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东 佛教之所以称之为佛教,不仅仅因为他的教主被尊称为佛,也因为,佛所宣说的大乘经典及其妙法给三界六道十方众生指出了一条转凡成圣、究竟圆满的成佛之道。
然而,正如大乘经典中一再宣称的那样,大乘佛法具有超情离见的不可思议性,我们这些凡夫对此甚难起信,乃至于阿罗汉也未必能信受大乘法。所以,修行人对于大乘法的信入往往需要靠着多生熏习,积功累德,待到因缘成熟,才能于大乘法寻到一个入口。因为善根因缘的差异,对于大乘经典和大乘法的态度,也就产生了种种差别。
台湾法藏和尚在冬季法华七的第一天开示中,把不同根器众生对大乘法的态度分成了四类:
一、就像《法华经》上离席而去的五千比丘那样,对大乘法完全不予接受,不待佛说即告离席。这类人对大乘法根本不听,也不存在毁谤破坏大乘的问题。
二、就像《法华经》中的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等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身的行者,他们可以向其他修行人演说大乘法,但自己却示现声闻行。这类人虽然不行持,但也不会破坏大乘法。
三、就是当今南传佛教的行者,他们明确表示,他们没有大乘法。他们虽然不信大乘,但由于态度是公开的、明确的,也使其他人可以清楚的了解。所以,这类人对大乘法也没有太大的威胁。
四、这类人声称自己也是大乘修行者,并信奉大乘法。然而,却说大乘经典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没有得到佛的印可,而是后世弟子出于对佛的怀念而编写。并把大乘佛法所展现的他方净土及常乐我净视为天神化的传说。
这最后一类人最为可怕。可怕就在于,它不是显而易见地反对大乘佛法,而是以维护大乘为名,把信众吸引进来,然后告诉人们,大乘经典不是佛说,而是来自于阿含经典的发展演绎。于是,依照他们的逻辑,大乘法也变成了只重人间的狭隘教法。
听信他们的理论之后,佛陀的神圣性被打落尘埃,大乘经典的权威性也变得面目可疑,整个佛教走向世俗化庸俗化的路线。尽管他们仍然声称自己在行菩萨道,却早已不是大乘经典中上求下化、惠及法界的不可思议之法。于是,各种矮化佛教形象,损害三宝尊严的事件层出不穷。
总之,对于这种打着大乘旗号,却实际上破坏大乘佛法,破坏教内秩序的行为必须高度重视,坚决抵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