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向不是病 逼他们外向才是这个世界的病

 昵称13975006 2017-11-14


  本文系网易新闻怼人短视频节目《说说而已》出品,每周一、三中午12点准时开怼。

  从小到大,社交场合里的“身不由己”一直没消失过,只是随着身份的转变换了种形式存在而已:

  小时候,逢年过节被父母要求在亲戚朋友面前来一段才艺表演;长大了,在应酬场合被各种眼神示意敬酒,还要连带一串客套说辞不重样……

  不这么做的话,就会被认为没有礼貌、没有教养。

  在中国式思维里,这种停留在表面的社交文化,热情积极的程度代表着“懂事”的程度和“情商”的高低。

  小时候主动喊人、大方表演就是聪明懂事;长大了见机行事、痛快干杯就是情商无敌。

  但事实上,不少人讨厌这样的社交行为,才艺表演令人难堪,敬酒前后坐立不安,做这些事不是出于本意,只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和为难。

  要求他们在社交场合配合表演,迎合来自外界的要求和期待,对他们来说其实构成了一种“社交骚扰”。


  △内向的人不擅长社交

  在日常生活中,“社交”对于部分人来说是一个真实的难题,甚至于,小到“寒暄”这件事都可能是一种难以完成的任务。

  有的人,在大街上遇到认识的人都宁愿躲起来,或者装作没看见,也不愿尴尬地和对方打招呼。

  不是谁都天生是热情洋溢的社交达人,总有人不喜欢也不善于应付社交。

  原本以为是小聚会,却意外多了几个陌生人;原本一周只安排3天会客,却每天都有客人来访;原本只是路过打个招呼,却被盛情邀请参与接下来的活动……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成了计划外的突发状况,对于性格内向的那部分人来说,就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负担。

  而假如还被要求在聚会上和陌生人谈笑风生,在每一天的会客当中保持情绪高涨,做足了热情好客的姿态,那么他们的负担更是成倍在增长。

  说起社交里的佼佼者,不得不想到《Gossip Girl》里的Blair。作为纽约上东区的社交女王,出席任何社交场合都能闪闪发光。初入大学时,为了给纽约大学戏剧院的同学们留下好印象,Blair凭借自己的社交网邀请了Lady Gaga开演唱会,她还替朋友的舞台剧出主意,帮忙解决一个又一个棘手的问题。

  而与此相反的,《生活大爆炸》中的Amy,一个普通到近乎自卑的姑娘,成日躲在房间里,从未享受过友情的温馨。当她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全新的朋友圈时,别人笑她便跟着笑,生怕插句话就破坏了气氛;别人有事她随时帮忙,热心中带有几分殷勤。她太急于融入这个圈子,对每个人都小心翼翼。

  很多人羡慕Queen B,只要一睁眼就是惊艳全场全新的一天,可内向的人更像Amy,在公众场合手足无措的样子让热衷社交的人觉得可怜又可笑。

  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内心更加敏感细腻。

  有时候环视四周看到人们开心地聊天,可能都会怀疑自己:为什么我无法像他们那样自如?我是不是一个非常无趣的人?人们是不是会觉得我看起来有点傻傻的?我是不是不招人喜欢啊……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内向不是缺陷

  责怪他们不热情,强迫他们能在社交场合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逼社恐患者活泼,就是 “社交骚扰”。

  我们明明从小就被教育“理解万岁”,却又常常被一些莫须有的要求束缚,去遵循一些无根可循的评判标准。

  比如默认好的性格就是阳光、开朗、会交朋友,外向活泼的人更好相处,也容易得到更多。

  内向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劣势,沉默、孤僻只会受到排斥,活该没朋友。

  内向的人或许会有这样的体验:

  虽说从小就听话懂事,成绩也还不错,但小时候每个学期结束拿到班主任寄语,六年十二次,几乎每次都会在一堆表扬后面看到一句:“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希望下学期好好提升,能开朗活泼一些。”那本写满期末评语的红本本伴随一生,就好像被贴上标签,还是一个不怎么好的标签。爸妈逢人介绍也会说道:“哎呀我们家小孩呀什么都好,就是性格有点内向,要是活泼一点就好了。”于是假期里被父母带去各种场合社交,报主持、舞蹈等各种兴趣班,美其名曰“改造性格”。

  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内向被默认为是一种性格缺陷。

  这是极其不科学的说法。

  性格本来就是没有好与坏之分的,不管是朋友之间的相处,恋人之间的磨合,还是日常待人接物为人处事,大多数时候只有 “合不合适”,而不能用纯粹的“对与错”来判定。

  而那部分从小就被洗脑“性格不太好”的内向小孩,大多在后续改造性格的过程中是享受不到乐趣的。

  相反还可能慢慢产生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内向性格是不是真的属于一种病态?

