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淡水白鲨及其养殖技术

 reikosoon 2017-11-13


淡水鲨鱼第属芝科,芝属,学名苏氏园腹芝(Pangasinssutchi)俗称淡水虎头鲨,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原产于马来西亚,1998年引进我国。它除了可作食用鱼之外,还有观赏价值,可与锦鲤混养。该鱼有黑、白、灰等三种体色,分河系与湖系,共有五个品种。
河系:1淡水河鲨(Buah)灰体色
   2水品河鲨(Permata)灰体色
湖系:3马来西亚白鲨(WhieeFonler)体色纯白
   4马来西亚黑鲨(BlackFonler)背黑肚白
   5泰国杂种黑鲨(Palsewai)体色深黑
黑色的俗称淡水黑鲨,原产泰国,1998年引进我国,具有食用,观赏价值的淡水白鲨于1999年引入我国。肉质一流的马来西亚河系灰鲨,2000年引进我国,鲨鱼也具有像海鲨、鲸、乌贼、黄鳝类似的软骨组织,含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颇高的硫酸软骨系,因此而得名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该鱼体长侧扁,背部隆起,头部扁平呈圆锥形,吻短,口亚下位,鳃膜面颊不相连,鳔大,具有呼吸空气的功能。体型似叉尾鮰,头部像鲨鱼,二对须。
2、生活习性:属热带鱼类,正常生活适温20-30℃,最佳生长温度为24-28℃。PH值6-7.2,当水温降到18℃以下时,摄食量与活动量明显减少,水混淆连续低于12℃即开始死亡。因为它属热带鱼类,故抗低温能力较弱,在我国北方不能自然越冬,当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不够时,会游于水面上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鲨鱼游走快捷,性胆怯,一旦受到外界惊扰即在水中不停窜跃。
3、生产特点:该鱼十分贪食,在自然环境的江河中,最大个体可达27kg,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可达10kg,一般商品鱼规格1-2kg需养殖1-1.5年。八个月可增重1kg以上
4繁殖习性:该鱼性成熟较晚,饲养3-4年,体重3kg以上才能进行繁殖。每年6-9月为繁殖季节,属一年一次产卵型鱼类,每尾母雌鱼产卵约30-70万粒,卵小,粘性、黄绿色,呈透明性状。



采集:邓洁

发布时间:  来源:未知  作者:匿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