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说意象

 江山携手 2017-11-13
    诗句被看做词语的时候,你以为理解并使用了,其实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差。
因为词语被改称意象的时候,你可能又恍惚了。
观看为重要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文字图形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
意象就是意念的影像。
吾人照镜,成像是体貌的虚影。
思维照镜,成像是意念的实体。
借助可见的,观察探求未知的,如此的过程,是认识全部世界的过程。
镜意味着什么呢?
以铜为镜,它是最为折光的平面。
以人为镜,它是行之有效的程式。
盲者不照,不是因为看不到,而是因为不需要。
即使不借助折光体,盲者仍然能够看见自己的形象。我们就此理解这个看与见,其实就是感知。
形状,颜色,声音,气味,温度,情绪,记忆,思想,都是可见的。
见,就是感知。在诗意的表述中,都可以称为观看。
诗歌动用意象,就是要让读者充分感知。
让读者得以调动各种感觉能力,以最完整的范畴,从各个方位,了解作者的意旨。
比喻,是相似的不具体的镜像。
夸张,是为了加重感知程度而强化了的镜像。
排比,是同一元素反复出现引起重视的镜像。
一应手法,也都是为了逗引读者注意探求的愿望。
最无奈的作者强迫别人阅读。
较无奈的作者请求别人阅读。
饱经误解或者始终不被理解的作者,势必变得偏激,因而漠视甚至拒绝阅读。
秋冬自然而然,凉而不凄。屡受挫折的心灵即使置之春夏,也是凄凉的。
偏狭的心境不足以认识传达完整的事物。
好心的作者帮助别人阅读。
狡猾的作者诱惑别人阅读。
这都是知道自强的人的行径。
最好的作者在阅读一切对象。
衡量画像准确度的重要方法,不是那些复杂的技术指标,而是观者的识别概率。
仅仅拥有一个读者也不足虑,然而即使是硕果仅存的读者也看不懂看不全看不深不看好,归根结底,还是作者阅读表达不够准确。
作诗填词,乃至诸多情况下使用文字,都应该重视并了解意象,而且要学习自由驾驭它。
文字的集合如同盖屋,文字造就意象进而建构主题的原理,就像土木结合一样。
只不过诗词不是添砖加瓦那么简单。
意象与砖的区别——意象是柔软的。
意象与绵的区别——意象是松散的。
意象与沙的区别——意象是流淌的。
意象与水的区别——意象是漂浮的。
意象与云的区别——意象是多彩的。
意象与虹的区别——意象是可以触摸的。
基督徒无法触摸上帝,但是可以触摸《圣经》。
触摸就是“见”,就是“看”,就是阅读。
“阅读”就是动心,就是注意,就是尊重。
过分强调技术手法,就把意象看的太简单了。意象如武士的战马,有自己的生命。
过分强调个体性情,就把意象看的太轻微了。意象如天地万物,能量内涵大于任何主题。
前人说,五律四十个字,如四十个贤人。
是否允许加入一个屠沽辈,需要作者自己思量,可不可以在美好蓝图上,动一点儿市井庸俗的念头。
自我是最高贵的。自心以外,哪有什么贤人,哪有什么屠沽。
世间万象,我自我,尔自尔。语言所及,皆向心生。
意象最小的单元是词汇,最大的集合是宇宙。直接而具体,它就是作者本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