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子的格物致知之学

 清醒4321 2017-11-12

(李祥俊教授和陈达隆先生)

  

     朱子注:“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又说:“格物,便是下手处;知至,是知得也”《语类卷15。经下》

 要见得这个入手处、实得处,我们还要回过头来研究“如何格物致知”的问题。上次谈到,格物的要点,在“不得不理会”。看朱子解说道:  圣贤不是教人去黑淬淬里守著。而今且大著心胸,大开著 门,端身正坐以观事物之来,便格它。” 《语类卷15。经下》今为便于共学深入,冒昧撮其大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无一物一事不可格。

 

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於一草、一木、一昆蟲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 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 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语类卷15。经下》

 

     这里说一草一木也要格,被人误会为科学精神。其实朱子之意,是要人去境上悟这个道理出来,而不要读一遍书就轻轻放过。穷极身边的事物,会形成我们深究极研的习惯。这个工夫始而极粗,然后渐细。圣贤人格,放之于万物万事,所以我们也可以从对待万物万事去体贴他,去参究他。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这个道理。

 

然而格草木之理,也不妨深入,也不妨专家。“格物,是格尽 此物。如有一物,凡十瓣,已知五瓣,尚有五瓣未知,是为不尽。如一镜焉,一 半明,一半暗,是一半不尽。格尽物理,则知尽。 《语类卷15。经下》如果我们懂得“不得不理会”的道理,就了解观察自然万物之理,正是启发道心的机遇,正是迸发向上一机的关窍。这样一个转化是那样自然悄然,连朱子本人可能都不会去刻意留心。而用心愈切,所观愈深,所发愈为有力。如孔子看鸟:“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时哉时哉!’”《论语。乡党》孔子“君子不器”,岂非来自于他“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和“学无常师”的经历。种地要研究天时草木之理、修水利要研究水土之理,但格物致知的用力处却要在事境上切问近思才得。古人谓:“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语虽高远,由此契入则其至可期也。朱子因此论所谓“合内外之理”。

 

叔文问:格物莫须用合内外否?曰:不须恁地说。物格後,他内外自 然合。盖天下之事,皆谓之物,而物之所在,莫不有理。且如草木禽兽,虽是至 微至贱,亦皆有理。如所谓仲夏斩阳木,仲冬斩阴木自家知得这个道理, 处之而各得其当便是。且如鸟兽之情,莫不好生而恶杀,自家知得是恁地,便须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方是。要之,今且自近以及远,由粗 以至精。

问:格物须合内外始得?曰:他内外未尝不合。自家知得物之理如此, 则因其理之自然而应之,便见合内外之理。目前事事物物,皆有至理。如一草一 木,一禽一兽,皆有理。草木春生秋杀,好生恶死。仲夏斩阳木,仲冬斩阴木 皆是顺阴阳道理。砥录作皆是自然底道理。自家知得万物均气同体,见生 不忍见死,闻声不忍食肉,非其时不伐一木,不杀一兽,不杀胎,不殀夭, 不覆巢,此便是合内外之理。 《语类卷15。经下》

 

更有二种胜义。

 

第一,避免空谈。盖大学之教,必先体悟圣人之心,继以修齐治平为用。但天理太虚阔,文人爱清谈。所以需要以物理和道理,生活和修道,相互印证,庶几使学者之心,时时不离大学之途。朱子说:

“格物,不说穷理,却言格物。盖言理,则无可捉摸,物有时而离;言物,则 理自在,自是离不得。”“ 人多把这道理作一个悬空底物。大学不说穷理,只说个格物,便是要人就事 物上理会,如此方见得实体。所谓实体,非就事物上见不得。且如作舟以行水, 作车以行陆。今试以众人之力共推一舟於陆,必不能行,方见得舟果不能以行陆 也,此之谓实体。《语类卷15。经下》

 

第二,循序渐进。理无内外,人有顿渐。我们但能存这求道的念头,时时留意追究,便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粗及精。今日明得一点,明日又明得一点,终能积累功深,豁然贯通。借禅宗说法,就如“冷灰里爆豆子”一般。“因那理会得底,推之於理会不得底,自浅以至深,自近以至远。”《语类卷14

