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庞雪君|蓬溪四题

 新锐散文 2020-08-08

东方散文

东方散文
     秋季版     


庞雪君,女,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蓬溪四题


万水千山赤城湖

如果有一个地方让你深深眷恋,就如同一个人闯进你的世界又打动你的心,她一定与你前世有缘、一定与你的生命息息相关。赤城湖就这样走进了我,在这里,我有一种心甘情愿的迷失和放逐,哪怕留下我的心却不留我人。我走过赤城湖就如同走过了万水千山。

出蓬溪县城西约一公里,远远望去但见一片茫茫水域,烟波浩淼……星罗棋布的小岛浮游于微波之上,错落有致的亭阁楼榭兀立于空蒙之中。金色的阳光穿透了尘世,开放出光芒的花朵……从这一刻起,我的呼吸柔软而细腻,我的眼睛荡漾着绿水清波。——在烟波明灭的湖上,在轻雾飘绕的山腰,最简单的美延绵不息……登高远眺,海市蜃楼般的美景在地面水面若隐若现,似乎偷了精气,追仙踪而去.茫茫碧水中,赤城湖像一位清纯的少女撩开神秘的面纱。思源亭与揽胜亭遥遥相对,似少女的明眸溢光流彩、脉脉传情;湖心亭在阳光中犹如出浴少女,婷婷袅袅,风姿绰约;两座典雅的小拱桥把迎春阁和游乐圆连为一体,似少女玉颈上晶莹的珠链;雄浑的溢洪桥,则有一种阳刚之气和成熟的魅力,与碧水绿岛刚柔相济,融为一体,互为增色。

如果说赤城湖是迷人的眼睛,那么延绵数十公里的湖滨路上茂密的翠竹、垂柳,丛生的芦苇、芭茅,则像长长的睫毛嵌在这只深情的眼上。清风抚枝,碧波拍岸,千娇百媚,妙趣横生……

荡舟湖中,一群群鱼儿在船边游戈嬉戏,穿梭往来,阳光把水波延伸到身上,人也披上了鱼鳞。

“平湖茫茫驻溪水,倒影叠叠映蓬山”。最令人陶醉的还是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绵延数十里的天然景观,把城市和乡村联为一体,把现代文明和古老的文化融合得多姿多彩。沿湖群山起伏,水鸟纷飞,峰与峰相隔,水与水相连,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正当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便呈现眼前。一个个无名小岛静卧于万倾柔波之上,或如翡翠玲珑剔透;或如牧童伫水轻吹……沿途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把人带到一种深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催人泪下的“孟宗哭竹”、美丽的洗芝溪、神奇的马桑溪传说……无不把人带到久远的历史中去,品味那沧海桑田的变化。

湖水呈“人”字型延伸,由洗芝溪和马桑溪汇聚而成,两向纵深各10余公里。从青幽岛左侧沿湖而上便是洗芝溪,东晋《洗芝溪诗碑》尤在,很久很久以前,值兵乱之后,大荒之年,一洼浅浊之水旁,农民望着无水稼穑的土地哭泣……,《诗碑》曰:“癸丑,……一日桂子飘香,落霞流溢,突然空中冉冉降下一叟,皓首童颜手持并蒂灵芝一对,于溪旁撩水而洗之,水中鲜鱼破溪而出,山中桂禽欢唱而至,山滴甘露,地喷灵泉,一洼浅浊之水顿成涟漪碧波,清澈流香,一泻千里……”从此洗芝溪旁的农民不再受饥荒之苦。从青幽岛右侧沿湖而上便是马桑溪。传说这马桑溪是高峰山仙童罗衣秀才饮用的神泉,此泉因罗衣秀才而油、米、盐、菜取之不尽。赤城湖水源于马桑溪和洗芝溪,是谓遇仙而灵,所以赤城湖清纯、洁净,不染尘俗。

“一湖月影伴花影,四面山光接水光”。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当那凌空兜翘的亭角实在挂不稳那颗如血的夕阳,她满腔的热情化为红霞……这也成了赤城湖又一大景观——“赤城湖夕照”。

这湖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悠久的文明,春去秋来,明媚地流转,走进赤城湖,我们的生命也像这片湖水自然地流淌了……

