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士林讲座 | 第六期 将亡国进行到底(上)

 乐道子真 2017-11-14

引子


 

  悲惨时代

 战国策



第六期 将亡国进行到底(上)


1. 丞相美不美


赵惠文王于公元前266年逝世,太子赵丹继位,就是赵孝成王。赵孝成王治国和他的父亲就不仅是不可同日而语,而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果说他的父亲慧眼巨识,知人善任。孝成王则是有眼无珠,自毁长城。


上期讲到,赵国在惠文王时期,由于惠文王出色的人才战略,赵国形成了一个杰出的人才团队,这个人才团队的骨干主要有蔺相如、廉颇、赵奢等。赵惠文王继承父亲赵武灵王的事业,率领这个人才团队,将赵国打造成东方第一大国,成为和西方的秦国抗衡的中流砥柱。赵国沉重地打击了秦国吞并天下的野心,和秦国形成对峙局面,天下是谁家之天下,鹿死谁手,当时还是未定之数。


赵孝成王接班时,赵国的人才团队发生了重大变化。赵奢已去世,蔺相如也垂垂老矣,只有廉颇雄风犹在,成为赵国的顶梁柱。


赵孝成王的用人标准非常荒唐,谁长的漂亮他用谁。他不是在治理国家,而是在选美。例如他选的丞相 ,是个大帅哥,还被封为建信君,享受皇亲国戚的待遇。孝成王有点断背倾向,《战国策》第239章记载了战国时期魏国著名思想家魏牟讽谏赵孝成王的故事:


就在建信君得宠于赵孝成王的时候,魏国公子魏牟来到赵国,赵王出来欢迎他,进宫时,看见赵王座位前放着一块绸子,一位制帽工人正在为赵王做帽子。制帽工人见有贵宾进来,连忙避开了。落座后,赵王对魏牟说:“公子大驾光临敝国,何幸如之!很想听听您谈谈治国的道理。”


魏牟答道:“大王如果能像重视这块绸子一样重视治国,您的国家就会治理得很好了。”


赵王听了很不高兴,居然把治国这样的大事比作一块绸子,太把赵国不当回事了。于是脸色阴沉地说:“先王不了解寡人无能,将国家交付给我,我怎么敢像你说的这样轻率地对待我的国家?”


魏牟说:“大王不要生气,请听我的解释。您这块绸子,为什么不让您的侍从拿它为您做帽子呢?”


赵王答:“我的侍从哪里会做帽子。”


魏牟接着说:“如果让侍从为您做帽子,即便做坏了对于国家又有什么损失?但是大王一定要让制帽的工匠来做。您看,做个帽子你都这样认真,但是您治理国家却不认真。您不是把治国这种头等大事交给真正的政治家,竟然交给年轻貌美却不知治国为何物的帅哥建信君,任命他做了丞相。您想想您的先祖,拥有犀首、马服君这样多谋善战的大臣,足以和秦国争锋较量,秦国都得避开赵国的锋芒。现在大王从早到晚和建信君坐着一辆车子到处闲逛,还要与强秦争雄,我担心总有一天秦国要毁掉您的国家啊。”


无独有偶,《战国策》258章记录了另一个辨士讽谏赵孝成王宠信建信君和宠妃的故事。


辨士拜见赵孝成王,问道:“听说大王要买马,有这事吗?”


赵王说:“有这事!”


辩士又问:“为什么至今还不派人去买呢?”


赵王说:“因为还未找到相马的人。”


辨士又问:“大王为什么不派建信君去买呢?”


赵王说:“建信君有公事,况且他又不懂得相马。”


辨士又问:“大王为什么不派纪妃去买呢?”


赵王说:“纪妃一个女人,哪里懂得相马。”


辨士又问:“如果买的是好马,对国家有什么好处吗?”


赵王说:“没什么重大好处。”


辨士又问:“如果买的是劣马,对国家有什么坏处吗?”


