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夺天工的广州牙雕发展史

 七彩阳光3109 2017-11-10

广州牙雕被称为南派牙雕,分雕刻、镶嵌和编织三大类,制作着重于雕工,并讲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装饰,作品多以玉质莹润、精镂细刻见长,以雕刻之中的镂雕最具特色,精致玲珑,巧夺天工。题材多为花木、山石、龙舟、宝塔、蟹笼等岭南山水景物。广州牙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出品的象牙球、象牙折扇骨、项链、象牙梳、鼻烟壶等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一直是海外客商心仪之物。


(象牙球是广州牙雕的典型作品之一)


  唐代的广州就已经成为著名的通商口岸,由于海上通道进口大量的象牙,因此广州有了“关口象牙堆”之称。

  明朝年间,为方便从海路来广州做生意的人,就在珠江岸边的堆积层上兴建楼房和商铺,逐渐在今解放中路和惠福路交界处形成一条象牙商贸街。

  清康熙海禁以后,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这种得天独厚的地位,使得东南亚等地的象牙大量输入广州,为牙雕工艺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从此,广州牙雕工艺远远超过了其他地方,成为全国之冠,同时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有别于苏州、北京、扬州、杭州等地的艺术格调,并对其他地方的牙雕工艺产生了影响。同时,广州越来越多的牙雕工匠慢慢转移到大新街,至民国时期,大新街有200多家象牙铺。1931年,广州城拆建马路,大新街扩建易名为大新路,原一德路一带的象牙商号也纷纷迁到大新路,使这一带牙雕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


(旧时的大新街是一条象牙街)


  清道光年间,广州牙雕业出现了行会。鸦片战争后,又分出贡行和洋行。贡行称“慎玉堂”,主管雕工和贡品的生产,其产品先由地方官员或海关人员选购进贡,余下的可自行销售。洋行称“怀远堂”,以外销为主。行会对技艺传授、产品经营都作了严格的规定。清末,在行会之外又有一批自立门户的艺人或自学成才者成立大牙行,大牙行的会址在小新街,人称“象牙会馆”。1945年,广州成立了“象牙同业公会”,由原来贡行、洋行和大牙行剩余人员组成。


(象牙龙船摆件,潘楚钜雕)


  1950年11月,“广州市象牙输出入联营社”成立,实施联合采购,分产联销。1958年,“广州大新象牙厂”成立,此后30多年,该厂成为中国内陆牙雕业的龙头。大新厂的镇厂三宝——象牙球、象牙船、渔翁撒网更代表了岭南牙雕的最高技艺,在每年的广交会上大受欢迎。1964年,由翁荣标、冯近、郭康合作设计创作的29层象牙球《金鱼戏水》,被选送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陈列和收藏。另外,牙雕精品28层象牙球《银球传友谊》、巨型象牙舫《双凤朝阳》和镂通雕《撒网船》等,由北京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收藏陈列。


(《撒网船》——郭杏英雕)


  1989年10月18日,90多个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组织在瑞士洛桑通过了决议,从1990年1月18日起,禁止象牙原料及制品的国际贸易。不久,大新象牙厂关闭,象牙艺人纷纷转行,只有少数艺人坚持牙雕工艺的创作,原料也逐渐改为其他替代品。

※花城网是一家致力于传播广府文化的公益性网站,站内所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之公益目的。除注明“本站原创”之外,所有文字、图片、影音等素材均源自网络共享资源或由网友自行上传,其知识产权归相应权利人所有。本站无法核验所有作品、素材的知识产权,若权利人认为知识产权受到侵犯,请即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后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或其他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