道法自然高峰山

我对神秘的东西总有一种简单而朴实的崇拜。高峰山——像童话,打开奇幻的世界;像神话,穿越前世今生;像史诗,展开兴衰沉浮的岁月……

“何处访仙居,应幽赏峻岭崇山茂林修竹。客来问道妙,须静聆晨钟暮鼓鸟语虫声。”这便是高峰山世外桃源般的写照。高峰山位于蓬溪县北二十五公里文井镇境内,环山百里皆为浅丘地带,独此山一峰突起,海拔547米,“仰之弥高,四面云山皆拜手”。山上古柏参天,大有得道成仙之状,林中掩映重重殿宇,巍峨壮观。高峰山最神奇的莫在于保存完好的木结构八卦式道观建筑群了,国内罕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整个建筑群按《周易》八卦中的乾、坤、坎、离四大主卦布局,占地50余亩,5200多平方米的建筑有大小门400多道,分上下三层,依山就势设计建造。殿、馆、堂、亭纵横,楼、阁、台、榭环绕,斗拱飞檐,交错穿插,暗道机关,遍布其中,深蕴道妙玄机,自成迷宫仙境,故有“川北迷宫”之称。环山有8条山系,恰似8条巨龙回首高峰。山上可看日出、夕阳、云海、景观自然朴素,灵秀宜人,极富道存韵致,又多田园情趣,是回归自然、休闲悟道的好去处。坐落于高峰山西北山麓的大型老子石雕塑像,由19889块石头雕塑而成,是目前国内外最高最大的老子塑像,有“天下第一老子塑像”之称,它与“八卦迷宫”并称为“高峰奇观,天下双绝”。

高峰山,是得天独厚的灵岳福池,始建于初唐,续建于晚清,扩建于民国。曾是以道为主,兼儒、佛文化的送佛场,今是龙门正宗的道教活动场所。正所谓“率三教大道化人,古今罕有。”从清末至今,高峰山寺庙中陈列有军政要员和地方名士题赠的匾额300余块、楹联40余副。高峰山匾对是一笔珍贵的人文资源,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高峰山还有开山祖师王源清墓亭和高峰山第二代主持范云峰的墓亭以及太上老君八十一幅化身像、罗衣秀才祠、油盐米穴、龙血坑、雷祖殿、王祖殿、财神殿、慈航殿、“寿”字碑、定香宫等景点。

在高峰山上,“罗衣秀才”的故事这里每一个人都能绘声绘色讲大半天。这个唐代著名神话入载《四川通志》和《蓬溪县志》等典籍。罗衣秀才家住文井,家境贫寒。高峰山上有古刹,他天天骑竹马来高峰山赶斋。刹里有四个油、盐、菜、米穴,从罗衣秀才赶斋那天起,取之不尽。道士们不知其原因,而罗衣天天来白吃斋饭令道士们非常生厌。高峰山上以打钟为进斋信号,钟声响后罗衣就到了。道士们想了一个主意,先吃饭后打钟。罗衣闻钟声赶斋落了一场空。罗衣被戏弄,愤怒地指责道士们说:“先吃饭后打钟,油盐菜米一齐空。”从此那取不完、用不尽的油盐菜米穴就空空如也了。

在高峰山,无论是巧夺天工的迷宫,还是三教合一的大同思想;无论是一石一砖的圣像,还是千古流传的美丽神话,无不让我们悟出:“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后来,听说高峰山上做法结幡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那年农历9月初2和几个朋友邀约而去。那天法事的主题是“庆祝九皇圣会”,他们相信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把人的愿望传达给神,祈愿天下和平与富足。我最想看见的就是朋友曾经告诉我他亲眼所见的,法事中,幡旗会一点一点地卷上去,然后打成结,这就是我想要看的神秘的“结幡”,而那天幡旗好象没有上卷的意思。我不愿意让自己这样失望,固执地问那位身着道服的老者,他告诉我,今天下雨,很难结上去。还说,幡旗会结上去的,等明天吧,或许神还没到……

“或许神还没到……”让我至今难以释怀,我总想着,或许神即刻就会到来……

岁月静好奎阁公园

眼前的奎阁公园,有一种转世的熟悉,一如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就在我血脉里流动,从没离开、从没初识。人生旅途中,我们已经相遇风霜雨雪,相遇鸟语花香……相遇欢爱,相遇离愁……总有刻骨铭心的回忆,让我们心存温暖……总有牵肠挂肚事,让我们上下求索……这里可以让我们从现在回到从前,从从前回到现在。

