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州的沿革

 方志荣县 2017-11-13

荣州的沿革

犍为历史文化研究会  罗家祥    

在自贡市的历史上,唐代开始的荣州虽然不是第一个建置,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置,期间的许多县名如“威远”等至今存在。长期以来,由于史料的匮乏,对其建置颇有一些谜团。本文拟采用文献与文物“二重证据法”相结合,并利今人的研究成果,对荣州的历程进行一下梳理,以史料说话,请方家指正。

州,最初在《尚书·禹贡》里只是是一种地域的描述而非行政区划,如梁州(汉武帝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因开辟了犍为郡等新地,改为“益州”)。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为了监察地方官,在13州设刺史部,如益州刺史部,以刺史“六条问事”,是为监察区,非行政区,刺史的地位也低于郡守。  

东汉末年,因黄巾起义席卷而来,而一郡之力无力抵抗,为了集中力量镇压,遂在郡之上设州牧(资浅为刺史,如刘备曾是豫州牧)。秦汉地方行政制度本是郡—县两级制,于是州成为凌驾于郡之上的正式行政区,成为州—郡—县三级。

魏晋南北朝时期,兵荒马乱,滥设官员,州的设置大大增加,有的仅辖一二个县。于是隋文帝在一统天下后,于开皇三年(583年)天下废郡留州,地方改成州—县两级制,以减少冗官,州实际上等于以前的郡。隋炀帝和唐玄宗都曾经先后改州为郡,不久都恢复为州(隋唐的州郡互换)。这种正州(区别于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羁縻州)的建置直至民国才消亡。

荣县的地域,在战国秦灭古蜀国、设蜀郡后,即属于蜀郡南安县(位于其东部)。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派使者唐蒙说降夜郎归汉,以夜郎国地域为主,从巴、蜀2郡各划一部分,合并成立犍为郡(第一个郡治在鄨县,即今贵州省遵义市),南安县因此被划入犍为郡。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东晋益州刺史朱龄石攻蜀灭了谯纵,将南安县的东部划出,单独设立了一个“冶官县”,位于今乐山市东部和自贡市西部。南安县和冶官县直至南齐末才荒废。

 随后巴蜀各地生机渐次恢复,郡县设置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荣州应运而生。

 

 

荣州在历史上先后出现4次。其中前3次辖县,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如乐山市或自贡市;第4次是散州,相当于今天的县级市如峨眉山市,等同于县,属于嘉定府(今乐山市)。

第一次,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析资州大牢、威远2县而置荣州,取荣德山为名。辖公井、大牢(原大牢镇,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升县)、威远(隋于旧威远戍置县)3县。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随天下改州为郡,荣州改和义郡,荣存在124年,和义郡存在16年。州治:初置时,升公井镇为公井县,为州治。武德六年(623年),一说是或贞观六年(632年)徙治大牢。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州(郡)治徙治旭川。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改旭川县为荣德县。其后州(府)治不变。  

第二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天下废郡复州,和义郡复为荣州。历经五代前后蜀,至南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二月丁亥,升绍熙府,前后存在475年。绍熙府后来因兵燹而废,其地全部并入犍为县。

第三次,元文宗天历间(13281330年),从犍为县地划出一部分,复立荣州,属嘉定府路(路辖州、府)。元顺帝(后)至元四年(1338年)十一月丁卯,置绍熙(府)军民宣抚司,以御史大夫脱脱兼都总使,荣州改隶之。六年(1340年)十一月,罢绍熙(府)军民宣抚司,当余荣州。元顺帝至正(1341年~1370年)初,置绍熙路总管府,当有荣州。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明玉珍军(大夏)夺取嘉定府路,约此时,亦夺取绍熙路总管府及荣州。废绍熙路总管府,余荣州。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六月,灭大夏,荣州属之。或同年,废荣州,荣怀县改荣县。大致存在43年。

第四次,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甲寅,复升荣县为荣州(散州),地位同县,属嘉定府。洪武九年(1376年)四月甲午,嘉定府降为嘉定州(直隶州),直隶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州治龙游县省入嘉定州。同日,荣州降为荣县,属嘉定州。自此一直为县至今。散州荣州存在3年。

自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始置荣州(辖县),到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四月甲午荣州(散州)降为荣县,荣州断断续续在中国历史上共存在了758年之久。

第一次荣州时期

1.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益州总管府(领17州)。天下以州代郡。析资州大牢、威远2县而置荣州(第一次),治今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另升公井镇为公井县,为州治。荣州辖公井、大牢、威远3县。

史载】)1)荣州。[和义……] ……武德元年割资州大牢、威远二县,于公井镇置荣州,取荣德山为名也。……

①威远县:[中下。西至州七十里。]本汉资中县地,隋开皇三年于此置威远戍以招抚生獠,十一年改戍为县,属资州。武德元年,改属荣州。……威远镇,在县城内。

②公井县:[中下。西北至州九十里。]本汉江阳县地,属犍为郡。周武帝于此置公井镇,隋因之。武德元年于镇置荣州,因改镇为公井县。县有盐井十所。又有大公井,故县镇因取为名。

