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 | 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全程电子化、简易注销,你想知道的全都在这里!

 gzdoujj 2017-11-13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围绕商事登记便利化,完善各项改革措施,支持基层多样化探索,持续形成了新的改革亮点,便利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逐步形成。改革亮点多,任务重,基层创新模式多,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来了解各项改革详情,及创新实践探索。




  关于“多证合一” 


“多证合一”的最终意义是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工商总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多证合一”已于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工商登记便利化改革实现新突破,市场主体准入再提速。截至10月8日,全国已核发“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908.72万张。


改革中的“多”不仅代表整合证照数量多,更代表改革涉及部门多、内容涵盖范围广;“合”不仅是证照形式的整合,还涉及对部门既有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的深度优化。


这项改革不仅涵盖各类企业,也将惠及6000万个体工商户。

1
改革的初衷:

使“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成为企业唯一“身份证”,使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为企业唯一身份代码,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

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改革精神来看,“多证合一”的优势比“五证合一”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多证合一”的“多”到底是几个,“证”是哪几个证,国务院并未作出统一规定,而是授权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见机行事。

之所以国家层面对“多证合一”的“多”和“证”不作统一规定,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根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行政审批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2
存在的问题:

由于尚未有法律配套跟进,导致后续证件管理成为“老大难”问题。比如,某方面失效需要注销时如何处理,是注销某一方面,还是全部注销,抑或是“视而不见”,在实践中是一道难解的“哥德巴哈猜想”。此外,信息共享不足问题也造成后期监管流于形式,效果差强人意


3
提出的建议:

要打通“多证合一”运行问题的“任督二脉”,让简政放权不仅在数量上做到“简”,更要确保监管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首先,要修订完善“多证合一”有效运行的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在行政审批上,“多证合一”出台后,要确保其法律效力,还必须修订完善相应的法律。为此,相关部门要尽快启动修订完善配套法律的程序,让“多证合一”在“良法”规范下,“结”出简政放权的“善果”。

其次,实现信息共享无障碍。工商和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后期监管要科学有据。为此,尽快建立完善信息共享资源成为当务之急。一是完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二是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系统。两个系统要做到无缝接轨,相得益彰,让事后监管“一点就通”,一看就抓住监管的“七寸”。

再次,监管协同作战。“多证合一”是精简行政审批的有效手段,是轻准入,重事后监管的重要体现。“多证合一”不能“一发了之”,也不能事后监管仍然各自为阵。还要与时俱进,善于运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发挥信息共享的优势,加强协同配合,实行“网格化”监管。既分工,又合作,共同为市场经济主体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


小编干货整理

从“三证合一”到“多证合一”,这项改革从最初的改革难点,逐步成为准入制度改革的热点。各地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探索多样化的改革模式,大幅度整合涉企证照,为全面推进改革积累了经验。小编将近半年“半月沙龙”关于“多证合一”的文章归集如下:

1、解读 | 国务院力推的'多证合一'来了!办事创业将少跑这些腿,多享这些便利!

2、通知 | 工商总局发文:“多证合一”不能盲目追求证照整合数量

3、专访 | 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多证合一”打通“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

4、多证合一后 哪些证照被整合?哪些手续获简化?请看图解

5、要闻 | 激发创业热情 这里要实行'多证合一'啦 详情打开看

6、多部门印发《推进“多证合一”改革 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合作备忘录》

7、地方 | 今年,这个省为“多证合一”改革都做了哪些事?



