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为什么很多人姓覃和韦?

 弯弯的河东湾 2017-11-10

韦氏始祖源流

话说秦朝末年,韩信投奔刘帮,未得重用,于是离开而去,萧何闻知,连夜出城追赶,萧何月下追韩信。后韩信被刘帮拜为大将,为汉朝建立立下奇功。至汉朝建立,一日,刘帮问韩信:“请问将军,以我的才能可以带多少兵打仗?”韩信说:“陛下顶多能带十万兵。”刘帮又问:“那你自已觉得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我带兵多多益善。”至此,刘帮对韩信十分忌惮,总想除掉韩信。

后来,刘帮带兵外出征讨陈希,吕后在朝中与萧何联手,假称刘邦凯旋归来,骗韩信入朝,擒拿韩信,韩信全家被满门抄斩。历史上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千古名句。

当时,韩信家中有一个门客,藏匿了韩信年仅三岁的小儿子韩滢(又名韩天保)。这个门客知道韩信与萧何交好,于是告诉萧何此事。萧何仰天长叹:“韩信虽死,但他是冤枉的,天不绝其后,这个孩子不能在汉朝呆下去了,赶紧送他到南粤王赵佗那里,可保他一命。”于是,写了一封信给赵佗,派蒯彻、肖美等带着这个小儿逃到南方,投奔南粤王赵佗。

至此,韩信后代得以留下一脉,南粤王赵佗将韩滢改名为韦云际,收为养子。韦氏后代子孙遍布两广,故称为韩改韦第一代。由于历代所录的族谱霉烂,第二代至第十八代记录字迹不清,无法传抄,留下遗憾。

至第十九代子孙韦斯明,又名韦贤,唐高宗年间生于广西,自幼勤学苦练,文武兼备,会试取贡士,殿试登二甲科进士第八名,后被朝廷任命为湖广监察御史,管辖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任职多年,后告老归田,率族人重回山东安家,恢复韩姓。

这一支韩姓在当地繁衍生息,至元朝年间,韩氏子孙韩地发、韩地旺、韩地厚、韩地生四兄弟忠义双全,个个都科举中士,并在朝廷中共事,四兄弟中韩地发的儿子韩天贞,与父兄及同盟亲友谭三耀、谟辉烈等也在朝廷中同朝共事。

时年,元朝纲纪不振、民间群雄四起,其中河北的韩山童以红巾军为号,宣传白莲教,拥立韩林儿为帝,至朱元璋突起。韩地旺兄弟被朝廷佞臣告发,说他们联结起义军,里应外合。后遭朝廷满门抄斩,株连父兄同盟亲友。当时,韩天贞、谭三耀、谟辉烈得知消息,星夜潜逃出城,逃至浙江绍兴,在这里,韩天贞提议三人改名更姓,得到大家赞同。就在绍兴南街龙家店,焚香拜烛,韩天贞改为韦天贡、谭三耀改为覃怀满、谟辉烈改为莫天辉,这次更名为韦氏第二次改姓,也是现代韦氏的始祖。

三人为逃避朝廷追杀,一路逃到湖广巷口门(今武汉市)、湖南岳阳、衡阳等地,最后至广西宾州(现宾阳县)杨老村落脚,在这里,三兄弟租住周家房子,做些小生意度日,由于三兄弟经营有方,生意越做越大,开了家宝华大辅店,周边的邻里暗暗佩服,经媒人介绍,韦天贡与宾州南街周家三妹成亲,覃怀满娶李桂妹为妻,莫天辉娶梁小妹为妻。至此,三家人和睦相处,人丁旺盛。

为了安身立业,三家人共同商议决定,举家迁移到宜州德胜都街,韦家住西面,覃家住南山脚,莫家住北面。至此,三家人辛勤劳作,艰苦创业,数年后集聚家财颇丰,声誉益升。

明朝洪武年间,贵州荔波一带内乱,三兄弟应征随同明朝将领刘明烈、陈广辉带领三万三千多人马前往进剿,平乱中建立战功,被授予宜州府内任事。数年后,东兰、凤山一带又有魏作文、魏作武作乱,韦天贡、覃怀满、莫天辉等奉命招兵再次随同将领刘明烈、陈广辉奔赴东兰、凤山平乱,在平乱中,三兄弟战功卓著,再次受到朝廷封赏,韦天贡授为东兰土司、覃怀满授为河池三旺土地司、莫天辉授为南丹土司,世袭官职。

韦天贡原名韩天贞,生于元朝末年,为韦氏第二次更名的现代始祖,育有9男3女,享年98岁。韦天贡儿孙分散到广西各地,以及广东、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