③应灵县:[中下,东北至州一百五十里。]本汉南安县地,隋开皇十年于此置大牢镇,十三年改镇为县,县界有大牢溪,因取为名,天宝元年改为应灵。县有盐井四所。”(《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二·荣州》)  ……

2)荣州:……

①大牢:……武德元年,割资州之大牢、威远二县,于公井镇置荣州,取界内荣德山为名。又改公井为县。

②公井:汉江阳县,属犍为郡。后周置公井镇。武德元年,镇置荣州,改为公井县。

威远:汉安县地,属犍为郡。隋于旧威远戍置县。武德初,属资州。其年,割属荣州也。(《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荣州》)

3)荣州:和义郡。中。武德元年析资州置。治公井,六年徙治大牢……

①公井:[中下。武德元年置。有盐。] 

应灵:[中下。本大牢……天宝元年更名。有盐。]

威远:……(《新唐书·卷四十二·地理志六》)

4)荣州:武德二年(619年),割资州于公井县。(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一》)

【谨按】《旧唐书》卷41《地理四》言“(武德)二年,分置邛、眉、普、荣、登五州,属总管府”,其设置荣州的时间与此不合,从《元和郡县图志》(简称《元和志》),因《元和志》是唐宪宗时之作,属当时的作品。

 

2.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设西南道行台,割泸州、戎州、荣州置泸州总管府。

 

3.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泸州总管府改设泸州都督府,荣州属之。

 

4.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三月十日开始,分天下为十道,泸州都督府及督的荣州等属剑南道。

同年,荣州先后增置旭川、婆日、至如3县,其中自威远县析出婆日、至如2县。

史载1)旭川县:中下。郭下。本汉南安县地,贞观元年于此置旭川县,因县有盐井号旭井,取以名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二·荣州》)

2)荣州:中。隋资阳郡之大牢县。武德元年,置荣州,领大牢、威远二县。贞观元年,置旭川、婆日、至如三县。(《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

【谨按】“旭川县”,《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释:“唐贞观元年(627)置,属荣州。治所即今四川荣县。……永徽二年(651)为荣州治。北宋治平四年(1067)改为荣德县。”

释“婆日县”:“唐贞观元年(627)析威远县置,属荣州。治所在今四川威远县西北五十里。八年(634)废入威远县。”婆日县治婆日市(今威远县新场镇)[1]

释“至如县”:“唐贞观元年(627)置,属荣州。治所在今四川威远县西北(一说在今威远县东南)。八年(634)废入威远县。”至如县治约在威远县凌家镇一带。

荣州原辖公井、大牢、威远3县,现在新增旭川、婆日、至如3县,辖县达6县。

——————————————————

[1] 婆日县、至如县的县治今治所据郭声波《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第929页。

 

5.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割泸州之隆越县来属荣州。

史载荣州:中。隋资阳郡之大牢县。武德元年,置荣州,领大牢、威远二县。贞观元年,置旭川、婆日、至如三县。二年,割泸州之隆越来属。(《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

【谨按】荣州新增隆越1县,辖县达7县。·

“隆越县”,《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释:“唐置,属泸州。治所即今四川隆昌县。贞观二年(628)改属荣州。八年(634)废入威远县”。

 

6. 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咨官县由嘉州改属荣州。

同年,荣州州治自公井县移至大牢县。

史载1)荣州:……咨官县:[中下。东南至州九十里。]本汉南安县地,晋义熙十年置冶官县,属犍为郡。隋后误以“冶”为“咨”也。武德元年属嘉州,贞观六年改属荣州。(《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三·荣州》)  

2)荣州:中。隋资阳郡之大牢县。武德元年,置荣州,领大牢、威远二县。贞观元年,置旭川、婆日、至如三县。二年,割泸州之隆越来属。六年,自公井移州治大牢,仍割嘉州资[按:当作“咨”]官来属。……

资官:汉南安县地,晋置资[]官县。武德初,属嘉州。贞观六年,来属。(《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

3)荣州。和义郡:中。武德元年析资州置。治公井,六年徙治大牢,永徽二年徙治旭川。……

资官:[中下。本隶嘉州,武德六年来属。有盐,有铁。](《新唐书·卷四十二·地理志六》)

威远:[中下。贞观元年析置婆日、至如二县。二年以泸州之隆越来属。八年省婆日、至如、隆越入焉。有盐。] (《新唐书·卷四十二·地理志六》)

4)荣州:武德二年(619),割资州于公井县。贞观六年移于大牢县。(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一》)  

