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尴尬的武状元:一起聊聊武状元的那些事儿!

 ymzxshy 2017-11-14


武状元苏乞儿


众所周知,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中选拔出的佼佼者,而状元又分为文状元和武状元,按照正常情况理解,文状元和武状元社会地位应该是相差无几的,但是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武状元跟文状元一比就逊色很多,不但数量上差别很大,而且质量上也相差悬殊,名传千古的武状元更是寥寥无几。既然同样都是状元之才,为什么武状元比不过文状元?今天就一起聊聊武状元的那些事儿!

为什么武状元比不过文状元?其实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重视程度不同



杯酒释兵权


首先我们要知道,但凡是科举考试能顺利进行的年代肯定是太平盛世或者说世道相对没有那么乱,既然是太平盛世时期,也就意味着不需要那么多的武将,俗话说: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就是说治理天下主要还是得靠文臣;其次,太平盛世时期,皇帝认为武将是个祸害,担心武将造反,比如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朱元璋大肆屠戮武将,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武状元受到的重视程度必然不如文状元。

2.生源相差大



武状元


俗话说:穷文富武,简单来说就是穷人学文,富人才有条件练武。这也不难理解,要想练武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消费的起的,首先练武得请武术教练吧,如果没有人教怎么练?正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因此这武术教练还真不是一般人能请的起的;其次,武状元考试中肯定有马上功夫这一项,要考武状元必须要时常练习马术,因此没有马怎么行呢?要知道,马在古代可不是家家都有的,那可是奢饰品;最后,练武得有个好身体,就是说营养要跟上,穷人家连饭都吃不饱,就更别说营养了。以上这些条件都是穷人家难以达到的,这就导致武状元这条路是穷人家难以走通的,但是世上毕竟是穷人多,富人少,无形之中就把穷人抛除了,这就必然影响武状元的生源。

3.武将斗不过文臣



文武


自古以来,一直有有文武相轻的说法,意思是说文臣和武将经常是互相嫌弃,都互相看不起对方。时逢乱世,武将还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在太平盛世,由于皇帝的猜忌注定导致武将不可能掌管大权,甚至会遭受打压,因此国家的权利大多集中在文臣手中,而且与文臣不同,武将大多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因此很难融入文臣的阵营中,再加上文武相轻的观念,必然导致武将难以抗衡文臣,社会地位比不上文臣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孔子曰:“有文事必有武备。”自唐讫清,武举制度在其近一千二百年发展历程中,经过不断的演化与完善,渐渐成为了中国古代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的抡才大典,武举考试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军事人才,有力地推动了历朝历代国防事业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