 

“问:  思量义理,易得有苦切意思,如何?’曰:‘ 古人格物、致知,何曾教人如此。 若看得滋味,自是欢喜,要住不得。若只以狭心求之,易得如此。若能高立著心, 不牵惹世俗一般滋味,以此去看义理,但见有好意思了。’问:‘ 所谓一草一 木亦皆有理,不知当如何格?’曰:‘ 此推而言之,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 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磽,厚薄不 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问:‘ 致知自粗而推至於精,自近而推至於远。 不知所推之事,如世间甚事?’曰:‘自无欲害人之心,推之举天下皆在所爱。至如一饭以奉亲,至於保四海,通神明,皆此心也。 《语类卷18

 

、自已知处推开去。

 

上面讲一物一事都要格,其实不是随手乱抓,而是有先后轻重的。这个入手处,就是反观自己灵明不昧的一念。看朱子说:“且如人知己德之不明而欲明之。只这知其不 明而欲明之者,便是明德,就这里便明将去。《语类卷14。经上》这里朱子特别得力于孟子发明的“四端”,认为这良知良能是学者做格物致知工夫的天然的入手处。而要点是,必要抓住这当下一念,深思反省,当下在自己心上见得一个是非,以求彻上彻下追究至极。

 

换言之,这是因为心中存了做圣贤之志,所以遇到 “亲亲敬长谦逊是非”的情境就会用力,较之从自然事物上得启发,这里直接去看自己内心的良知作用,是更 直接的格物法。曾子一日三省,亦如是也。

 

       问:“‘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是如何?曰:人固有理会得处, 如孝於亲,友於弟;如水之必寒,火之必热,不可谓他不知。但须去致极其知, 因那理会得底,推之於理会不得底,自浅以至深,自近以至远。又曰: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语类卷15。经下》

 

张仁叟问致知、格物。曰:物莫不有理,人莫不有知。如孩提之童,知爱其亲;及其长也,知敬其兄;以至於饥则知求食,渴则知求饮,是莫不有知也。 但所知者止於大略,而不能推致其知以至於极耳。致之为义,如以手推送去之义。 凡经传中云致者,其义皆如此。 《语类卷15。经下》

 

格物二字最好。物,谓事物也。须穷极事物之理到尽处,便有一个是, 一个非,是底便行,非底便不行。凡自家身心上,皆须体验得一个是非。若讲论文字,应接事物,各各体验,渐渐推广,地步自然宽阔。如曾子三省,只管如此体验去。《语类卷15。经下》

 

所谓穷理者,事事物物,各自有个事物底道理,穷之须要周尽。若见得一边, 不见一边,便不该通。穷之未得,更须款曲推明。盖天理在人,终有明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谓人合下便有此明德。虽为物欲掩蔽,然这些明底道理未 尝泯绝。须从明处渐渐推将去,穷到是处,吾心亦自有准则。穷理之初,如攻坚 物,必寻其罅隙可入之处,乃从而击之,则用力为不难矣。孟子论四端,便各自有个柄靶,仁义礼智皆有头绪可寻。即其所发之端,而求其可见之体,莫非可穷之理也。 《语类卷15。经下》

 

    三、朱子批评古今对于格物致知的认识,常见有如下的误区。

 

第一.格物、穷理,打做两节。

 

问:致知,是欲於事理无所不知;格物,是格其所以然之故。此意通否? 曰:不须如此说。只是推极我所知,须要就那事物上理会。致知,是自我而言;格物,是就物而言。若不格物,何缘得知。而今人也有推极其知者,却只泛泛然 竭其心思,都不就事物上穷究。如此,则终无所止。义刚曰:只是说所以致 知,必在格物。曰:正是如此。若是极其所知去推究那事物,则我方能有所知。 《语类卷15。经下》这是先存了个“理”在心里,然后去事物上看其所以然。原不曾“撞上这个道理”。

 