  关于“先照后证”“证照分离” 


改革审批方式和加强综合监管


所谓的“照”指的是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而“证”指的是各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以前我们一直都是“先证后照”,即先办理相应的经营许可证,再拿营业执照。而“先照后证”则正好反过来。


现在需要开一家饭店,注册公司名称为“上海某某餐饮公司”,但是在办理工商登记的时候需要你先办理两个许可证,分别是去卫生局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和去食药监部门办一个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这两个许可证拿到之后才可以把营业执照办理下来,这样是很耽误时间的,会对我们的经营造成很大的不便。

证照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从原来的“先证后照”,变成现在的“先照后证”,把许多前置的审批改成后置。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要开饭店,可以先把营业执照办理下来,再去申请卫生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这样会大大简化办理流程,提高效率。


1
概念梳理:

所谓“证照分离”,就是将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营业执照和能分离的许可类证相分离。“证照分离”即主体资格登记与经营资格登记相分离的一种登记制度。先赋予市场主体资格,而后申请相关的经营资格,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在“证照分离”登记制度下,商事主体设立更便利,能够更好地区分行政登记与行政许可,把商事主体的经营自主权还给商事主体本身,从而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这也是商事登记的本义。

如果说“先照后证”是按起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开始键,那“证照分离”则是接过了前者的接力棒。无论是从“先照后证”的重点前置,还是“证照分离”的主体区分,事实上都是在发挥企业活力和打破市场瓶颈上使力。“证照分离”改革是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项重要综合性改革。对破解企业面临的“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打通“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


小编干货整理

从最初的审批顺序调整,到目前成为倒逼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为进一步精简许可审批,解决“准入不准营”难题创造了条件。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削减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的决定》,总局修订并公布《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将5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指导各地严格履行“双告知、一承诺”制度,推动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在工商部门与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间共享应用、互联互通。上海、广东等地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成效显著,2017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更大范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借鉴。小编将近半年“半月沙龙”关于“先照后证”“证照分离”的文章归集如下:

1、聚焦 |工商总局谈“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工商总局发布落实“证照分离”改革举措 促进企业登记监管统一规范指导意见

3关注 | 破解“办证难”,工商总局解答“证照分离”相关疑问

4、国务院发文部署在更大范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

5、聚焦 | 总局:在更大范围推广“证照分离”改革

6、开通首个“企业开业地图” 证照分离改革浦东又出新经验

7、通知 | 工商总局发文:“多证合一”不能盲目追求证照整合数量


  关于“全程电子化” 


让企业“足不出户”领取营业执照不再是梦


作为商事制度改革2017 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工商总局《关于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的意见》(工商企注字〔2017〕43 号)要求,在保留窗口登记的同时,2017 年10 月底前开通涵盖所有业务、适用所有企业类型的网上登记系统,实现各类型企业的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各个业务环节均可通过互联网办理,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施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

改革步入深水期,总局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践行了“让群众少跑路”的承诺,是落实“互联网+ 政务服务”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是登记注册便利化的又一个里程碑。与传统的企业登记模式相比,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式全面地体现了工商登记便利化要求,有利于提高企业登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规范行政行为。


1
工作内涵: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是指企业登记申请、受理、核准、发照、公示等各环节均通过网上电子数据交换实现的登记方式。


2
存在问题:

(1)网络身份识别的合法性和便利化问题

全程电子化登记过程中的网络身份识别,主要涉及企业法人和自然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企业法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核准,自然人身份由公安部门负责核准。如何有效识别申请人身份,减少虚假登记现象,是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

(2)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

以北京为例,登记注册、档案查询的全程无介质、零见面,申请人拍照上传的图片图像方式存储的股东、法定代表人签名的法律效力与纸质签名原件的法律效力是否等同,需要法律法规予以明确界定,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尚未明确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建议适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明确电子档案等的法律效力,为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提供法治化支撑。

(3)电子营业执照的标准和推广应用

营业执照的核心功能是“亮照”和“办事”(证明持证办事人员与企业的关系)。电子营业执照是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及开展后续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也是登记机关最终发放的市场主体资格凭证。在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过程中,除应保障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和功能外,还要引导企业应用电子营业执照进行网上亮照、验照,网上申报和网上业务办理,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的作用。