【谨按】荣州新增咨官1县,辖县达8县。

东晋置“冶官县”,因“资”、 “咨”、“冶”字形相似,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年)置“咨官县”。当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由嘉州改属荣州时,应是“咨”官县,而非“资”官县(中晚唐时期才改)。

 “咨”官县划入荣州的时间,《元和郡县图志·荣州》和《旧唐书·地理志》均言贞观六年(632年),《新唐书》言武德六年(623年),二说并存。宋《太平寰宇记》的注27系于唐太宗贞观六年,本文亦从。

大牢是荣州的第二个州治。荣州州治从公井县迁至大牢县的时间,《旧唐书》言是贞观六年(632年),《新唐书》言是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二说亦并存,亦系于贞观六年。

咨官县的划入,应是导致州治西迁,以方便治理的原因。

 

7.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割泸州之和义县属荣州,废婆日、至如、隆越3县入威远县。

史载1)荣州中:……八年,又割泸州之和义来属。废婆日、至如、隆越县。(《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

2)荣州:…… 

威远:[中下。贞观元年析置婆日、至如二县。二年以泸州之隆越来属。八年省婆日、至如、隆越入焉。有盐。] (《新唐书·卷四十二·地理志六》)

和义。[中下。本隶泸州,贞观八年来属。] (《新唐书·卷四十二·地理志六》)

【谨按】荣州最多是在割泸州之和义县来属后达到9县。但马上废婆日、至如、隆越3县,辖6县:大牢(州治)、公井、威远、旭川、咨官、和义。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释“和义县”:“亦作义和县。隋大业十二年(616)置,属资阳郡。治所在今四川威远县东北。……唐武德元年(618)改属泸州。贞观八年(634)改属荣州,元和十三年(818)徙治今自贡市东河家场(一说内江市南龙门场)。北宋乾德五年(967)废入威远县”。

 

8.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荣州迁治旭川县。

史载1)荣州。和义郡:中。武德元年析资州置。治公井,六年徙治大牢,永徽二年徙治旭川。(《新唐书·卷四十二·地理志六》)

2)荣州:武德二年(619年),割资州于公井县。贞观六年移于大牢县。永徽二年移于旭川县。(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一》)

【谨按】这是荣州的第三个州治。

 

9.约武则天神龙年前,荣州一度达到9县,增罗水、云川、胡连3县。

不久割荣州的罗水、云川、胡连3县设云州,州治罗水县。

【谨按】《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释:

云州:“唐置,治所在罗水县(今四川荣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荣县南境。景龙二年(708)废入大牢县。”

罗水县:“③唐置,为云州治。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南。景龙二年(708)废入大牢县。”郭声波认为当在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罗城镇。[1]

云川县:“①唐置,属云州。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南境。景龙二年(708)废入大牢县。”

胡连县:无释。

云州辖3县,则之前的荣州一度达到9县。

——————————————————————————————

[1] 罗水县在今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罗城镇,见郭声波《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下》第92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5月第1

 

10.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省云州及罗水、云川、胡连3县入荣州大牢县。

史载荣州:……应灵:[中下。本大牢,景龙二年省云州及罗水、云川、胡连三县入焉。天宝元年更名。有盐。](《新唐书·卷四十二·地理志六》

【谨按】应灵县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八月二十四日由大牢县改名。故此时废云州及其所辖的罗水、云川、胡连3县所入的,只有大牢县。

因大牢县于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名应灵县,又于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并入犍为县,故云州及其3县当在犍为县的东部一带。

 

11. 同年,升剑南支度、营田、处置、兵马经略使为剑南节度使,荣等25州属之。

【史载】(开元)七年。剑南:升剑南支度、营田、处置、兵马经略使为节度使,兼昆明军使,领益、彭、蜀、汉、眉、绵、梓、遂、邛、剑、荣、陵、嘉、普、资、、黎、戎、维、茂、简、龙、雅 、泸、合二十五州,治益州。(《新唐书·卷六十七·表第七·方镇四》)

以上第一次荣州时期是自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荣州,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荣州改和义郡,共存在124年。

和义郡时期

和义郡也是荣县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正式的郡。

12.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天下改州为郡。荣州改和义郡。八月二十四日,大牢县改名应灵县。

【史载】1)荣州:……天宝元年,改为和义郡。(《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四·剑南道东西道九》)

2)荣州:……大牢县:天宝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为应灵县。(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一》)

【谨按】这是第一次荣州的结束,也是和义郡的开始。

 

13.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剑南节度第一次分为西川和东川2节度,和义等12郡隶东川节度,治梓潼郡(后改梓州)。

【史载】1)(至德)二载。[剑南]更剑南节度号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尹,增领果州。以梓、遂、绵、剑、龙、阆、普、陵、泸、荣、资、简十二州隶东川节度。(《新唐书·卷六十七·表第七·方镇四·剑南》)

