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中国行政区划纲目》之二十一——广西省24-2

 水木年华138 2017-11-13

地处广西省西南部。虞舜时属荆州南境地。夏商周时属百越(粤)地。周安王15年(楚悼王15年,前387年)属楚。秦始皇33年(前214年),统一后属桂林郡(一说南海郡)。汉武帝元鼎6年(前111年),灭南越国,置苍梧郡和广信县,元封5年(前106年),交趾刺史部移治苍梧郡广信县,统辖岭南的苍梧等9郡,辖广信、猛陵、谢沫、高要、端溪、临贺、冯乘、富川、封阳和荔浦等10县。隋文帝开皇3年(583年),改广信县为苍梧县。唐高祖武德4年(621年),始称梧州。元世祖至元16年(1279年),梧州安抚司改为梧州路,设总管府,治梧州。明宪宗成化6年(1470年),在梧州创建两广总督府。清代,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桂平梧郁道梧州府、广西省梧州府,为府、县治。[3]

府治苍梧(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万秀区)。辖区分东、西两个板块,府治在西板块。西块辖区东界广东省肇庆、高州2府及罗定直隶州,西连浔州府,南邻郁林直隶州,北与平乐府接壤;东块为怀集县辖区,东界广东省广州府,南及西南连广东省肇庆府,北邻广东省连州直隶州及连山直隶厅,西北与平乐府接壤。全府下辖:苍梧(县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万秀区)、怀集(今广东省怀集县)、藤(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容(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岑溪(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共5县。

浔州府

地处广西省中部偏东南。秦始皇33年(前214年),置布山(县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蒙圩一带)、阿林(县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东南一带)等县。汉高帝4年(前203年),南海郡尉赵佗兼并桂林郡和象郡,桂林郡改名为郁林郡,属南越国;武帝元鼎6年(前111年),灭南越国,归汉,桂林郡更名为郁林郡,郡治在布山县;三国时属吴国,隶广州郁林郡,仍称布山、阿林县,郡治在布山县。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始建桂平县,隶桂平郡。隋文帝开皇10年(590年),废桂平郡,先后置桂平、阿林、皇化、武平、大宾5县,桂平、阿林、皇化、武平4县属郁林郡;大宾县属永平郡。唐高祖武德4年(621年),置绣州,属岭南道;太宗贞观7年(633年),置浔州,12年(638年)废州;武后长寿元年(692年)复置;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常林郡,后复为绣州;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浔州。五代属南汉,境内有阿林、罗绣、常林、桂平、皇化五县。宋太祖开宝5年(972年),废绣州,并入容州普宁县(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同年废浔州,辖地并入贵州(州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翌年(973年)复置浔州。元代属浔州路。明代属浔州府,辖桂平、平南、贵县3县,在县境内分置武靖州。清初裁武靖州,其辖地复并桂平县,属浔州府。[4]

府治桂平(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区)。辖区东界梧州府,西连思恩府,南邻郁林直隶州及广东省廉州府灵山县佛子隘,西南毗南宁府,北与平乐、柳州2府接壤。下辖:桂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平市)、平南(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武宣(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贵(县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区)共4县。

柳州府

地处广西省中及北部。先秦时,属百越民族的西瓯、骆越部族杂居之地。西汉武帝元鼎6年(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三国时属吴;乌程侯凤凰3年(274年),析郁林郡置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晋武帝太康3年(282年),为桂林郡治所。南朝齐时置齐熙郡。隋文帝开皇11年(591年),改潭中县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炀帝大业3年(607年),属始安郡。唐高祖武德4年(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龙城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柳州;宪宗元和10年(815年),柳宗元贬任柳州刺史,14年(819年)病逝于任所。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柳州治所迁柳城县。元世祖至元13年(1276年),属柳州安抚司,16年(1279年)属柳州路。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废柳州置柳州府,治所由柳城迁回柳州。清承明制。[5]

府治马平(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区)。辖区东界桂林、平乐2府,西连庆远府,南邻浔州府,西南毗思恩府,北与贵州省黎平府、湖南省靖州直隶州接壤。下辖:马平(县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区)、雒容(县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雒容镇)、罗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柳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城县)、怀远(县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附近)、来宾(县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区)、融(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古柴(县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古砦乡)共8县;象(州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1散州。

庆远府

地处广西省北部。秦代属桂林郡地。汉武帝元鼎6年(前111年),置定周县。三国时期,属吴国,改定周县为龙刚县。西晋时属桂林郡。唐太宗贞观4年(630年),置龙水县,先后属粤州、龙水郡、宜州,为宜州州治;玄宗天宝年间(742—753年),境内先后设置羁縻温泉州、羁縻蕃州、羁縻述昆州、羁縻琳州;昭宗光华3年(900年),析县地置崖山、东玺2县。五代时,初属楚,后属南汉,隶属宜州。宋初置龙水县,太宗淳化5年(994年),以柳州洛曹县来隶龙水县;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龙水县更名为宜山县。元世祖至元13年(1276年),为庆远军民安抚司,为司治,16年(1279年),属庆远路总管府,府治宜山;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属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军民安抚司。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置庆远府;孝宗弘治5年(1492年),析宜山县地置永定长官司、永顺长官司及永顺副长官司。清代置庆远府;圣祖康熙5年(1666年),废大曹、怀远、东江3巡检司;世宗雍正7年(1729年),析忻城土县功德、窖灰2里、永定土司清潭、南乡2里置理苗分县,龙门土

舍改置龙门巡检司;宣宗道光5年(1825年),废永定副长官司;德宗光绪30年(1904年),废德胜巡检司。[6]

府治宜山(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区)。辖区东界柳州府,西连泗城府,南邻思恩府及白色直隶厅北与贵州省黎平、都匀2府接壤。下辖:宜山(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天河(县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天河镇)、思恩(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共3县;河池(州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河池镇)、东兰(州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2散州。

思恩府

地处广西省中部。古属西瓯、骆越地。汉属领方、增食2县地。三国时改领方为临浦,改增食为怀安。晋武帝太康年间(280年-289年),临浦、怀安复称领方、增食;元帝大兴元年(318年),置晋兴县,增食县改称增翊县,境东部属领方县地、南部属晋兴县地、西部属增翊县地。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设武缘县(治所在今邕宁区伶俐镇),18年(598年),改晋兴县为宣化县,撤增翊县并入宣化县;炀帝大业3年(607年),裁武缘县并入岭山县。唐置思恩州;高祖武德4年(621年),析领方县置止戈、上林、无虞3县。宋太祖开宝5年(972年),撤朗宁县改为永宁乡,并入宣化县;晋兴县改为乐昌县;废止戈县改为止戈乡,并入上林县;撤横山(封陵)县并入武缘县;宣化、上林县同为邕州辖,武缘县为横州辖;仁宗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