,它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和《红楼梦》都是不一样的。它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善于想象,善于虚构的这样一个层面。而这个层面和另外一个层面,中国人更讲究现实,更讲究实录这个层面,两者合一,才构成了完整的中国文化的特点。


(本视频为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