2)(至德)二载。(剑南)[东川]:置剑南东川节度使,领梓、遂、绵、剑、龙、阆、普、陵、泸、荣、资、简十二州,治梓州。(《新唐书·卷六十八·表第八·方镇五·东川》)

【谨按】[剑南]”,选自《新唐书》各表的内容者加“[  ]”,非原来的正文。前加“(剑南)”者为本文的补充说明,也非正文。

以上和义郡自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荣州改和义郡,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和义郡恢复为荣州,共存在16年。

 

第二次荣州时期

14.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天下废郡改州。和义郡恢复为荣州。

【史载】荣州:……乾元元年,复为荣州。(《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四·剑南道东西道九》)

 

15.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废剑南东川节度,复合剑南东、西二川为东西川节度。荣州等属之。

【史载】1)(广德)二年。[剑南]剑南西川节度复领东川十五州。(《新唐书·卷六十七·表第七·方镇四·剑南》)

2)(广德)二年。(剑南)[东川]废东川节度,以所管十五州隶西川节度。(《新唐书·卷六十八·表第八·方镇五·东川》)

 

16.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又分东西川节度使为东、西二川节度。荣州仍属西川节度(未还东川)。

 

17.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知西川节度刘辟反。朝廷派高崇文于九月平叛后,以高崇文为西川节度、严砺为东川节度,并从西川划荣、陵等6州入东川。

【史载】(严)砺复请大臣为节度,(李)吉甫谏曰:“(高)崇文功且成,而又命帅,不复尽力矣。”因请以西川授崇文,而属砺东川,益资、简六州,使两川得以相制。由是崇文悉力。刘辟平,吉甫谋居多。(《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六·李栖筠附子李吉甫传》)

【谨按】所划的6州:资、简,及昌、泸、荣、陵。李吉甫之言,则说明此前荣州仍属西川节度(未还东川),自此方还东川。

 

18.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五月,荣州和义县迁治旧隆越县城。

【史载】荣州和义县,元和十三年五月,东川节度使李逢吉请移于旧县界址,以便水陆贸迁。从之。(《唐会要·卷七十一》)

【谨按】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割泸州之和义县属荣州,废婆日、至如、隆越3县入威远县。此可见古代的县境并不固定。

 

19.唐宪宗之后,荣州咨官县改名资官县。

【谨按】依据是唐宪宗时的《元和郡县图志》“荣州”下有咨官县,而五代后晋《旧唐书》已作“资”官。

 

20.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十月,王建立剑南道行台,辖西川节度使、东川节度使、武信军节度使、龙剑节度使。

山南西道的利州节度增领阆、陵、荣、果、蓬、通6州,更号“利阆节度”。荣州改属之。

【史载】冬,十月,丙戌,王建始立行台于蜀。(《资治通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天三年(丙寅,906年)》)

 

21.五代前后蜀时期,仍有荣州

史载[]眉、嘉……陵、资、荣……戎……:[]蜀;[]有,后蜀;[] 蜀;[] 蜀;[] 蜀。(《新五代史·卷六十·职方考》)

 

22.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正月,灭后蜀,荣州等入宋,属西川路。

 

23.北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荣州废和义县入威远县。

史载1)下,荣州:和义郡,军事。[治荣德县。]

县四。[乾德五年省和义县入威远。治平四年改旭川县为荣德。熙宁四年省公井县为镇入荣德。]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七·荣州》)

2)荣州:下,和义郡,军事。乾德五年,废和义县。(《宋史·卷八十九·地理五》)

【谨按】荣州废和义县后,所辖由6县减为5县,即:旭川、应灵、公井、威远、资官。

 

24.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二月丙午,西川路分为西川东、西两路转运使。荣州属西川东路。

 

25.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八月己卯,废西川东路入西川西路。荣州属西川西路。

 

26.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十月庚午,再仿唐改为10道,荣州属剑南道。

 

27.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剑南道再分为东、西二川,分设西川、东川节度,荣州属剑南东川节度。

 

28.北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全国设15路,荣州属成都路。

 

29.约北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成都路和峡路合并为川峡路。荣州属川峡路。

 

30.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重新划分全国行政区。三月辛巳,今四川地区划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并总称“川峡四路”,荣州属梓州路。

 

31. 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改荣州旭川县为荣德县。

史载1[荣州]:荣德县,旧名旭川县,上一字同哲宗庙讳,治平四年改。(《宋会要辑稿·方域七·州县升降废置三》)

2)下,荣州:和义郡,军事。[治荣德县。]

县四。[乾德五年省和义县入威远。治平四年改旭川县为荣德。熙宁四年省公井县为镇入荣德。]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七·荣州》)

【谨按】宋哲宗名赵煦(音“旭”)。宋神宗名赵顼(音“虚”)。《舆地纪胜·卷一百六十·荣州》载:“荣德县:……《国朝会要》云:‘治平四年,以本县上一字与神宗御名同,改旭川县曰‘荣德’”。