元昭问:致知、格物,只作穷理说?曰:不是只作穷理说。格物,所以穷理。(这人只以格物做个穷理的样子,不知格物所以得见自家心中之理。)又问:格物是格物与人。知物与人之异,然後可作工夫。曰: 若作致知在格物论,只是胡说!既知人与物异後,待作甚合杀。格物,是格尽 此物。如有一物,凡十瓣,已知五瓣,尚有五瓣未知,是为不尽。如一镜焉,一 半明,一半暗,是一半不尽。格尽物理,则知尽。如元昭所云,物格、知至当如 何说?(这人以对比分析研究人性,朱子斥为胡说:这样分析出来的人性,于己何干。)子上问:向见先生答江德功书如此说。曰:渠如何说,已忘却。 子上云:渠作接物。曰:又更错。 《语类卷15。经下》将心体验。不然,皆是闲说。《语类卷-14经上》

 

第二、物物致察以为学问。这一类与前相反,以研究物理作为学问。

 

 “问:‘ 物物致察与物物而格何别?’曰:‘ 文定所谓物物致察,只求之於外。 如所谓 察天行以自强,察地势以厚德 ’,只因其物之如是而求之耳。初不知天如何而健,地如何而顺也。‘“《语类卷18

 

     然则如何便不落物物致察之病?朱子指出:

 

     器远问:致知者,推致事物之理。还当就甚么样事推致其理?曰:眼前凡所应接底都是物。事事都有个极至之理,便要知得到。若知不到,便都没分明;若知得到,便著定恁地做,更无第二著、第三著。止缘人见道理不破,便恁地苟简,且恁地做也得,都不做得第一义。《语类卷15。经下》

 

    第三.说理口若悬河,只做干知学问,不是真知。

 

又问: 间有一种小有才底人,於事物上亦能考究得仔细,如何却无益於己?曰: 理会底,圣人亦理会,但他理会底意思不是。彼所为者,他欲人说,他人理会 不得者,我理会得;他人不能者,我能之,却不切己也。 《语类卷15。经下》问什么学问,他理会的不是?原来一门心思要做“学术泰斗”,奈何说得做不得,所以朱子认为他只是个小有才的人。

 

问窦从周:曾看格物一段否?因言,圣人只说格物二字,便是要人就事物上理会。且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处饮食言语, 无不是事,无不各有个天理人欲。须是逐一验过,虽在静处坐,亦须验个敬、肆。 敬便是天理,肆便是人欲。如居处,便须验得恭与不恭;执事,便须验得敬与不敬。有一般人专要就寂然不动上理会,及其应事,却七颠八倒,到了,又牵动他 寂然底。又有人专要理会事,却於根本上全无工夫。须是彻上彻下,表里洞彻。 如居仁,便自能由义;由义,便是居仁。敬以直内,便能义以方外;能义以方外,便是敬以直内。 《语类卷15。经下》 

    格物,须是从切己处理会去。《语类卷15。经下》

“盖致知便在格物中,非格之外别有致处也。”《语类卷18

 

现在再来读朱子对《大学》的注:“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我们就会比较有感觉了。

 

“格物,只是就事上理会;知至,便是此心透彻。”又说格物,便是下手处;知至,是知得也     

 

可知前面说格物致知,是才下手做这一个工夫;而物格知至,则是大人之学第一阶段的工夫已经真实不虚地做到了。自肯自信,一步一个脚印。从内心涤除污垢发起明德,是朱子与汉唐儒的最大不同。

 

致知,不是知那人不知底道理,只是人面前底。且如义利两件,昨日虽看义当为然,而却又说未做也无害;见得利不可做,却又说做也无害;这便是物未格, 知未至。今日见得义当为,决为之;利不可做,决定是不做,心下自肯自信得及,这便是物格,便是知得至了。此等说话,为无恁地言语,册子上写不得。似恁地说出,却较见分晓。《语类卷15。经下》

 

问:格物、穷理之初,事事物物也要见到那里了?曰:固是要见到那 里。然也约摸是见得,直到物格、知至,那时方信得及《语类卷15。经下》

“理固自有表里精粗,人见得亦自有高低浅深。 有人只理会得下面许多,都不见得上面一截,这唤做知得表,知得粗。又有人合 下便看得大体,都不就中间细下工夫,这唤做知得里,知得精。二者都是偏,故 大学必欲格物、致知。到物格、知至,则表里精粗无不尽。”《语类卷16