春天的阳光洒满公园每一个角落,那些陈旧的皱褶掩不住清代名臣张鹏翮“卓然一代完人”(雍正帝语)的美誉,他身后的奎阁像一座青山昭示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者”(康熙帝语)的光辉。

奎阁位于公园中心,原名鳌峙阁,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为五重檐八方形穿逗式与抬梁式结合造型的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220平方米,高约26米。开窗104道,悬铃40响。各层撑栱、雀替、角梁端全部为圆雕或浮雕人物、瑞兽、花草。奎阁的建筑形制独特,雕刻装饰造型丰富,工艺水平极高。当年为祀奎星、仓颉二神故得名奎星阁。“奎星”是传说中天上文官之首,为主宰文运与文章兴衰之神,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 因此,奎阁公园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奎阁作为本地的人文景观,与芝溪河交相辉映,“鳌峙流泉”是蓬溪县城最负盛名的八景之一。

芝溪河围绕着奎阁公园,河堤两岸是长长的书法墙,这便是中国书法之乡——蓬溪的一个缩影。公园名由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公园内书法主要由当代著名书法家、蓬溪书法群体领军人物曾来德先生书写。公园内比比皆是地刻现代书法图阵,像一支震撼灵魂的交响曲在公园的大地上激情地演奏……

县城中心的公园总给人们带来最早的春天,春来了,带来城市之外的景色,加上书法之乡的底蕴,妖娆、文艺,别有一番韵致。即使奎阁公园是喧闹的,我们也在这里寻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美好……

古墨生光宝梵仙画

这是雨后,如此清静,我可以听见你衣袂飘拂的声音,可以听见你挥洒笔墨行云流水的声音。在我心里你已经不是传说,那仙风道骨的气质,那飘然而去的身影,像一支悠扬深远的乐曲在我身体里绵绵不绝地缠绕……我仿佛看见那只再次复活的小老虎又从壁画中跑出来,在村庄、在原野优雅地游荡……

驱车沿318国道行至宝梵镇任家桥,沿一条狭窄的乡村水泥公路行5公里,便可见一座森森古寺,盘座于峰峦交叠、林木匆匆之间,这便是“仙画”所在地宝梵寺,这里“景致冠一方”,“勘其地理,状若莲花”,据明碑《宝梵寺修造记》称:其地“幽胜”,可“藏焉修焉”。寺庙始建于北宋时,称为罗汉院。治平元年(1064年),宋英宗赵曙敕赐宝梵寺,义为“佛中之圣,梵宗之宝”。寺内壁画共87幅、近200平方米。壁画均以佛教故事为题材,所绘法像103人,或聆经说法,或穿针引线,或窃窃私语,各具情态、栩栩如生,天上人间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超凡的艺术魅力。《中国绘画史》、《中国名胜建筑工艺辞典》、《世苑掇英》等十余种辞书均有文字记载,称其可与敦煌壁画媲美。宗教界尊此画为禅宗秀迹,绘画界赞美其有画圣吴道子笔意,文博界誉为蜀中明代壁画代表作,民众敬之为仙画。宝梵壁画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色彩绚丽,经久不衰。宝梵壁画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门鎏金大匾“宝梵寺”为当代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所书,“画苑仙踪”匾额为当代书画家谭建丞题写。

宝梵壁画有两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在重建宝梵寺时,寺中长老请来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作画。老人整日闲游,迟迟不肯动笔。临到大雄殿佛像开光前一天,他向长老要了几只扫帚,并将各色颜料配兑在一只木桶中,待到夜深人静时,老人潜入殿内,蘸色挥帚,四壁狂抹。扫帚过处,法像跃然壁上,五光十色,金碧辉煌,有一个好奇的小和尚尾随窥视,不禁大声叫好。老人闻声弃帚,破壁飞升而去。还相传,自宝梵壁画作成之后,宝梵寺附近村民所养家禽鸡、鸭、鹅等常常莫名其妙“失踪”。某天,村民们突然发现有一只小老虎正在扑杀家禽,便群起而追之。小老虎径直逃往寺内,村民们四处寻找,不见踪影,随后找进大雄殿,看见壁画上那只侍虎浑身冒汗,嘴角上还粘着带血的鸡毛,众人才恍然大悟,愤怒的村民们便用铁钉钉住侍虎,从此再没有家禽被偷吃。

因为那绚丽的壁画,因为那美丽的传说,我想再去宝梵寺。在那里,会遇到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