 

32.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废公井县为公井镇,入荣德县。

史载1)荣州荣德县公井镇,熙宁四年废县置。(《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二·市镇·川陕四路》)

2)下,荣州:和义郡,军事。[治荣德县。]

县四。[……治平四年改旭川县为荣德。熙宁四年省公井县为镇入荣德。]   (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七·荣州》)  

【谨按】此时荣州辖4县:荣德、应灵、威远、资官。减公井1县。

 

33. 北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梓州路改为潼川府路,荣州属之。

史载潼川府路,旧梓州路,重和元年改。(《宋会要辑稿·方域五·节镇升降》)

以上自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和义郡恢复为荣州,自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升荣州为绍熙府,共存在475年。

绍熙府时期

34. 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二月丁亥,升宋光宗封藩荣州为绍熙府,属潼川府路。

【史载】1绍熙府:荣德、威远、资官、应灵。(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六十四·绍熙府》)

2夏四月己酉朔,以孙……(赵)荣州刺史。(《宋史·卷三十一·高宗纪八》)

3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讳,孝宗第三子也。母曰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生于藩邸。二十年赐今名,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宋史·卷三十六·光宗纪》)

4)(绍定六年二月)丁亥,诏荣州升为绍兴[按:当作熙]府。(《宋史全文·卷三十二·宋理宗二》)

5)荣县:……绍熙中又升(荣)州为绍熙府,以光宗潜邸也。端平以后废徙不一。(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二·嘉定州》)

【谨按】这是第二次荣州的结束,也是绍熙府的开始。

宋光宗于1189年二月登基后,没有依照惯例升封藩荣州为绍熙府,直到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二月丁亥才升府,迟了44年。

绍熙府的辖县应该没有变,仍是原荣州4县:荣德、应灵、威远、资官。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六十四·绍熙府》有4县:荣德、威远、资官、应灵,二者一样。

赵惇,即宋光宗,继宋孝宗之后的南宋第三位皇帝,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四月己酉,作为皇孙曾封荣州刺史。  

今四川省荣县有一块碑《宋代绍熙府儒学碑》,其中有史绳祖的跋文,写于南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八月。足见1250年之前,绍熙府确已存在。

    南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九·甲集·故事·潜藩州建军府名》载:“旧制:天子即位,尝所领州镇,自防御州而下,皆升军名;若节镇州,则建为府。如英宗自齐州御防使登极,升齐州为兴德军;神宗自忠武军节度使建储,升许州为颍昌府之类;孝宗受禅,以始封洪、鼎、宣、建州旧有军额,则建为隆兴、常德、宁国、建宁府;而剑州止升为普安军。[绍兴中,始再升为隆庆府],盖用此制。光宗自荣州刺史进封恭王,今上自英国公出就傅后,封嘉王。四州皆为支郡,然三州跃升为重庆、英德、嘉定府,而荣州至今不锡军名,盖中书之误。”

  李心传(井研县人),曾纂修宋代《十三朝会要》﹐特别熟悉当代的史事和典章制度。他所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分甲乙各20卷,其中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完成甲集。李心传是当时的人,故知至迟在1202年之前荣州没有升为绍熙府。其升府时间从目前的考古文物看,是1202年~南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年)之间,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正属于此。

 

35.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因元军之攻,十月成都破陷,成都路移治嘉定。绍熙府择地侨治,废荣德县。

史载荣州:下,和义郡,军事。……端平三年,择地侨治。宝后废。……县四:

荣德:[中下。旧名旭川。治平四年改。……端平三年废。] (《宋史·卷八十九·地理五》)

【谨按】废荣德县后,绍熙府余应灵、威远、资官3县。绍熙府治迁鸿鹤镇(今自贡市自流井鸿鹤坝)。

 

36.宋理宗宝祐后,绍熙府废。绍熙府曾经辖24县。

史载1)同35.

2)绍熙府:[荣德、威远、资官、应灵] ……皇朝属梓州路,后以光宗皇帝潜藩,升绍熙府。今领县四,治荣德。(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六十四·绍熙府》)

3)绍熙府在昔二州四县,自归职方,统隶犍为。(元·卜兰奚《嘉定路便民情事迹记》)

【谨按】宝祐,宋理宗年号(12531258年)。

卜兰奚《嘉定路便民情事迹记》作于元末的元顺帝时。“24县”, 4县”即荣德、应灵、威远、资官。宋制府州同级,府不辖州,“2州”或为临时寄居于这一带的2个州,因元军南下,可能是隆州和资州。