 

到这里便有“无所不知”与“豁然贯通”的进境。以下引旧文《格物致知之道》述之。

 

无所不知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全体的曲折过程。朱子道:欲究极其物之理,使无不尽,然後我之知无所不至。” “格物,是物物上穷其至理;致知,是吾心无所不 知。格物,是零细说;致知,是全体说。”《语类卷十五》

 

何谓零细说?何谓全体说?盖朱子认为,人人心中本具仁义礼智之德,就好像一面镜子,映照万物。“明德是自家心中具许多道理在这 里。本是个明底物事,初无暗昧,人得之则为德。如恻隐、羞恶、辞让、是非, 是从自家心里出来,触著那物,便是那个物出来,何尝不明。缘为物欲所蔽,故 其明易昏。如镜本明,被外物点汙,则不明了。少间磨起,则其明又能照物。” 《语类卷十五》可见“吾心无所不知”是说自心原有的德性,遇到万事万物都能知是非善恶。而众人之所以不能如圣人,是被利欲所昏。“知者,吾自有此知。此心虚明广大,无所不知, 要当极其至耳。今学者岂无一斑半点,只是为利欲所昏,不曾致其知。孟子所谓 四端,此四者在人心,发见於外。吾友还曾平日的见其有此心,须是见得分明, 则知可致。”《语类卷十五》   朱子更比喻说:“亦如灯烛在此,而光照一室之内,未尝有一些不到也。”一灯在室而光明无所不到,方是知之极处。一明而一切处无不明,无所遮蔽,所以致知是全体说。

 

    由此可以理解,格一物之理,未必能去尽我心上的一个污点。尽万物之理,一时乃至一生,或能磨得出我之全体光明。因此,格物是零细说。虽然格物是零细工夫,每当穷格一物至尽处,便有一份受用。所谓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日积月累,忽一日触着,便会豁然贯通。学人当由此贯通处反身观察万物,才理解“无所不知”的真实意涵。此处当与孔子“我欲仁、斯仁至矣”并读。

 “所以贵致知,穷到极处谓之。或得於小而失於大,或得於始 而失於终,或得於此而失於彼,或得於己而失於人,极有深浅。惟致知,则无一 事之不尽,无一物之不知。以心验之,以身体之,逐一理会过,方坚实。 《语类卷十五》

“只是做工夫全在自家身心上,却不在文字上。文字已不著得思量。说穷理, 只就自家身上求之,都无别物事。只有个仁义礼智,看如何千变万化,也离这四 个不得。” 《语类卷十四》

 

“无所不知”的境界,不是玄谈,而是可以验证的。何以见得?朱子说自己的经验道:

 

“格物穷理,有一物便有一理。穷得到後,遇事触物皆撞著这道理:事君便遇 忠,事亲便遇孝,居处便恭,执事便敬,与人便忠,以至参前倚衡,无往而不见 这个道理。。。岂有学圣人之书,为市井之行,这个穷得个甚道理!而今说格物穷 理,须是见得个道理亲切了,未解便能脱然去其旧习。其始且见得个道理如此, 那事不是,亦不敢为;其次,见得分晓,则不肯为;又其次,见得亲切,则不为 之,而旧习都忘之矣。” 《语类卷十五》

 

豁然贯通 这里讲的是更进一步的工夫境界,是由知至而意诚、由险峻而平易、从有为达无为的境界。这里也还有深浅的不同。

 

功夫到时,心中会有光明迸发、一通百通的体验。每个人的条件不同,具体的表现也会有差别。朱子所谓 “虽万物亦只是一个知”,更举《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云:“此个道理,不惟一日间离不得,虽一时间亦离不得, 以至终食之顷亦离不得。”《语类卷十六》

 

在朱子,这个道理就是仁义礼智四个字。“人本来皆具此明德,德内便有此仁义礼智四者。只被外物汨没了不明,便都 坏了。所以大学之道,必先明此明德。若能学,则能知觉此明德,常自存得,便去刮剔,不为物欲所蔽。推而事父孝,事君忠,推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皆只 此理。大学一书,若理会得这一句,便可迎刃而解。”《语类卷十四》《大学》所谓新民事 --- 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从此明德推出去的自然延伸,如光之于灯,无远弗届。(这个也是不得不理会的)所以朱子说只需会得这一句。

