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式景观常用元素之栓马桩

 妖怪阿菲 2017-11-13

栓马桩:顾名思义,拴马桩是用来拴马的,但是在历史发展中拴马桩景观步步演变,有了特别的含义。



栓马桩的由来

缘起于人类驯化马匹开始,栓马桩就必不可少。而且多出现于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土地。现存的拴马桩主要出自元明清三朝,地理范围包括内蒙古及与之相邻的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在这些地区,马匹经常被用于耕地,战争,商贸运输,马匹的需求量增多,因此多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栓马桩的产生。


栓马桩的造型

一般多竖于大门外两侧,常与上马石配套使用,柱身多为四方型和八棱型。桩顶部雕刻狮、猴、蟾、人物等,雕物之下多处理为台状装饰纹带及图案。桩通体用整石凿成,栓马桩桩顶立猴有“马上封侯”的寓意,也有武士骑蟾的形状,造型各异,形状不一。


栓马桩的演变

拴马桩一般立于大门两侧,有时还配有马石以方便驭者上下马。驿站、富庶人家或宫廷的拴马桩更多地是外出或归来时临时拴马所用。县衙仪门前拴马桩则是按“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的规制而立。


拴马桩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实用功能,还衍生出了彰显身份地位的功能。拴马桩相当于一种身份标识。在等级森严古代,华表常常被用于宫廷建筑和高级别的陵墓建筑前方的位置,在民间用栓马桩弱化华表规制,又显示尊贵身份。



 栓马桩在景观中的运用

马桩在北方特有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诞生,在发展过程中,其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已经发生改变,但是其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却未改变。在现代生活中,因为交通的便利,栓马桩已经退出生活,但是在现代景观中却发挥了其审美价值。

栓马桩因其所承载的文化,或是夹道林立,或门前放置,或单立,或群立,在中式景观中以各种组合形式出现,在材质上有个别创新,或汉白玉、或不锈钢、或琉璃,总体的寓意和气质是不变得。










在中式景观设计中植入一些传统符号,无论是取其形态,或是得其意境,都是一种对文化的发掘。当然也有用之过度,泛滥之言。诸如之前景观周发起一次“,现代山水营造“征稿,欢迎同行们能发表个人看法,畅所欲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