又据《元史·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一下·百官八》载:“绍熙军民宣抚司。至元四年,因监察御史言:‘四川在宋时,有绍熙一府,统六州、二十县、一百五十二镇。近年雍、梁、淮甸人民,见彼中田畴广阔,开垦成业者,凡二十余万户。’省部议定,遂奏准置绍熙等处军民宣抚司。”则南宋末绍熙府辖六州、二十县,但这非常制,可能因元军之攻,有不少在其他地方的县避难侨置于此,如《咸熙遗事》载:“所谓(四川)二十余州者,或一州而存一县,或一县而存一乡”。因兵荒马乱,这一段时间里的记载十分稀少。

 

37.元初,废绍熙府的府县,尽入犍为县。

【史载】1)绍熙府在昔二州四县,自归职方,统隶犍为。(元·卜兰奚《嘉定路便民情事迹记》)

 2)嘉定州:……威远县:……元初省入犍为,后复置。(《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二·嘉定州》)

3)嘉定州:……威远县:……元初省入犍为县。(嘉靖《四川总志·卷?》)

【谨按】绍熙府的府县,包括荣德、威远、资官、应灵4县,全部并入犍为县(“统隶犍为”);后均恢复。

资官县废的时间,据《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之释是在元末,本书认为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1376年)资官、应灵同时省入犍为县(见第46条)。

犍为县和威远县之间隔着荣县,既然威远县已经并入犍为县,则中间的荣县必然并入犍为县。此与《嘉定路便民情事迹记》所载相合。此记是当时当地人所记,可信度高于他书。

自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年)升荣州为绍熙府,至宋理宗宝祐(12531258年)后绍熙府废,共存在约20余年。

第三次荣州时期

38. 元文宗天历间(13281330年),从犍为县地划出一部分,复立荣州(第三次),当属嘉定府路。

【史载】绍熙府在昔二州四县,自归职方,统隶犍为。天历间,民入蜀,菜田耕垦殆尽,户口益繁,斗讼日增,公(塔海)建言:可立荣州。蜀省如请,移咨中书,会臬司按临至县,亦以为便。(元·卜兰奚《嘉定路便民情事迹记》)

【谨按】复立荣州(第三次),亦当复县。

威远县自并入犍为县,至明初再次出现,则当此时约复立威远县;荣州当有州治,荣德县当也复置;而后来有资官、应灵之废入犍为县:故当复原来的荣德、威远、资官、应灵4县不变,见民国柯劭忞《新元史》。

荣州当属嘉定府路。不久在元顺帝(后)至元四年(1338年)时于此地新置绍熙军民宣抚司。

 

39.元顺帝(后)至元四年(1338年)十一月丁卯,置绍熙(府)军民宣抚司,以御史大夫脱脱兼都总使。当有荣州。

【史载】1)绍熙军民宣抚司。至元四年,因监察御史言:“四川在宋时,有绍熙一府,统六州、二十县、一百五十二镇。近年雍、梁、淮甸人民,见彼中田畴广阔,开垦成业者,凡二十余万户。”省部议定,遂奏准置绍熙等处军民宣抚司。正官六员,宣抚使、同知、副使各二员。首领官三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司狱一员,蒙古、儒学教授各一员,令史八人,译吏、知印、怯里马赤各一人,奏差四人。所隶资、普、昌、隆下州四处,盘石、内江、安岳、昌元、贵平下县五处,巡检司一十三处,各设官如制。又置都总使司,命御史大夫脱脱兼都总使,治书侍御史吉当普为副都总使。至元六年十一月,中书又因台臣言裁减冗官事,遂罢绍熙军民宣抚司。(《元史·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一下·百官八》)

2)(四年)冬十一月丁卯,立绍熙府军民宣抚都总使司。绍熙府本领六州二十县,一百二十五镇。国初以其地荒而废之,至是居民二十余万,故立府治之。命御史大夫托克托兼都总使,治书侍御史吉当普为副都总使。(清·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二·元纪二十·顺帝》)

3)(四年)十一月丁卯,立绍熙府军民宣抚都总使司。绍熙府本领六州二十县,一百五十二镇。国初,以其地荒而废之,至是居民二十余万,故立府治之。命御史大夫托克托兼都总使,治书侍御史吉当普为副都总使。(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元纪二十五·顺帝·至元四年》)

4)(四年)十一月丁卯,立绍熙府军民宣抚部总使司。壬午,四川散毛洞蛮叛。 (《新元史·卷二十三·惠宗本纪一》)

5)后至元二年,(瞻思)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襄、汉流民聚居宋绍熙府故地,至数千户,私开盐井,自相部署。瞻思上言:“绍熙士饶利厚,流户日增,若以其人散还本籍,恐为边患,宜设官府以抚定之。”诏即其地置绍熙宣抚司。……四年,改佥浙东肃政廉访司事,以病免归。《新元史·卷二百十四·瞻思列传》  

