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严重的结构分化现象,如果没有踏准市场“节奏”,投资者很可能是赚了指数却不赚钱。 据统计,截至11月7日收盘,除去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沪深两市有超过2000只个股今年是累计下跌,占两市个股总数的比例超过七成,其中累计跌幅超20%的个股超过千只,而两市涨幅超20%的个股还不足400家。 不过,从10月底到11月初,虽然A股整体出现一轮阶段性调整,不过仍然有一批个股股价连创新高。据统计,在此期间股价创出历史新高的多是今年以来持续走强的科技蓝筹。与之相对的是,传统周期行业的龙头股已风光难现。因此,有主流券商通过量化指标筛选出了“稀缺科技50”概念。 虽然今年以来大部分个股处于下跌状态,不过在A股各大指数中除了创业板指数外,其余主要指数今年均出现上涨。 对此,有券商策略分析师向媒体记者指出,上一轮牛市普涨是在几次降息后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而结构性上涨才是市场的常态。一般而言,当年景气度改善的行业和个股通常会有较好的市场表现。 据统计,10月31日~11月6日期间,虽然A股各大指数处于阶段调整中,不过两市还是有一批个股逆势创出历史新高。除去新股和次新股外,在此期间曾创出股价历史新高的个股有近30只,其中主要是三安光电、海康威视、中兴通讯、信立泰、亨通光电、海能达、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大华股份、隆基股份、长春高新、大族激光、青岛海尔等今年以来持续走强的科技蓝筹。而另一方面,近期“漂亮50”的分化迹象越来越显著,具体表现在来自传统周期性行业的龙头股与TMT、生物医药等行业的龙股走头势分化明显。 对此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认为,出现这种现象表明市场对传统行业未来的业绩前景确定性存在疑虑,而具有成长性的科技龙头股确定性更高,预计这种分化将可延续。 日前,有主流券商通过纳入企业研发支出和扣非净利润的量化指标筛选出了A股的“稀缺科技50”,这50只个股也均来自于TMT、生物医药等科技型行业。 附:稀缺科技50名单 --END--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