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天命”1

 清醒4321 2017-11-13
“知天命”---【论语新读】/白子超

  懒得糊涂 2011-11-10 19:57

  尧曰篇载孔子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为政篇载孔子晚年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知命或知天命,是孔子认识论和道德论的极高境界,是孔子形而上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历代注家对此阐释极多,各有道理,不过读后仍有不满足之感。愚以为分几个层次逐步说明,这一重要命题方可清晰起来。

  其一,需要懂得何为命或天命。拙文已述,这里简单强调一下。天地之间的客观存在及其变化,发展的自然法则与规律,即是天命之主旨。它不受人的意识支配,对人来说是外在的必然。宏观地看,国家、族群、家庭、个人的命运都是其组成部分,都在其大势的裹挟之下。

  其二,需要懂得何为知。知分为两个阶段。通过学习获得关于天命的知识和道理,这是“认知”或“获得知”阶段。知识和道理化成知者的精神和智慧,知者与天命融为一体,并在实践中体现天命,这是“证知”或“推行知”阶段。人与天的联系和沟通,在认知阶段还只是表层的,而在证知阶段则是实质性的。

  其三,需要“畏天命”。这是知的应有之义。前文曾专述,此不赘言。

  其四,知的主体是人,所以知天命的目的其实是知人命,并且要落实到知己命。天地赋予人大致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资质和潜能,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这一点,进而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清楚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职责,作出合适的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所为处不懈努力。人对命运的主观能动作用,根本在此。知己不易,向来少有真正知己之人,孔子也只是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表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