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散文《又见钻井》获得一个小奖

 深山木槿 2017-11-11


 〔札记〕李建学

 今天收到证书,我的散文《又见钻井》获“中铁二十局集团工会”杯全省职工散文大赛优秀奖。

《又见钻井》是2016年4月写的一篇短文,1840字,写了当时赶赴钻井生产现场拍摄视频专题片的感受;后来在油田内部的网络上出现过,也没有投稿。今年五月在网上看到陕西工人报社和陕西散文学会等四家单位联合组织征文比赛的消息,就把这个比较符合条件的稿子发过去了。时间一久,差不多忘了。今天收到证书,看到参赛结果,还好。

 重读这篇小文,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一直想更好的描写石油工人,却总是难以如愿。联想最近观看电影《劳动者》和小话剧《东区五十四栋》的感受,难道石油工人只能用“艰苦创业”之类的概念化形象来表现?

 久居大城市,天天守在科研大楼里,距离一线石油工人太远了;偶尔写一点文字,难免闭门造车。如何准确地表现新时代的石油工人,还是个值得深思的老问题。

                      

                                2017年11月3日于西安——办公室。

 

 附:又见钻井

 十二三年没有到过井场了。看到雄伟的井架,有一种久违的心动。

 缘于赶拍一组反映科研技术人员在野外生产现场工作的镜头,我们四人大清早从西安出发,一路向北,从金锁关进入铜川腹地的大山深处,拍摄了一些露头剖面外景。接着向西进入甘肃正宁县境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寻找,在与其接壤的宁县九岘乡看到距离西安最近的石油预探井钻井现场,行程已经超过四百五十公里。

 又见钻井,陪感亲切。

 多少年来,一说到石油,说到石油工人,马上想到的就是井架。多少年来,在国人的思想深处,高高的井架差不多就是石油工业和石油工人的象征。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跟铁人王进喜手握刹把钻井的飒爽英姿不无关系,亦与几十年的传统观念分不开。人人都知道,石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液态能源,开采手段最直观也最生动的就是钻井。

 可是,新世纪以来的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石油企业经过多次重组,几乎所有的油田都把钻井业务与主营石油天然气生产业务分离开来,钻井和钻井工人已经不能代表石油和石油工人了。现在的油气生产,钻井主要以工程技术服务的身份出现。也就是说,在油田内部,已经没有钻井业务,也就没有钻井工人了。

 没有钻井工人的油田,还是油田吗?

 当然是,而且是比以前发展更为迅速的现代化油气田。

 在长庆油田,经过1999年中石油的重组改制,将曾经转战陕甘宁“我为祖国献石油”近四十年的三个整建制钻井单位留在原长庆石油勘探局,成为生产技术服务性质的存续企业;而把采油厂和采气厂等油气主营单位组建为长庆油田分公司,成为国际上市公司中油股份公司下属的油气生产板块,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庆油田。2008年初,经过再次重组,长庆油田分公司与长庆石油勘探局合并。与此同时,把勘探局所有的钻井业务与四川石油管理局的相关业务整合,成立了更为专业化的川庆钻探公司。至此,在长庆油田内部,再也没有钻井单位,也没有钻井工人了。

 但是,伴随着长庆的跨越式发展,在鄂尔多斯盆地3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有来自川庆、华北、长城、渤海等大型钻探企业的数百家钻井队在日夜不息的钻井,有数以万计的钻井工人在幸苦劳作。而且,还有难以统计具体数据的私营钻井企业,也在承包钻井工程。

 如此景况,如何理解石油工人的代表形象,需要重新认识。

 说钻井工人还能代表石油工人吧,似乎不准确。说钻井工人不是石油工人吧,也不合适。那么,现在的石油工人该是一副什么样的公众形象?怎么集中表现比较合适,不好回答。

 站在钢铁堆积的井场上,钻机轰鸣。四月的陇东春意盎然,曾经熟悉的石油气息浓郁,却怎么也理不清头绪。

 我看到了,在长庆油田今年最新特别是距离西安总部最近的石油预探井生产现场,承担钻井业务的是渤海钻探工程公司,也是一支来自远方的钻井队伍。脚下颤动的土地,是甘肃省宁县一个叫做鲁甲村的旱塬。

 石油工人手握刹把的形象已经成为历史,如同早年的会计总是手抓算盘拨得噼里啪啦一样,不适应时代了。可是,石油工人的新形象如何描述或者说如何向公众展示,想了很久,还是没有合适的样板。

 站在现代化的井场上,王铁人当年舍生忘死跳入泥浆池的情景,已经成为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而不可能出现。

 现在的钻井生产现场,安全环保十分规范,没有许可不能走近钻探设备。泥浆池用一种新型材料铺垫着,严防液体渗漏污染土地。我们以钻井生产为背景拍摄,在振动筛旁,在录井室,在地质工工作的流程中,都拍摄了需要的镜头。虽然天气不大好,虽然还要赶到八十公里外的西峰基地去拍摄长庆油田最大的数字化岩心库,而且还要连夜赶回二百多公里之外的西安,以便第二天的加班加点。这都不算什么,最让人牵挂的,是找不到钻井工人之外能够替代石油工人形象的新元素,颇为纠结。

 我深知,铁人的形象太“铁”了,谁也无法替代,也就难以找到能够集中表现新时代石油工人形象的新元素。在“地球村”,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日趋成熟,也许根本就找不到能够集中反映石油工人形象的元素。

 可是,在舞台上表演,怎么塑造通俗易懂的石油工人形象,用那种道具比较准确,却是一个实际问题。

 几年前,我们尝试用手持笔记本电脑模型的技术型员工来反映数字化油田的石油工人,显得不伦不类,观众似乎也不怎么认可。

 又见钻井,又一次感悟石油,想到一个老问题,却没有答案。

散文《又见钻井》获得一个小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