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藏着景致俱佳的“小仙境”,竟无人知晓

 无法可法 2017-11-11

☀ 定期推送世界各地的美景美食风土人情关注我们不用出去也能看遍全世界


从小到大

对有关佛的了解

最多的,应该就是

阿弥陀佛四个字了


与阿弥陀佛休戚相关的

自然就是佛寺了


想来你们已经成竹在胸

猜到本菌今天要推荐的内容

没错

是千年古寺


却不是开福寺麓山寺,也不是宁乡的密印寺

而是



虽然唐朝离我们已有千年之遥,石霜寺的名气也淹没于历史的沉浮。但古老的痕迹早已留下,屋檐上不同动物守望岁月,而檐角下的“青龙”口衔红丸,甚是灵动。檐角飞兽颇有“故宫”的感觉,你说是不是?


倚靠着青山如碧,哪怕只窥见一隅的朱墙琉瓦,古老的回忆也如潮水般涌起,唤醒你对宫殿的幻想。


早在唐朝乾符年间,石霜寺就被当时的皇帝唐僖宗赐名为唐代国寺,仰食皇恩,敕封“崇胜禅林”,让石霜寺这座湖湘名寺从此名声大噪。


大千世界,不二法门。旅行菌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这八个字,说的是:万事皆归“阿弥陀佛”,佛法无边,法皆出一门,万事万物皆包容,皆“归一”。


石霜寺依山势而建,格局设置错落有致,主要分布着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卧佛殿、祖师殿等。

清人徐旭旦《石霜寺》诗云:“春深玉殿紫苔封,簇绕屏山翠几重。鸟识磬声仍下食,云移潭影恰闻钟。”


古寺的面貌不是一味的朱赤明黄之色,三扇朱门前有两头白石狮子的立体圆雕。狮作昂首挺胸蹲踞状,雕刻精细,还原了唐朝时的坐狮风格。


进入石霜寺后,香客与游人首选的基本都是大雄宝殿,这也是寺里最主要的建筑了,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的布置,都是精心打造,为上香礼佛前的虔诚之举。


大雄宝殿前广场开阔,摆列着香炉、石碑和其它木架,一条条祈福的平安带横过半空,为来往的香客提供佛音福气的加持。



每一座寺庙都有香炉收纳着芸芸香客们敬上的香火,石霜寺的香炉炉身雕刻着金龙戏珠,精致却掩盖不住沧桑的痕迹。



天王殿内的四大佛教护法金刚分立两侧,持国天王、增长天王,还有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持着剑、琵琶、赤龙和伞,守卫着四方神州。


走进石霜寺里后,可以看到八种纹饰制成立体造型的陈设品吗,分别是轮、螺、伞、盖、花、罐、鱼、长,各有寓意,比如鱼象征着佛法具有无限生机,如鱼游水中,自由自在。



走廊的墙上悬挂着木牌,刻的都是经典的佛教语录,启迪人内心的深思。


南无阿弥陀佛是一句经典的佛号,译为“归命于无量寿觉及无量光觉也。”僧人们每天念诵,祈求内心的安宁,渡人渡己。


石霜寺身处江南,一脉相承了江南的特色婉约之美。千年的历程里早已敛去了曾有的大气,以小巧精致为主体,寺内处处可见各种小而美的事物,不知道是不是在表述着佛典里的“诸行是常,无有是处”。


石霜寺因山峻水秀,触石喷霜而得名。藏在浏阳的深山里,山色青青柳色新,有小塔如白玉柱兀立,除了寺庙内的佛家景致,四周的山色亦是无比醉人。



石霜寺内的僧侣们崇尚着自然简朴的生活,天气晴朗时还会在树下拾起落叶,普通人眼里的捡叶子却是僧人的另一种修行。

一花一叶一世界

石霜寺也是一个世界

曰佛

曰“无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既然你知道了这里

不妨去看看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