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笃行,才是真正的文化

 儒学家风 2017-11-12

我们一直认为,知识就是文化。其实,这是有差异的。我们光从文字上分析就会知道知识,就是知道和认识;文化,却是有文有化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不是单只学习文字文道,更是指学习圣人之道。

举个浅显的例子: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读过了,知道是出自《论语》,这就是知识,知道和认识

深一点的理解,明白孔子讲待客之道,对待别人要“乐乎”接待,这就是理解了圣人之道,可以说是文

再深一点,这句话是根据《易经~比卦》讲的“不宁方来”,我们有某些比别人长的,别人才来近我,我们要关照别人。不关照别人,“乐乎”对待别人,最终别人也就不来了。《比卦》的综卦是《师卦》,《师卦》就是战争,不“乐乎”对待别人,反过来走《师卦》的路,就容易引起战争。很多争执、斗争,就是由于没有“乐乎”相待引起的。但是理解到这么深,也还是文而已

只有到了真正的发出心念,以和平相处,以“乐乎”相待,在每件事,对每个人都以此心念而行的时候,才是学文有化,才可以算是有文化。


知识和文化的差别:

2012年3月31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位留日学生和来接他的妈妈发生争执,竟然拿刀将母亲刺成重伤。

你说,能留日的学生,知识多吗?不多,也肯定考试不过,争不得学位。但是,行动是什么样的?举刀弑母。

学文之人,必明孝道的道理的,做到孝道,是学文有化入行动。

有知识,没文化。连圣人之道()也不理解,更别说落实到行动了。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为什么重视行动,而不在意“学”?“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学过没做到也没用,没学过却做到了,也是学到了。

这个现象,在生活中,是很明显出现的,很多没读过高学历的人,待人是很朴素的,很热情,很和平,只要你不要去触犯他,都会得到他热情和平的相处。你到一些国家单位去办事,明明窗口就写着“热情接待”,但是,窗口的办事人员,却是冷冰冰的。你说,这些人没知识吗?没知识咋能竞争上这个岗位?但实际上,这些人没文化,们不理解“热情接待”,它们也做不到行动上。

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儒学文道,终极一点,在于“笃行”,“学文”学得再好,没有“笃行”,也只是有文无化,谈不上是文化。

中国人的问题,不是知识的问题,是在文化。知道的都知道了,认识的也认识了,理解的也理解了。但是,做不到,就不能说是有化,是“学文”没化。

对于这个,举太多的例就真的没有必要了。于某讲《论语》传统文化,讲得好不好,不要评价,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是,在行为上引起别人的批判,很多人就反感。微信上就疯传着《满口仁义道德的于某,为何现在销声匿迹了?》。行动上的问题,直接反推到文理的问题。

笃行,就是考验对“文”有没有真正的化。只有到了化的地步,把“文”(圣人之道)融入自己的行动中,这才是真正的化了。

宗教上,佛道二教,把追求成佛成仙讲是人的修行。他们要修,也重在行。要修成佛成仙,没行也是不可以的。读了经书,只是知识,知道和认识,开悟了,也只是在“文”,切实修行,才是通往成佛成仙的脚步。佛教,读佛经开悟了,还是要修菩萨道的,不修,还是凡夫俗子。

贵在行动!孔子就讲:“听其言,观其行”,行动才是真正辨别这个人是什么样的。

孔子也讲“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有没有文化,说得很漂亮,行动却没有的,那个不算,君子不是这样的。

“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 即深交究竟平常”。真正有文化的人,不会夸夸其谈,反过来,那个会做不到。

《易经~谦卦》,学习儒学的,很多都学过,让人来讲,也很多人讲得来,但是,只有真正有文化的人,却才会很谦逊。为什么?因为真正的明白了“文”理,才会融化入自己的行动才会笃行。这个真的是知识和文化的区别。

知识,还只是知道和认识。只有到了“学文”有化,才会笃行。

笃行,才是真正的有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