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359条

 医贵仁心 2017-11-13

第359条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伤寒邪自传表,为本自寒下,医反吐下,损伤正气,寒气内为格拒。经曰∶格则吐逆。食入口即吐,谓之寒格,更复吐下,则重虚而死,是更逆吐下,与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以通寒格。

方解

辛以散之,甘以缓之,干姜、人参之甘辛,以补正气;苦以泄之,黄连、黄芩之苦,以通寒格。


清·吴谦《医宗金鉴》

经论中并无寒下之病,亦无寒下之文。玩本条下文,寒格更逆吐下,可知寒下之「下」字,当是「格」字,文义始相属。注家皆释胃寒下利,不但文义不属,且与芩、连之药不合。


经曰:格则吐逆,格者吐逆之病名也。朝食暮吐,脾寒格也;食入即吐,胃热格也。

本自寒格,谓其人本自有朝食暮吐寒格之病也。今病伤寒,医见可吐、可下之证,遂执成法,复行吐、下,是寒格更逆于吐下也,当以理中汤温其太阴,加丁香降其寒逆可也。若食入口即吐,则非寒格乃热格也,当用干姜、人参安胃,黄连、黄芩降胃火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治之小误,变症亦轻,故制方用泻心之半。上焦寒格,故用参、姜;心下蓄热,故用芩、连;呕家不喜甘,故去甘草。不食则不吐,是心下无水气,故不用姜、夏。要知寒热相阻,则为格症;寒热相结,则为痞症。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本自内寒下利,医复吐下之,中气愈败,寒邪阻隔,胃气更逆,脾气更陷,吐下不止。若食方入口即吐者,是中脘虚寒,而上焦有热。宜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干姜、人参,温补中脘之虚寒,黄连、黄芩,清泻上焦之虚热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伤寒本自寒下,此厥阴证之寒湿下利,同于太阴、少阴之证也。于法当温,乃医以为协热利,循《内经》通因通用之例,而更以承气汤下之,于是肠胃虚寒,阻格膈上之阳气。夫胃气寒者,多病吐逆,伏寒在内,格阳于上,谓之寒格。寒结于肠胃,则十二指肠不能容胆汁之灌输,少阳上逆,必病呕吐,故有食入口中即吐之变,则其证为胸中有热,肠胃有寒邪。然则医复吐下之,当云:「医复下之,寒格更逆吐下。」当云寒格更逆吐,前句「吐」字,后句「下」字,皆衍文耳。盖此证与太阳篇呕而腹痛之黄连汤证略同,故乾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治,亦与黄连汤相似。所不同者,惟彼方多甘草、桂枝、半夏、大枣而无黄芩耳。按《金匮》:「下利脉滑者,当有所去,大承气汤主之。」是知热利原有当用下法者,医乃误寒利为热利而复下之耳。治法无下利而使之吐者,故知「吐」字当衍也。太阳篇呕而腹痛,为上热下寒,其为寒格逆吐之证,与此正同,而方治之并用黄连、乾姜亦与此同,故知当云寒格逆吐,而「下」字当衍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论述寒格的证治。

伤寒本自寒下的下字,根据《医宗金鉴》的见解作格。

病是从伤寒来的,由于有寒而发生了格拒,当然有吐,有胃寒而格,吃东西下不来。既然有寒就要治寒,医复吐下之,医生反用吐下之法,原来的寒格就更逆于吐下。逆者就是不顺于理,使症状更重,食入口即吐,比过去更厉害,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来治疗。也有把这一条分两段来解释,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是虚寒性的,应当用理中汤或四逆汤等热药来治。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是作对比的,是属有热,是火格而不是寒格。食入即吐者。火也、热也。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里有黄芩、黄连,能清热降逆。为什么用干姜?火格加点儿干姜辛辣之药,有顺其热性而使芩连有清热下降的作用。

总之,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是治吐的,是寒热并用之法,干姜是辛药,黄芩、黄连是苦药,既辛开又苦降,兼而有之;因为吐伤了胃气,所以要加人参以养脾胃之气。临床上,如果是寒性的呕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可不可以用?因为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有干姜配人参,有一半的理中汤的作用,我认为也可以。芩连就不要用三两,少用一点儿。陈修园有个方歌:芩连苦降藉姜开,济以人参绝妙哉。四物平行各三两,诸凡拒格此方赅。就是说凡是格逆,寒的热它都能治。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在治疗上要有所侧重。如果是寒格,干姜剂量大一点儿,芩连的剂量小一点儿;如果是热格,芩连苦降的剂量大一点儿,干姜的剂量小一点儿;如果脾寒胃热,上面有吐下面还有腹泻,那干姜和芩连的剂量就得相等,所以这个方子就看怎么样来加减化裁。寒性的格逆没有热的,可以用丁萸理中汤,就是理中汤加丁香、吴茱萸。这种寒性呕吐就不是食入即吐了,而是时间比较长的,数为客热不能消谷,朝时暮吐,暮时朝吐,属于寒性的,吐得晚。食入口即吐而有热象的是火热之格,干姜黄芩黄连汤是可以用的,为什么加上干姜,因为有热格,加上点儿辛味药投其所欲,使其不发生格拒,这也是中医治疗的策略。当然,胃热脾寒,脾胃不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寒热并用也是可以的,要活用。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这一段注家都说是有错的,的确头一句话不好解释,咱们由后面来看,它有个「寒格,更逆吐下」,可见它以前就有寒格、呕吐下利。什么叫寒格呢?就是寒格于心下,就是胃虚有寒,可上边是热,看后边的方剂就知道了,就是胸中烦热,而胃虚有寒。若食入口即吐,为什么吐呢?是因胃虚有水、有寒,它就是这么一个病。

如果就只有「伤寒本自寒下」,这个不好讲,你要看到后边这个寒格,这个寒下就是指的寒格说的。寒格就是寒格于中,热在上,所以它要吐,这时候你再给吐,一吐这个内烦就要发生,内烦就是胃不和,本来就要吐,有寒格嘛,你吃吐药,更要吐,所以吃了吐药之后,老是要愠愠欲吐。要是下就更不行了,下使胃更虚,寒更往上,「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嘛,所以这二个方面造成食入口即吐,比开始的寒格还凶,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从上节开始它都论下利呀,但是它这条未必下利,但从方剂上看呢肯定有下利,方中干姜、人参是补益中气的,黄芩、黄连治心下痞而烦热的。


子恒试注

本条“伤寒本自寒下”中的“下”字,结合后文内容为“格”字之误。

患太阳伤寒,本就有寒邪格拒于内,可见吐、下利等症,医生误治,又用吐下的治法,导致吐下等症状加重。但是寒格所致呕吐多为朝食暮吐,在胃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如果出现食物入口就吐,说明上焦有热邪阻滞。辨证属于上热下寒,上有邪热,下有寒格,故治疗选择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姜、人参温下寒补中虚,芩连清上焦之热。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文中《子恒试注》部分为原创内容,转载请说明出处。



前文提要

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339条: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340条: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341条: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342条: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343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344条: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345条: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346条: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347条: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348条: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349条: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355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358条: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自我测验

第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复制可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