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大同新建造城墙?

 扬眉剑客 2017-11-12

1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允许我抒发一下情怀。

我是一个老城墙的爱好者。

曾几何时,中国就是一个城圈子的世界,几乎每一个县、每一个府,都有自己的城墙;多数地方的城墙是伴城而生的,与城的历史一样长。城墙有大有小,大的围城数十里,城门十余所,小的也能绵延数里,而东西南北四座门是要配齐的。现在好多城市还有这样的街道地名,如环城东路、大南门、小西门等,实际上就是过去的老城墙消失后留下人文遗迹。

我曾经想,假如回到古代,行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每过百里地,眼前就会蓦然突起一座高大的城门楼子,左右展望,是无边的城墙,城上的垛口像天狗啮天的门齿。那是何等壮观!

我爱城,便有一个至大的遗憾,就是雄伟的北京城在上世纪60年代的消失。

(北京东便门角楼)

我在北京生活过6年,游览过北京所有的景点,然而我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我在某个秋日的下午,一个人徜徉在北京东南残留的那一段角楼遗址上。整整一个下午,漫步,伫立,远眺,危坐……沉浸在无尽的遐思与联想中。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我曾经有一个愿望,就是遍览中国现存的古城,将那壮丽的图景拍摄下来,甚至将来结集出一本图册。目前我已亲自登临过不少古城墙,如北京(含长城部分地方)、南京、西安、荆州、襄阳、凤凰、丽江等地保存状况不一的城址。然而,现在我已经完全放弃了这个想法。为什么呢?因为我看到的这些“老城墙”,多数都令我失望。比如湖南凤凰的所谓古城,我只远远瞟了一眼,就为其“复建”的粗鄙和丑恶而哀叹,那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古城!看惯了假的古城,我再出一本“复建古城图集”,还有意思吗?

2

因为拆,才有复建。

清末民初,中国的古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拆。

拆城,有其道理和现实需要(比如建大马路,城址的展拓、城市功能的丰富等),可以说,拆掉老城墙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必然代价;然而,有些不能拆、不该拆的,也给拆了。中国人自我毁灭的疯劲,实在令人叹为观止。造成现在已经很难看到真正的古城了!

过去拆起来一点都不可惜,如今又紧巴巴地复建,中国人再次展现了他们为追求利益而造假的疯狂。

大同复建城墙的事,我不太清楚。但大同所做的事情,不外乎是当下诸多怪现象中并不特殊的一例而已。我就近说说我刚去过的襄阳吧,以此便可见彼。

(襄阳古城)

3

刚好在今年夏天,我去了趟湖北襄阳(襄樊)。襄阳是很有名的地方,这里曾是南宋抵抗蒙元进攻的前线城堡,小说中大侠郭靖夫妇守襄阳的故事广为人知。然而襄阳的旅游资源不是很丰富,城区一个重要的景点,就是襄阳古城。我去襄阳时,专门在古城旁边选择了一家酒店,就是为了看古城方便。

可是我看到的“古城”,令人失望。

且不说它的低矮、单薄、残破,形制古怪,我看到的是一座复建痕迹很浓的城墙。

我虽然专业是历史而非考古,而也算得半个“古物专业人士”,以我的眼光,一眼便能看出,这真是一座复建的“古城”。看看上图交错铺设的地砖,再看下图垒砌的城砖——

这是多么糟糕的材质啊,不知使用了几年,已经残败如此了,露出里面粗糙的黄泥浆。而砖与砖之间的粘合,也不是传统的灰浆工艺,这不就是水泥么?这样的“古城”,不待再给它几百年变古,它已经熬不住风雨的吹刷了!

刚好这段“老城”正在维修施工,我顺手拍了几张——

看看,这大约是一截隔断墙,它的建设,完全是“现代工业”,与城市里常见的挡土墙何异?

这样的“古城”,除了基址是在原来的位置,或许有部分夯土是原来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是“原汁原味”的呢?这样的新城,看点在哪儿?给今人的启示在哪里?

4

如此“复建”古城,建设方确实有他们的难处。

过去的城墙,毁得太彻底,虽说古建修复应该是“修旧如旧”,可旧的东西——比如最重要的老城砖,一块都找不到了,怎么“如旧”呢?据说北京部分老城复建时,向民间征集老城转(这些砖被百姓自取自用了),一共搜集到二十多万块,那么北京城的复建,“原味”就多一些。

由于老建筑过去毁得太厉害,消亡得太彻底,如今要恢复、复建,头一个难题,就是找不到旧构件了——那是真正为“旧”的东西。导致复建的老城,很少有老的东西,就像一瓶鳖在里面游过泳的鳖精。

其实修旧如旧不单构件需要真的旧物,施工方法上也要尽量采用传统工艺,新烧造的城砖要寻找老原料老配方,使用老工艺,按原来的形制复原(需要加以文献考证),这也是“如旧”的一种方式。

而那种随便弄一批砖,像农村建房子,用水泥一砌,弄成一个城墙的样子,就当做古城来卖给旅游者,实在是骗人!

说来说去,古城复建之风很盛,但现代的复建古城,往往成为当代人浮躁、急功近利的滑稽标签。历史是什么?历史是时光是压缩包,是岁月的沉淀,是经得起风雨和时间考验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新的古城里,有一分一毫吗?

那些匆匆忙忙复建的的古城,不看也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