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差别在哪里?

 QJKKK 2017-11-13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思维差别在哪里?
  
  
  
   如果让解剖学家和数学家合作一下,打开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头颅,数一下大脑细胞,恐怕没有太大的数量变化。但是,中国人和西方人考虑问题的方面,却有很大差别,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跟文化因素影响有必然的联系,在此探讨一下,是否有道理,请发表看法。
  
  
  
  
   文化,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文字给人类带来的生活内容变化。文化生活虽然不能全部包括人的整个精神领域的生活内容,可是,自从文字出现以来把人类精神生活的多样性的提高,是不容否认的。
  
  
  
  
   中国文字有什么特点呢?中国文字的特点就是每个字非常象一个鸟窝。这可能是中国的老祖宗们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天天跟树枝打交道,天天看就各种鸟儿在做窝,连发明文字也受到启发了。
  尤其是中国的繁体字,每个字,简直就是横七竖八的乱树枝搭建的鸟窝。辨认每个不同的汉字,只要看看这个字与那个字的鸟窝里少了或多了几根树枝就可以了。
  
  
  
  
   这下就好了,鸟窝里多一个树枝就变成这个字,鸟窝里少一个树枝就变成那个字,闲暇之余就拿鸟窝练思维吧!
  
  
  
  
   由于汉字的比画很多,记忆起来很困难,因为这个鸟窝比那个鸟窝少一个树枝和多一个树枝是很难辨认的。因此,要求中国人比西方人有高超的记忆能力和辨别能力。
  
  
  
  
   由于上述原因,中国人就在文字上大做文章了。由文字技巧组成的文化艺术就是一个博大精深。
  
  
  
  
   说文解字就不提了,古代诗词就是文字游戏,对联当然是典型文字技巧,灯谜能把文字编成故事,连散文小说也在玩文字概念,林林总总,中国文字是人造海洋。
  
  
  
  
   西方人就不同了,他们的文字简单,他们的祖宗可能是在水边湿地生存的,天天见到许多蚯蚓和贝壳或者蛇类动物。他们在发明文字时总是想到这些小动物的形状,比如他们的字母a、b、c、d、e、f、g,整个是小爬虫的各种姿态!
  
  
  
  
   这些文字这么简单,有什么好记忆的呢?每个字母上没有什么油水好捞,只好改弦更张,去寻别的乐趣。
  
  
  
  
   中国人玩弄文字游戏可以达到绝的程度,叫绝句。
  
  
  
  
   文字本来就是语言符号,代表说的话。可是,中国人说的话可就有意思多了。
  
  
  
  
  中国有个老头子,人称圣人,他说的话叫绝句。
  譬如他说: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你们看看这第一句和下句的话,虽然是不同的鸟窝组成,但是里面有许多奥秘深藏着。数词对着数词,量词对着量词,名词对着名词不说,它说用飞鸟,连爬行动物都不用。动词对着动词,宾词对着宾词,而且为了与上句一致,他连上蓝天都不用,非要用上青天。如果改成“一头黑牛下黄山”,那跟上句就不一致了,而且缺乏意味。
  
  
  
  
  第三句和第四句的上下句,名词一定要用统一建筑上的门窗,为了打架,一个用东,一个对西。一个千,一个万,生怕偏心。
  
  
  
  
  合辙压韵是外国人想不到的文字技巧,对仗工整也是外国人做不来的。什么荷马史诗,什么老沙翁,让他们把外国几句话,用同样的字母数,叙述出一个完整的思想,打死他也做不到!
  
  
  
  
  这个诗圣老头不知道还有用意了没有?如果把这四句话分别镶嵌着“春夏秋冬”的画面,也未尝不可。如果这个含义能够成立,那他说的话真叫绝!
  
  
  
  
  这老杜肯定是理科大学毕业的,理性思维很发达。他把一生的精力和本事都花到文字研究上去了,所以他成了圣人。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精神粮食。
  
  
  
  
  中国在这种文字技巧发达的国度里,培养了人的清高思想,清高出贫穷。
  
  
  
  
  西方人在没有文字游戏的生活目标和生活乐趣之后,他们玩另外一种思维游戏。
  
  
  
  
  比如说,他们的文字都是些字母,他们就用这些字母进行组对,在它们之间找关系。譬如说,他们发现:a的平方减去b的平方等于a加b乘以a减 b,这个游戏里面也有对仗,也有平衡,也有隐藏,也有象征。
  
  
  
  
  再比如他们把阿拉伯数字8平躺着,代表无限大,他们就可以大讲特讲宇宙时空各种理论了。他们把一个字母e倒过来,代表偏微分,就可以xyz地让变量飞满天,大谈科学迷宫里的基本建设了。
  有一个天大的奥秘你们没有发现,西方人的文字技巧与物质变化有关联,而促使物质变化的是技术,所以,他们的文字技巧最终结果导致技术提高。西方人从一个最愚昧、最野蛮的落后人群,自从文字出现以后他们开始改变了思维模式和思维方向,长期以来把幻想目标定格在物质变化中来,把兴趣集中在能够提高技术变化的文字后遗症方面上来了。所以西方人在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中,各种字母经常出现,每个字母都代表一个文字概念和物质变化概念。
  
  
  
  
  中国人自从文字诞生以后,由于汉字的玩头太多,人们就充分沉浸在这种乐趣之中了。中国人的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各种叙述,一定不会忘了引经据典,一定要找出原来最古老的一群鸟窝作为有力的证据,这意思就是说,现在人怎么也没有古人聪明。
  很多人还在研究易经,他们认为那些鸟窝比杜甫的鸟窝还要巧妙,当然是在内涵中了。
  
  
  
  
  中国人忘记了物质作用精神这个逻辑了,现代人的见识比古代人的见识多了许多倍,难道众多的外界事物的刺激使得现代人比古人还落后?他们打着继承传统的旗号,停留在文字欣赏中,这也是文字后遗症。
  
  
  
  
  中国人把记忆汉字的精力,把玩弄文字的精力,把文字变化带来的文化简化一下,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物质变化关系,从而提高技术能力,究竟中国人和西方人谁先到达精神乐园和物质皇宫?还很难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