赵王说:“也没什么坏处。”


辩士说了:“买马的好与坏,对国家本来谈不上好处或坏处,大王都要认真地等待相马的专家,而治国的头等大事,处置不当,就导致国家危亡,大王却不使用有才能的人,偏把国事交给建信君这种不知治国为何物的人,是何缘故呢?”


赵王无言以对。


尽管很多人对赵王提出讽谏,但是他不改初衷,照样重用建信君这种佞臣。


魏牟和那位辩士讽谏赵王,批评赵王荒唐的用人制度,能近取譬,就是从眼前的现象入手,借题发挥,形象生动,自然地引向主题,令赵王不能不心服口服。这种生动形象、借题发挥的方法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外交家、辨士们的基本功,《战国策》很多篇章都记录了这种辩论技巧和说理艺术。


《战国策》的那些成语,就是这样诞生的。


赵孝成王就连选择治国人才,都留连于声色犬马,这种作风当然要误大事。遇到国家经受严峻考验的时候,这位昏庸的君主就因为用人失当铸成大错。导致赵国丧失了战略优势,在和秦国的争雄中败下阵来。


上期谈到,渑池会后,赵国和秦国分别击败了齐国和楚国的反扑,两国腾出手来又展开了中原逐鹿。


中原逐鹿的大决战,就是赵秦长平之战。


2. 长平大屠杀


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王龁率大军进攻赵国的长平。大战开始之初,赵国统帅廉颇率军迎敌,赵军失利,连折几员战将,并失去几个据点。廉颇见秦军来势凶猛,锐不可当,当机立断,改变战略,从短兵相接改为据险坚守。他依托有利地形,令赵军于百里石长城全线布防,以故关为重点防御地段,固守营垒,以逸待劳,疲惫秦军。任凭秦军屡次挑战,赵军拒不出战。秦军攻打数月毫无进展,由于补给线漫长,后勤压力越来越大,逐渐陷入被动。在廉颇的指挥下,赵军坚壁以战的正确战略成功遏制了秦军的攻势。但是,赵孝成王却认为廉颇固守不出是怯敌,几次派人责备廉颇。


战场处于胶着状态,赵秦两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也紧张活动,争取创造有利于本国的局面。《战国策》第235章记载,赵军初战失利时,赵孝成王和大臣楼昌、虞卿等商议,想亲自率领赵军和秦军决战。楼昌认为无济于事,不如派使臣去秦国议和。虞卿反对楼昌的主张,他认为秦国铁了心攻打赵国,向秦国示好,他也决不会和你签停战协定。不如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魏国活动,形成合纵抗秦的局面,秦国害怕了才可能坐到谈判桌前。但是赵孝成王采纳了楼昌的建议,准备派郑朱前去秦国议和。虞卿再三劝谏,分析说:“郑朱到了秦国,秦王和丞相范雎一定隆重接待。这不是尊重赵国,而是作秀给天下人看,让楚国、魏国以为赵国已经和秦国议和,就一定不会出兵援助赵国。秦国见没有其它国家援助赵国,哪里还会和你议和。议和不能成功,赵国又失去国际援助,就很被动了。”


这位虞卿是战国时期赵国一位很有远见的政治家,《战国策》曾有数章记录他的政治活动。

  

赵孝成王最终还是没有采纳虞卿的主张,执意派郑朱到秦国首都咸阳求和。果然不出虞卿所料,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在咸阳殷勤款待郑朱,同时大肆制造舆论,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断了各国援助赵国的念头。赵国的处境顿时陷入孤立。


这边战场形势尽管相持不下,但是对秦军越来越不利。廉颇以逸待劳,秦军越来越疲惫。秦昭王清楚赵军主帅廉颇是秦国的克星,有他在,秦军很难夺得长平之战的胜利。于是采用丞相范雎的反间计离间廉颇和赵王的关系,派人在赵国首都邯郸散布谣言:“秦国惧怕的,只有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至于廉颇,胆小如鼠,不在话下,很快就会被秦军打败投降了。”


