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地位最高的人,一生未曾露面却让明代皇帝们纷纷讨好他

 容得草堂 2017-11-12

在以皇权为大的封建社会,帝王们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敬畏的人,天地、祖先是每个帝王都会祭拜的对象。除此之外,自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派的创始人孔孟也会受到历代帝王们的尊崇而受到供奉,但有个朝代是例外的,它就是明朝。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孔孟便受到供奉

虽然是汉人王朝,但明朝历代帝王们并没有像他们的先辈们那样尊崇孔孟,特别是亚圣孟子,其就曾被朱元璋搬出了庙堂,好在有铁杆粉丝为孟子说了不少好话,朱元璋才将其重新供奉起来,即使如此,朱元璋仍是不待见孟子,而且还删除了其不少言论。

有了“始”皇帝定下的规矩,明朝历代帝王们几乎都不如其它朝代的帝王一样待见孔孟,否则就是有违祖制了。那么,谁取代了孔孟在他们心中的位置呢?答案是传说中的张三丰。

朱元璋非常不待见孟子,曾将其搬出庙堂

说起张三丰,大家定不陌生,其早已出现在了各种影视作品中,并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值得一提的是,张三丰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被虚构出来的,历史上还真的有这么一个人。据现存的大多数史料记载,张三丰,名君宝,字玄玄,大概出生于1247年或1248年。其它史料事迹和大多影视作品无异,其创立了武当派,并开创了如今早已响彻华夏的太极拳。成立门派后,这张老便开始四处仙游,可谓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慢慢的,随着武当派的成立,张三丰张真人的大名便开始传扬开来,其各种事迹也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张三丰形象

到了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时,此时已经120岁的张三丰,其大量不可思议的事迹在民间和朝野传的正劲,朱元璋遂派人前往武当山找寻这位真人,但皆不得见,无奈的朱元璋于是只好给武当弟子们留下话,意思大概是若碰到了这位真人,请他来跟我谈一谈。当然了,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据说是为了解散武当道教。

武当道教

明成祖朱棣上位后,他可不像他老爹朱元璋那样对真人冷漠,而是非常尊崇他,于是他派出了学士胡广前往武当山去寻访仙人。胡广寻访数次皆不得后,朱棣不高兴了,于是下了命令,务必找到仙人。无奈的胡广最终称自己见到了张真人,但真人要到太上老君那里赴宴,不能奉召。这下总算觅到了真人的音讯,朱棣非常高兴,并写了一封信,意思大概是希望能见得真人一面,据说张真人还给朱棣回了一封信,这让朱棣更高兴了,为了讨好真人,朱棣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为其盖了不少庙堂、道观,并封其为“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

朱棣多次派人去寻访张三丰皆未得果

按理说,到朱棣时,此时的张三丰已有150多岁了,即使再长寿也应该仙去了,但有关张三丰的各种事迹仍不绝于耳,在真真假假下,朱棣之后的各位皇帝们皆对这位真人非常崇敬,个个皆希望能见得真人一面,以求得长寿之道。不过,张真人始终不曾得见,皇帝们却从未死心,为了觅得真人,他们皆纷纷给其加封号,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明熹宗封号“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

可见,从明朝历代皇帝们纷纷给张三丰加封号来看,其在各帝王们心中皆有很高的地位,这种地位甚至超过了已被供奉了上千年的孔孟,不得不说,这也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件奇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