 (4)工商登记文书简化与整合

当前工商登记的文书格式、工作要求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名称核准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住所登记手续需要进一步简化,企业经营范围需要进一步开放,企业登记申请文书规范和提交材料规范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统一。各地应按照总局公布的有关规范进行系统改造,整合优化填报内容,方便企业使用,兼顾窗口登记、全程电子化登记的不同需要。

(5)全程电子化后的事中事后监管

由于多部门、多领域、多系统全程电子化进程参差不齐,实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后,担负相关领域监管职责的行政部门对工商“双告知”推送信息的认领,成为制约事中事后监管的关键问题。应通过证照一体化实现工商部门与其他相关许可部门信息共享,全面整合工商登记信息、监管信息、信用信息,并对海量市场主体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为后续开展信用监管、经济预警、案件查办提供有力支撑。


小编干货整理

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理念,以企业办理登记“零见面”、电子营业执照“无介质”为目标,在北京、江苏等地试点的基础上,总局制定了《关于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工作的意见》,有序推进改革工作。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开通网上登记系统,许多省市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办理营业执照,有的实现了跨地域办理。为方便读者全面了解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的目标要求、具体措施和实践经验小编将近半年“半月沙龙”关于“全程电子化”的文章归集如下:

1、几个问题带您了解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

2、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的时间轴导览

3、全面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企业办事零跑动

4、课堂 | 全程电子化登记来了,五分钟教你学会网上办照

5、微电影 | 当婚礼遇上'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

6、申请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 你应该知道这些



  关于“简易注销” 



完善市场退出机制、解决企业“出生容易死亡难”


在我国创业,有个现象:开公司容易,注销公司难。创业维艰,每个人都希望通过创业走上人生巅峰,但最终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创业不成,想要退出江湖时,创业者才发现注销公司又是一个老大难。工商总局推出新政策:从2017年3月1日起,全国开始实行简易注销,由此释放出了简化注销流程的信号。


小编整理了简易注销详细攻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
什么是公司注销?

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或者被其它公司收购、公司章程规定营业期限届满、公司内部分立解散,或者由于一些业务经营方式不规范被依法责令关闭,这时公司可以申请注销。


2
不做公司注销会有哪些危害?

公司不注销,放任不管企业将被纳入工商异常经营名单、税务黑名单。

纳入异常经营名单后依然不处理,将会被吊销。

工商异常、法人将不能担任新公司的法人。

税务黑名单,欠缴税行为,法人、高管、股东想在新公司担任股东、高管,需要先处理税务问题。

进入诚信黑名单后,法人、股东将无法出国、无法在高档场所消费。

无法乘坐高铁、飞机。

法人、股东将无法办理移民。

股东将无法贷款。


显而易见的是,创业者如果不做公司注销会对公司、法人、股东及个人带来很多危害和限制。在过去,由于公司注销流程过于复杂,很多创业者为避免麻烦,通常会选择不做或找代理公司帮忙注销。


3
公司申请简易注销,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1)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展经营活动(未开业)

(2)申请注销登记前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算完结(无债权债务)


注:未开业是指没有开过发票和报过税。一般用来指只拿到营业执照,没有去税务局报到过的企业。


4
简易注销流程:

第一步:企业在公示系统填报简易注销公告

企业联系人正常登录公示系统后,会多出一个“简易注销公告填报”模块。

公告填报:申请简易注销,将《全体投资人承诺书》拍成照片或扫描成图片,以JPG的格式上传。

特别提醒:每个企业只能有一次申请简易注销的机会,随便上传一个《承诺书》图片,或误操作上传错误图片文件,一旦确认上交,都将无法修改,将导致简易注销无法通过,并且不得再次申请。一定要提请企业谨慎操作。


第二步:公告,等待是否有人提异议

公告期45天内,若无人提出异议即可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企业申请简易注销登记

公告期结束后,企业须在30个自然日内向工商部门提交简易注销申请。


注销周期:正常情况下,2个月内即可办理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