赵孝成王本来就对廉颇坚守营垒拒不出战十分不满,听到谣言立刻信以为真。竟然力排众议,临阵换将,撤掉廉颇,换赵括担任长平前线总指挥。孝成王这个任命,立刻遭到蔺相如的反对。蔺相如此时已垂垂老矣,并且重病在身,但仍拖着沉重的病体面见赵王,称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用他会误大事。就连赵括的母亲都坚决反对这个任命,她跑到宫里面见孝成王,苦苦劝阻说:“赵括的父亲马服君赵奢临终前留下遗言,打仗的事关系国家命运,就连我这种身经百战的老军人都占战战兢兢,唯恐出现差池。但是赵括这孩子每次和我讨论战争都夸夸其谈,自以为是,对战争的险恶毫无感觉,打起仗来要吃大亏。这孩子不堪大用啊!如果赵国不用他是赵国的幸运,如果用他则赵国必亡啊!”


知子莫若父啊!但是孝成王不听,执意任命赵括为前敌总指挥。有权就是任性。


公元前260年夏,赵括接管长平前线四十五万赵军。秦国得知消息后立刻秘密派遣秦国百战百胜的名将白起抵达长平,接替王龁指挥秦军。


赵括到达前线后,一点也不了解情况,立即改变廉颇原有的军事部署和防守战略,收缩兵力准备主动出击,希望一战歼灭秦军。


白起针对赵军的动态,作出军事部署。利用丹河东岸的天然髙岗构筑起长达18公里的主阵地,抵御赵军主力的进攻; 再安排25000人在决战开始后切断从石长城出击的赵军退路;另安排5000骑兵阻止留守石长城的赵军与赵军主力之间的联系。


赵括在对秦军部署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命令主力出击驻扎在故关前的秦军。秦军遵照白起的命令,接战不久后便诈败,沿直通长平的大道逃跑,把追击的赵军主力引诱到预设战场,这个战场已经远离故关12公里。赵括不知中计,指挥赵军猛攻秦军阵地,给予秦军重大杀伤,但秦军顽强抵抗。这时预先埋伏的两万五千名秦军突然出击,切断了赵军的退路。五千骑兵也兵临故关,赵军被完全分为两段。赵军出击主力失去后勤保障,留守部队空守着粮草辎重不敢增援。秦军抓住有利态势,从两翼猛攻赵军。赵军分兵作战,顿时陷入被动挨打局面,被秦军压缩在了秦军防御壁垒所在的将军岭和韩王山所夹挟的一片低凹的山谷。


形势险恶,赵括命令部队原地筑垒防御等待援兵。秦军乘势合围赵军于山谷,赵军陷入绝境。赵军被合围的消息报到邯郸,孝成王又想合纵抗秦,派使臣火速求救于临近的楚、魏等国。但由于之前赵国使者得到秦昭襄王优厚礼遇,各国猜不透赵国和秦国的关系到底有什么玄机,不愿出兵救赵。孝成王只好派出本国部队赶往长平前线救援。秦国方面得知赵军主力已被合围,秦昭襄王亲自赶到临近战场的河内郡,发布命令给所有郡民赐爵一级,命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支援长平前线,阻击赵国援军,这样,被围的赵军无法得到援助。9月,在被困46天后,赵括突围,被秦军射杀。赵军失去指挥,加上数十天的饥饿疲劳伤亡,失去了战斗力,全军投降。秦军俘虏赵军近40万人,己方也伤亡过半。


面对近40万降卒,白起心里打鼓。他清楚己方连日激战也伤亡过半,很难控制这庞大的俘虏群,万一生变,后果将不堪设想。一个凶残的念头形成了。白起向秦军暗下屠杀令。他欺骗赵军俘虏,许诺将降兵中身体强健的带回秦国,而年老体弱伤残幼小的放归赵国,又以酒肉款待降卒,降兵当然无法察觉白起的罪恶阴谋。入夜,白起令秦兵以白布裹头,命令:“凡首无白布者,即系赵人,当尽杀之。”赵国降卒毫无防备,又无器械,束手就戮。40万赵军,唯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兵被放归赵国散布恐慌,其余全被屠杀。史书记载,大屠杀之夜,“血流淙淙有声,杨谷之水皆变为丹,至今号为丹水”,真的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东周列国志》98回)。


