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大秦帝国崛起第一期秦孝公力排众议释放魏国丞相公叔痤,为奄奄一息的秦国争取了一丝生存的机会。当是,魏国启用李俚变法图强,国力日盛,秦魏交战数次,魏攻占了秦国门户函谷关,占秦河西之地200余里,秦国处境危在旦夕。 秦献公嬴师隰率举国之兵力与魏决战与黄河西岸的少梁之地,这一仗没有胜负,只有生死,败则国亡。 嫡子嬴渠梁率死士三百,直突敌阵中心,一举俘获了魏军统帅丞相公叔痤。但是魏军军纪严明,队列不散,将嬴渠梁困在军中。 秦献公嬴师隰为救嬴渠梁被魏军毒剑射中,身亡。 秦孝公见到公叔痤,和公叔痤谈了三个休战的条件 第一, 秦国自认少梁战败,自愿让出秦献公打回来的河西之地,城十余座给魏 第二, 割让秦国函谷关给魏,以免魏国戒秦之心 第三, 秦国以魏国特使的身份送公叔痤回魏国 魏国丞相公叔痤看到秦孝公给的三个条件,太惊讶了 这是一个让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条件,秦魏世代打仗,被俘以后本没有想到能活着回国,没想到现在不仅能回国,还能以一个战胜将军的身份回去,更是不费一兵一卒拿到函谷关和秦国几百里的 肥沃土地,怎能不惊讶 与秦国罢兵本来就是他多年的主张,无奈秦献公连年攻魏,发誓要夺回整个河西,不想打也得奉陪了。在他这个魏国丞相看来,秦国被压缩得已经可以了,魏国的真正劲敌是东方崛起的齐国与南方的楚国,老是被秦国缠住不能脱身,实在是魏国很头疼的一件事。每与秦国作战,他都不赞同上将军庞涓领兵,怕的就是庞涓对秦国赶尽杀绝,与秦国的血仇越结越深。他很了解老秦人的剽悍顽强,认定这个在戎狄部族包围中拼杀了几百年的部族诸侯绝非轻易能够消灭,能够将秦人压缩到荒凉的一隅之地,就应该满足了。魏国的目标是中原沃土,而不是西陲蛮荒。但经过石门之战与这次少梁之战,他却觉得这种罢兵愿望似乎根本不可能,秦献公好像一个疯子一样仇恨魏国,有他在,魏国是无法摆脱这种纠缠的。被俘这几天他已经思谋妥当,自己自杀殉国,荐举上将军庞涓与秦献公决一死战,彻底解决与秦国的连年纠缠。 然则,骤然间竟是峰回路转,秦献公死了,秦国新君主动提出罢兵休战,岂非天意? 这个公叔痤也不是庸碌之人,你想,能以丞相之神代大将军出战,岂是无能之人。 他向秦孝公提了三个问题,从秦孝公的回答里就能看出秦孝公此人志在高远, 第一 “ 秦公不觉得吃亏太多了吗?” 孝公说:“二十年后我会夺回来” 第二 “秦公,果然不记杀父之仇?” “父仇为私,和战为公。嬴渠梁若非真心,甘受上天惩罚。” 公叔痤打量着面前这个神色肃然的青年君主,觉得他竟有一种令人折服的真诚与自信 公叔痤仰天叹息:“公叔阅人多矣,以公之气量胸怀,数年之后,必大出于天下。只可惜老夫来日无多,不能和英杰并世争雄了”。 战国时代,英雄辈出,以成败论英雄,以才能论英雄,秦孝公的隐忍和心胸让公叔痤暗暗心惊,但是从心底佩服这个秦国新君。 魏王本就无意灭秦国,能不废兵力拿了秦国肥沃的土地,守着函谷关,让秦国对自己没有了一丝的威胁,何乐而不为呢? 至此笼罩在秦国天空上的乌云才慢慢散开,让秦国有了一丝崛起的机会。 下一期我们讲秦孝公为强国对7国发出“招贤令“ 商鞅三试秦孝公,方得君臣同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