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夜听琴>一首的构思经过

 江山携手 2017-11-13
雨夜听琴
 
清深如梦里,爱想月明光。
几缕来空巷,千枝生白霜。
扁舟江水阔,落叶石阶长。
浩浩为谁唱,西风吹鬓凉。
  
清深如梦里,爱想月明光。
——琴声的印象在头脑中再现、转换。
几缕来空巷,千枝生白霜。
——是月光,也是琴声,重叠的效果。视角从月光到窗前、街巷、秋天的树木。
扁舟江水阔,落叶石阶长。
——伯牙子期那个高山流水的故事,应该是风物依然,斯人不在在光景。
浩浩为谁唱,西风吹鬓凉。
——音乐的感染,生发情绪,有遗憾,不衰飒。

悠悠的琴声,一刹那把思绪带到清澈深远的意境之中,仿佛往日梦中的光景。这就是[清深如梦里]。醒着,所以是[如梦里]。所以接下一句。
产生爱恋,并且由此联想,那月明之夜,人间万物之表的光华,这清澈深远的景象。这就是[爱想月明光]。

几缕来空巷,千枝生白霜。
——前面说的月光,是音乐也就是琴声渲染创造的,所以这里的[几缕],是月光,也是琴声。我在移动,因为受到触动,因为月光以及那个意境的吸引,说及[空巷],是因为我已经来到了窗前。[千枝]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室外、秋季,因为有[清深]、[月明光]。[白霜],是因为秋夜,也是因为处境发生了改变。

扁舟江水阔,落叶石阶长。
——听者是我,弹者是谁?弹琴者与听琴者,怎样才可以般配?于是联想到[高山流水]那个关于知音的故事。大江空阔,秋山萧瑟,古人已经不在了,那个关于知音的故事,是不是也将随之泯灭呢?不问,不作结论,只说景,万般心事,就能够得以含蓄。[扁舟]也可以换作[浮萍]。

浩浩为谁唱,西风吹鬓凉。
——是喜悦么?是悲伤么?是感慨么?不一定,不简单,总之内心的情绪,已经激荡起来。为谁唱出心曲?为了寻找知音么?为了回答知音么?不清楚。所以没有迸发,只有沉默。那么这些感受都消失了么?没有,因为仍有西风,吹拂鬓发,冷热的相互触发,仍在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