白起就这样制造了战争史上最野蛮最血腥最大规模的屠杀。大屠杀震惊关东六国。消息传入赵国,整个国家“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


关于长平大屠杀,有人表示怀疑,说赵军出击时总兵力45万,历经46天的激战,死伤惨重,不可能还剩40万当了俘虏。被屠杀的最多也就十万二十万。对屠杀人数的怀疑也许不无道理,但数字的出入丝毫也不能减轻屠杀的罪恶。


正所谓自古英雄乱世,从来豪杰吃人。君不见一将功成万骨枯,那顾得生灵涂炭?


春秋战国时代连绵不断的战争,都是统治者为满足贪欲发动的人类残杀。普通士兵只是战争工具,百姓则陷入悲惨世界。有良知的思想家早就对战争发出强烈抗议。例如老子揭露战争制造的可怕灾难:“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大军驻扎的地方,必然变成荒野;一场大战之后,必然出现荒年。因为战争中断了正常的生产活动。


孟子揭露战国时代的战争惨状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率兽以食人也。”


争一个地方打仗,杀死的人遍布原野;争一个城市打仗杀死的人填满城池。这是率领着野兽吃人啊!


就连曹操这样的大军阀都哀叹战争造成的惨状:“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面对战争的惨绝人寰,孟子主张“善战者服上刑”,谁热衷于战争,就应判谁死刑。


从儒家的仁爱思想出发,孟子在那个时代,喊出了最令人崇敬的口号:“行一不义,杀一无罪,仁者不为也”


但是,孟子的“善战者服上刑”对于那个时代当然太离谱,“行一不义,杀一无罪,仁者不为也”,在那个时代是痴人说梦,在任何时代,也都只能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


关于战争,也一直有人从正面肯定它的积极意义。例如德国近代大哲学家黑格尔就认为战争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心,提升人们的道德。如果没有战争,人们就会退到各自为政的自然状态,国家就会解体。(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那么,谁更有道理?是支持战争还是反对战争?


李泽厚老师曾经指出,历史的发展一直存在着伦理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二律背反。也就是道德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的矛盾。孟子主张的是道德主义,黑格尔主张的是历史主义。道德主义和历史主义各有各的合理性。历史主义昭示着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的规律,历史就是踩着亿万具尸体过来的,黑格尔由此指出恶是历史前进的动力。但是尽管如此,人类还是不能自甘沉沦于这种历史主义,而应该高举道德主义的旗帜,捍卫人性的尊严,向往道德的崇高,引导历史的进程向更文明更道德的境界升华。


白起大规模屠杀俘虏,已经不是战场互相厮杀的伤亡概念,而是屠戮丧失战斗能力的无辜弱者的滔天罪行。他犯的是屠杀罪,暴露了屠夫的怯懦和凶残。


长平之战,赵国惨败,不仅是军事的惨败,也是外交的的惨败。惨败的主要责任人,就是赵孝成王。外交决策不采纳虞卿的正确主张,军事决策撤廉颇换赵括,尽管虞卿陈明利害,苦苦相劝,尽管赵括的母亲甚至搬出赵奢的遗言劝阻,德高望重的老臣蔺相如病危时还专门请人代话请孝成王收回成命,但孝成王还是一意孤行,将错误坚持到底。有权力就是任性。缺乏判断能力,还刚愎自用,冥顽不化,玩儿任性,是决策者的大忌,只能堕入失败的无间道。


长平之战,赵秦对峙格局被打破,赵国大伤元气,由盛转衰,丧失了和秦国争霸的实力。


下期预告

  第六期 将亡国进行到底(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