【谨按】绍熙军民宣抚司辖州,除了荣州,还辖资、普、昌、隆4个下州,盘石、内江、安岳、昌元、贵平5个下县。

绍熙军民宣抚司,《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释:“蒙古至元四年(1267)置,治所在绍熙府(今四川荣县)。辖境相当今四川荣县,仁寿以东,安岳、大足以西沱江中游地区。六年(1269)废。”其言绍熙军民宣抚司的存在时间是1267年~1269年,是误以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前)至元,实际上应是元顺帝的(后)至元(13381340年)。脱脱是元顺帝的宰相。

又,《元史·百官八》所言绍熙军民宣抚司所辖4州、5县,均未包含今荣县之地,而“绍熙军民宣抚司”乃是沿“绍熙府”而来,且宣抚司治今荣县,而这一带竟无州、县之置,而之前已于元文宗天历间(13281330年),从犍为县地划出一部分复立荣州,故绍熙军民宣抚司下当设荣州。

脱脱(一作托克托),即《宋史》主编。

《新元史·卷六十二·百官志八》:“宣抚司。秩正三品。达鲁花赤一员,正三品。宣抚使一员,正三品。同知二员,正五品。副使二员,正五品。佥事一员,从五品。计议一员,正七品。经历、知事、提控案牍架阁各一员。凡六府……后至元以来所增者:曰绍熙军民宣抚司。《元典章》:同知宣抚司佥事正三品,乃至元官制。至元时改宣抚使为宣慰使凡二处。宣慰使从二品,则由宣抚改宣慰,宣抚亦必从二品也。其降正三品,未详何时。后至元四年,置宣抚使六员,同知、副使各二员,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司狱一员,蒙古、儒学教授各一员,巡检司十处。资、普、昌、隆下州四处。盘石、内江、安岳、昌元、贵平下县六处。六年罢。”

《新元史·卷二百十四·瞻思列传》言置绍熙宣抚司的时间是(后)至元二年,与多书不同,只是提起建议的时间,从四年之说。

 

40.元顺帝(后)至元六年(1340年)十一月,罢绍熙军民宣抚司。当余荣州。

【史载】1)见上。

2)荣县: ……元亦曰荣州,以州治荣德县省入。明初因之。(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二·嘉定州》)

3)绍熙府罢,史不言立荣州。而荣德山有《判绍熙府曹公希夷山寨保守碑》。按《曹氏谱》,曹诗名必才,至正十四年(1354年),降荣州判抚,在任十八年。明初遂署荣籍。(民国《荣县志·卷一·沿革》)

【谨按】从(2)、(3)可以看出,元朝后期确曾有荣州,而且延续到了明初,故荣州当是罢去绍熙军民宣抚司后所余。

 

41.元顺帝至正(1341年~1370年)初,置绍熙路总管府。当有荣州。 

【史载】绍熙路:下。宋绍熙府,元初废。至正初,置绍熙路总管府。领县四:

①营[]怀,下。

②威远,下。

③资官,下。

④应灵。下。(民国柯劭《新元史·卷四十八·地理志三》)

【谨按】1340年为省冗官而废绍熙军民宣抚司,但是没过多久,又设绍熙路总管府。这说明,军民宣抚司的地位比总管府略高。

因“路”辖州,故当有荣州(仍然是第三次)。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释“绍熙路”:“元至正初设,治所在荣怀县(今四川荣县)。辖境相当今四川荣县、威远二县及自贡、乐山、井研等市县部分地。明玉珍时改为荣州。”

民国柯劭忞《新元史》言绍熙路总管府下辖有“营”怀,误,当作“荣”怀,此前叫“荣德”,至此改“荣怀”。

 

42.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明玉珍军夺取嘉定府路。约此时,亦当取绍熙路总管府及荣州。废绍熙路总管府,余荣州。

【史载】明玉珍时仍荣州。(民国《荣县志·卷沿革第一》)

【谨按】绍熙路与嘉定府路毗邻,当嘉定府路属明玉珍军,则绍熙路亦当属之。

绍熙路一废,所余的荣州仍当辖原来的的荣怀、威远、资官、应灵4县不变。

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言荣州有4县同。

其中:荣州当有州治,长期均是荣怀,其为首县,复州首先当复荣怀。

威远县于洪武四年(1371年)省入荣县(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二·嘉定州》:“威远县:……明洪武四年省入荣县,九年复置,改今属。”),故倒推此时应有威远县;

资官、应灵2县,应是洪武九年(1376年)同时省入犍为县,见第46条,则倒推此时亦应有此2县。

 

43.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正月初一,明玉珍据蜀称帝,国号(明)夏。荣州属之。

 

44.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六月,灭大夏,荣州属之。

或同年,废荣州,荣怀县改荣县。威远县省入荣县。改嘉定路刺史府为嘉定府,原荣州诸地属之。

【史载】威远县:……明洪武四年省入荣县。(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二·嘉定州》)

【谨按】史无明载言废荣州,但此前有荣州,若无此洪武四年随大流之废,则当无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之复荣州(见下)。不然,何须重立?故当此时废荣州。

