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莓种植能赚钱,关键看你种对了吗?

 笑大 2017-11-12

已近深秋,但剑川县甸南镇白山母村3000多米海拔的高山顶上,一望无际的蓝莓园正蓬勃生长,这里是剑川金牛农牧庄园506亩的蓝莓基地,今年7、8月份基地中的113亩蓝莓已进入盛果期,投入1300多万元的蓝莓基地获得了200多万元的纯收入。蓝莓种植需要酸性环境,要看土质是否合适。


“我们庄园与中粮海优(北京)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订单,生产(安萃)国产蓝莓,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目前已建有冷库200㎡、场房216㎡,明年还要再扩种500亩。”基地负责人杨路树介绍。对于鲜食蓝莓而言,户外种植,产品口感更好。

资本入驻,激活山乡发展活力。金牛农牧公司成立于2013年2月,依托白山母村海拔高、气候冷凉、植物生长周期长等自然优势,租用该村山地3800亩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租期20年。通过不断探索,因地制宜,目前已种植蓝莓506亩、续断370亩、重楼30亩,养殖乌骨羊430头、红骨羊127头、中华蜂110箱。 农产业多向发展。

                   

2016年,该公司被认定为州级现代农业庄园。该公司入驻白山母村三年来,已交付租金88万元,租用山地涉及该村农户51户,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实现每户农户增加山地租金收入1.7万元。同时,庄园年用工量1.5万工时,用工覆盖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9户,达到100%,该村每年可增加打工收入150万元,户均增收1.26万元,解决了贫困村就业难、就近打工难的问题。大公司要与当地百姓“和解”。


“我于今年一月份开始在基地从事用工管理工作,每月工资2400元。在蓝莓采摘期间,基地每天用工80至100多人。”基地的一位村民坦言。

“从明年起,该庄园采取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贫困户签订‘精准扶贫’蓝莓种植协议。”种植之前还是需要有保障!


据了解,合作中庄园将发动周边农户在自有土地上大力种植蓝莓,提供蓝莓种苗与栽培技术,产品产出时按市场价每公斤上浮2-3元向农户收购;无偿划拨1000亩土地大力发展蓝莓产业,提供蓝莓种苗、栽培技术与水利设施,第一年补助2500元/亩,第二年产出后产品按市场价每公斤上浮2-3元向农户收购。


“蓝莓亩产预计达300到500公斤,按每公斤150元计算,农户亩均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


蓝莓是一种新型产业,但是价格偏高,生鲜产品的储运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好的东西进不了市场,卖不出价格,只能亏损。要形成盈利点,肯定需要规模化,借助其他平台建立保障设施,做大做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