 

工夫彻上彻下,到得这里诚意自然现前,就能时时作得自己的主人公,光明常照,不被眼前的私心物欲所动。故曰:“格物是梦觉关。格得来是觉,格不得只是梦。诚意是善恶关。诚得来是善, 诚不得只是恶。”《语类卷十五》

 

   “问:‘ 知至到意诚之间,意自不联属。须是别识得天理人欲分明,尽去人欲, 全是天理,方诚。’曰:‘ 固是。这事不易言。须是格物精熟,方到此。居常无事,天理实然,有纤毫私欲,便能识破他,自来点检惯了。譬有贼来,便识得, 便捉得他。不曾用工底,与贼同眠同食也不知!’”《语类卷十五》

到这里来是什麽光景?借用禅宗的话:“知妄即离,不需方便。”觉悟以后,也只是个时时醒觉,任他家事国事天下事到来面前,认得那个是真那个是妄,是的便行,非的便不行。这就是所谓“虚灵不昧,具万理而应万事”。后人喜欢谈玄说理,把义理挂在口头,以为高明,原是不曾到过那个地头的妄语而已。

 

“问:“或谓‘虚灵不昧’,是精灵底物事;‘具众理’,是精灵中有许多条 理;‘应万事’,是那条理发见出来底。” 曰:“不消如此解说。但要识得这明 德是甚物事,便切身做工夫,去其气禀物欲之蔽。能存得自家个虚灵不昧之心, 足以具众理,可以应万事,便是明得自家明德了。若只是解说‘虚灵不昧’是如 何,‘具众理’是如何,‘应万事’又是如何,却济得甚事!”《语类卷十四》

 

能在事事物物上懂得这个,就是理穷而知至。在事事境境上都能做得到,实际到达那个境界,是知至而意诚。朱子讲得非常亲切,对于非仁非义非礼非智的事,先是从怕后果不敢做,到懂道理是非而不肯做,再到从心底里清澈明白不想做。最后所有的言行举动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都是仁义礼智。(看,这又是不得不理会)

 

   “问:诚意莫只是意之所发,制之於初否?曰:若说制,便不得。须是先致知、格物,方始得。人莫不有知,但不能致其知耳。致其知者,自里面看出, 推到无穷尽处;自外面看入来,推到无去处;方始得了,意方可诚。致知、格物是源头上工夫。看来知至便自心正,不用‘ 诚意 ’两字也得。”《语类卷十五》

 

   “格物时是穷尽事物之理,这方是区处理会。到得知至时, 却已自有个主宰,会去分别取舍。初间或只见得表,不见得里;只见得粗,不见得精。到知至时,方知得到;能知得到,方会意诚,可者必为,不可者决不肯为。 到心正,则胸中无些子私蔽。洞然光明正大,截然有主而不乱,此身便修,家便齐,国便治,而天下可平。”《语类卷十五》

 

在朱子看来,证得诚意并不是工夫的终点。第一,自以为知至了却不能时时事事行得,有一毫人欲在还是未到真知彻骨;第二,意虽诚而不纯一,更需要时时用工警觉,去自欺之病;第三,即使自修已达至善,但治国平天下还需要在事上一一磨练。所以朱子强调另一更高层次的格物致知工夫。故曰“诚意者,行之始也。”《语类卷十五》诚意之行,表现在成就修齐治平之功。一而二、内而外、知而行、圣而王。

 

   “然既明其明德,又要功夫无 间断,使无时而不明,方得。若知有一之不尽,物有一之未穷,意有顷刻之不诚, 心有顷刻之不正,身有顷刻之不修,则明德又暗了。”《语类卷十四》

 

    “致知哪有了期!”《语类卷十五》

 

     孔子自述: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纯亦不已,所以有至善之境。至善之境,便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


本文摘自:燕京读书会的博客


如果你喜欢本公众号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唯码,期待您的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