  甚至演变到找不到自己的定位,错失爱好,成为“配合假装活泼”的人群。


  △内向的人享受独处,应该有更多自我空间

  内向不是病,那只是对外界做出的一种应对方式。

  卡尔·荣格在1921年的《心理类型学》中正式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内向(introvert)的概念。这两种特质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对于内向的人来说,他们的能量指向内部,更喜欢安静和独处。

  之前看罗永浩的演讲,记得他讲过一段话:

  你们别看我站在台上能扯淡那么久,其实我是个很内向的人。参加超过5个人的饭局我就会全身不舒服,每次饭局以后回家都要一个人狠狠读一天书才能缓过来。记得没去新东方当老师之前,有很多人说我:老罗啊,你平时一天都不说几句话,还能上台当老师了?但我不管,我内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会被别人所左右,谁规定内向的人就不能当老师了?

  罗永浩自知是内向的人,进行过度的社交会让他感到不适,后续需要通过独处来重新积蓄能量。

  但他并没有自怨自艾,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内向的性格就是一种缺陷。

  他适应和接纳自己,找到与自己相处的方式,当发现擅长演说之后,就认真去练习,自然而然地为了爱好和目标克服很多心理障碍。

  内向的人不应该就是局促不安的形象,找到自己的定位,更加专注和享受自己喜欢的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习惯和风格,不参与某项活动,不去做某件事情,是一种自我选择。

  既然独处让人感觉更舒适,那就没必要强迫自己去刻意迎合外界而放弃独处。

  如果经历了太大强度的社交,反而会像喝醉一样出现“宿醉”般的体验,这个概念叫做“社交宿醉”(social hangover)。

  而来自于父母、老师、朋友的善意期待,更是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因为他们的初衷是“为了我好”,所以我不应该辜负他们的期待,更没有理由去反驳和反对?这样的“绑架”,让人感到不舒服。

  逼着内向的人强行社交,就好像对患有哮喘的病人说:“周围全是空气,你就不能多吸两口吗?”


  △内向不等于情商低,内向也有优势

  香港有一个明星,从小就性格内向,但是好人品、高情商在娱乐圈都是出类拔萃的。有一次在结束世界巡回演唱会后,他在庆功宴上给近一百位工作人员每人一份自己亲手挑选的礼物,而且,每一位工作人员,无论岗位是大是小,他都叫得出名字来。有两位同名的,他都能分得非常清楚,完全没有弄错。这个人,就是去世十几年依然能被大家铭记怀念的张国荣。

  我们常常误以为“擅长社交”和“情商高”成正相关,社交场合游刃有余的人就是高情商的人,更值得交朋友。

  这样的说法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反而我们需要正视的是“社交骚扰”。

  去评价内向的人甚至要求他们变得开朗,才是不尊重、不理解他人的表现。

  真正的情商高不是体现在如何玩转社交如鱼得水,而是懂得尊重和接受这个世界多样性的存在,逼内向的人活泼,才是情商低的体现。

  作为内向的人,在社交过程中发现自己相对于外向型人格的社交“短板”,也大可不必感到焦虑和难过。

  当内向者处于社交情景,遇到大量陌生刺激时,会加速能量的消耗。

  因此会需要给自己创造独处的机会来充电,他们比较享受独处,也更容易进行安静的、深度的思考,相对于外向者而言,他们更了解自己。

  内向的人往往不会夸夸其谈,也不会咄咄逼人,不喜欢、不擅长应付社交中的表面寒暄。

  他们往往会觉得,和陌生人谈论关于自己的事情很不适,但却愿意聆听、捕捉细节,擅长在一个共同的话题领域中短时间内了解别人。

  所以即使朋友不多,却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对象,和人建立起稳定而深刻的关系,避免了一些无效社交。

  内向不是缺点,不必接受来自外界的评判。

  祝每个人都能活得更像自己,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

  欢迎订阅网易最新怼人短视频节目《说说而已》,“说说而已,怼出真理”,看五位说法家如何短平快地“怼醒”网友,解决问题。

  

  参考资料:

  [1] Marci Alboher. (2007). Selling Yourself byShowing Yourself, in a Good Way. The New York Times.

  [2]卡尔·荣格.《心理类型学》.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4

  [3] TED. 《内向者的性格优势》

  [4] Eysenck, H. J., & Eysenck, S. B. G.(1977).Psychoticism as a dimension of personality. Taylor & Francis Grou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