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坚(生活于唐大历年间),字号不详,江西临川人。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临川八大家”之一。其家境贫寒,勤奋好读,善诗,“遍览九经,篇咏之间,风骚可摭”。与同邑邓通、陈周毛、黄发起、危全讽、危仔昌、张顶、元德昭并称“临川八大家”,和张顶则首开了临川文学创作的先河。 因家境贫穷,他的学问也不为乡人所了解。妻子感觉苦日子不好过,见他久久不能入仕,觉得没有奔头了,便向杨志坚索要休书想离婚。杨志坚无奈,赋诗一首《送妻》,以质朴、真切的语言表述了自己坚持学业的志向和终能学成的信念,内含无奈同意离婚的之意。 送妻 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 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迟。 荆钗任意撩新鬓,明镜从他画别眉。 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 这诗写得质朴、无奈,而妻子不理解,仍要弃他而去。那时女子离婚改嫁,男方如果不写“放妻书”,那事情就比较棘手的。杨志坚不太情愿,最后还是同意离婚,但写的是《送妻诗》而不是“放妻书”,他的妻子回娘家想想还是不太放心,就拿着杨志坚的诗,到州里去办理官府的公文,以便改嫁。 这时的地方官抚州刺史是唐代鼎鼎有名的颜真卿。他在评判的公文上说:“杨志坚很早就钻研儒家学说,很有作诗的名声,心里虽然羡慕高高地考中科举,自身却没有享受到一点俸禄。他的愚昧的妻子看他始终没有考中功名,竟然不想再和他一起生活下去,不愿意象冀缺的妻子,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只想学朱买臣的女人,讨厌并抛弃自己的丈夫。给家乡带来耻辱,败坏了道德教化,如果不给以惩罚警诫,怎么能制止这类轻浮的行为呢?妇人应当打二十板子,任凭她去改嫁。 并帮助提携穷诗人杨志坚,先资助他粮食布匹,再让他随着军队暂时担任个职务。”四面八方的人们听说了这件事,没有不心悦诚服的。从此江表一带的女子,没有敢抛弃她的丈夫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