荣县首次出现,当是荣怀县改为荣县。

原荣州4县,此时余3县:荣、资官、应灵,当属嘉定府。较前少威远1县,且荣怀改荣县。

此时嘉定府直辖7县:龙游、夹江、峨眉、犍为、荣、资官、应灵(废荣州而增荣县和资官、应灵3县,威远县废入荣县);

辖眉州2县:彭山、青神;

辖邛州1县:大邑。

故嘉定府共辖10县。较前减荣州1州及威远1县。

自元文宗天历间(13281330年),从犍为县地划出一部分复立荣州,至约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废荣州,共存在约43年——期间,虽有元顺帝绍熙府军民宣抚司、绍熙路总管府等辖(荣)州政区的兴废,但并不影响荣州的存在。

第四次荣州(散州)时期

45.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甲寅,复升荣县置荣州(第四次,散州),地位同县,属嘉定府。同日,复置威远县,属嘉定府。

【史载】1)(洪武六年十二月甲寅)以四川之云阳、荣山、万三州为县,又开设州县九,井研、资阳地[按:当作“隶”]成都府,荣州、迂[按:当作“威”]远、浦[按:当作“蒲”]江、舟[按:当作“丹”]棱隶嘉定府。荣昌、永川隶重庆府。芦山隶雅州。九姓长官司隶永宁宣抚司。并罗江县入绵州。(《明太祖实录·卷八十六》)

2眉州:……领县三:丹棱:[州西。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属嘉定府。](《明史·卷四十三·地理志四·四川》)

3荣:[州东。本荣州。洪武六年十二月置。九年四月降为县。……]

威远:[州东。洪武六年十二月置,属嘉定府。……](《明史·卷四十三·志第十九·地理志四·四川》)

【谨按】此荣州当是县级,即散州。不辖县,其性质仍然是县。

威远县是由荣州(散州)析出,此(1)言“洪武六年十二月甲寅”(复)置,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所言“明洪武四年省入荣县,九年复置”不同。当从(1)《明实录》,因其不仅时近,而且是宫廷档案。

此(3)言洪武六年(1373年)十二月甲寅(复)置荣州,则之前必有一省,见第44条,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二·嘉定州》载:“威远县:……明洪武四年省入荣县。”则洪武四年时有荣县而无荣州(散州)。洪武六年又置荣州,故是升荣县为荣州。但这不能简单地说是“复荣州”,因之前的荣州辖县,而此时的荣州仅仅就是一县(即散州)。查几处史载,均无一县属此荣州辖(复置的威远县属嘉定府,而非荣州),故为散州。

 

46.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四月甲午,嘉定府降为嘉定州(第一次),为直隶州,直隶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龙游县省入嘉定州。同日,荣州降为荣县,属嘉定州。

同年,废资官、应灵2县入犍为县。

【史载】1)(洪武九年夏四月甲午)……改四川嘉定府为嘉定州,革所属龙游县;改邛、眉、荣三州俱为县。潼川府为潼川州,革所属县。改遂宁州为县。广元府为州,革所属剑州、绵谷县。改巴州为县,隶保宁府。改广安府为州。渠州为县。隶顺庆府。改夔州府之大宁州、达州为县,革所属奉节县,隶重庆府。俱隶四川省。(《明太祖实录·卷一五》) 

2)本朝洪武四年,复改为府。九年,改为州,以龙游县并入。直隶四川布政司。(《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二·嘉定州》)

3嘉定州:[元嘉定府路。]洪武四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龙游县省入,直隶布政司。……

荣:[州东。本荣州。洪武六年十二月置。九年四月降为县。……](《明史·卷四十三·地理志四·四川》)

4)(洪武)九年,降(嘉定)府为州,改邛、荣为县,并龙游入州,玉津、应灵入犍为。(明·嘉靖《四川总志·卷十三·嘉定州》)

【谨按】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降嘉定府为嘉定州(第一次)。

明制:府设首县(此即龙游县);直隶州如邛州、眉州不设首县,由知州兼知县事。府下可设州,而州下则不可设州,故当嘉定府降为嘉定州时,之前的州必须降为县。

资官、应灵2县,应是洪武九年(1376年)同时省入犍为县。嘉靖《四川总志·卷十三·嘉定州》:“(洪武)九年,降(嘉定)府为州,改邛、荣为县,并龙游入州,玉津、应灵入犍为。”应灵县之变更,唯此书有载,其由刘大谟、王元正、杨慎、杨名等纂修,嘉靖二十年(1541年)成书,距洪武九年(1376年)并不遥远,相对可信。然玉津省入犍为县是在北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见《宋史·地理志》。故这里言洪武九年(1376年)才省玉津入犍为县,必误:考其地,当是资官县省入犍为县。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言》载资官县于元末废,不知何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